高校体育课程竞技化的思考
——以足球普修课程为例

2020-11-25 12:16胡泽勇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2期
关键词:智育体育竞赛竞技

胡泽勇,袁 勇

(上海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上海200093)

2018年5月,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在健康中国行——科学健身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对体育竞赛给予了肯定:“中国发展体育事业首要目标就是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其次是通过体育运动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磨炼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要实现这两个目标,特别是第二个目标,离开体育竞赛是无法实现的,而这也正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开展体育竞赛的最重要的原因。”该讲话进一步明确高校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对提高大学生健康素质的重要性。当前我国高校体育竞赛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很遗憾高校体育竞赛的良好发展并未带动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

显然高校体育竞赛的参与者大部分都是有体育特长或体育能力突出的少数群体,多数大学生仍然依靠高校体育课程发展身体素质。而当前高校体育课程以技能学习为导向,人为地割裂了体育课程与体育竞赛之间的紧密联系,即体育课堂缺少了体育竞赛,缺少了体育项目应有的竞技性,学生运动潜能的挖掘、身体素质的突破、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的培养就显得有心无力。

笔者通过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查阅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研究动态,对高校体育课程和体育竞赛的现状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同时对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体育课程和体育竞赛情况展开调研,走访上海高校和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方面的专家学者,就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的不足、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及体育课程与体育竞赛的二者关系等问题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为本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1 高校体育课程竞技化的内涵与理论依据

1.1 高校体育课程竞技化的内涵

“竞技化”一词来源于“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在辞海中的定义为: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体运动的潜能,显示个人和团体的体育运动实力,以创造优异成绩、战胜对手为目的的人体运动。结合 “竞技体育”的概念,我们将“竞技化”定义为:遵循一定的规则,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潜能,展现实力,强调技艺的比拼与竞争的过程或状态。竞技化是一种过程和状态,而课内的体育竞赛就是体育课程竞技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体育课程竞技化的延伸。

1.2 高校体育课程竞技化加速课程目标的实现

教育的根本,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我们的体育教育,尤其是高校的体育教育也一直将德育、智育、体育的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而体育课程的竞技化也将加速这3个教学目标的实现。

1.2.1 高校体育课程竞技化与德育目标

我们以足球普修课程为例,足球运动作为同场对抗性团队项目的代表,因其强调团队配合、对抗拼搏、自我突破,成为体育精神培育的理想载体之一。而足球普修课程中的德育培养,包括团队协作意识的建立,拼搏与超越自我的精神塑造,以及公平竞争、尊重规则和对手的习惯的养成等。这些德育目标更多的是在足球竞赛中得以领悟和体会,也是在体育竞赛中得以学习和巩固。因此,没有课内体育竞赛的课程,缺乏德育培养的土壤;同样体育课程缺少了竞技性,德育目标的达成也受到影响。

1.2.2 高校体育课程竞技化与智育目标

足球普修课程中的智育不仅有技能学习的方式方法的思考,也有实战对抗中的灵活应变和快速思维与决策。足球技能的学习是为了在竞赛中的运用,竞赛中技能变化万千、难以预测,对于课程学习的学生来说就要更多地思考,无论技能学习多么熟练,但是无法灵活运用、不能快速决策,那么就要重新审视技能学习的方式方法。这些在竞赛中能够高频率出现的丰富的智育教育场景,是其他课程无法提供的。如果说技能学习是智育培养的通道,那么课内体育竞赛就是智育培养的高速公路,竞技化的体育课程能让智育更快地生长。

1.2.3 高校体育课程 体育是向受教育者传授健身的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培养自觉锻炼身体习惯的教育,在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中,体育课程对体育目标的达成最具影响力。“知识技能”是否增加,“学生体质”是否得到增强,“自觉锻炼习惯”是否养成,这些目标的评定都能够在课内体育竞赛中得到答案,因为竞赛是一个综合的考评系统,是体育技能的试金石,也是学生体质状况的检验场,甚至可以说缺少德育、智育、体育任何一个方面,都无法胜任这种竞赛。竞赛既是提升体育目标达成效率的途径,同时也是体育目标完成的表现形式,竞赛中的表现越好,体育目标完成得也就越好。

1.3 高校体育课程竞技化无缝衔接中小学体育课程

2018年7月,上海市教委制定和颁发了《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旨在以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为引领,建立科学的“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的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体系。按照该体系的要求,高中阶段学生理应具备综合体育素养、基本的体育技能储备,能够开展自己擅长专项的体育竞赛活动。那么高校体育课程完全可以增加课程学习的竞技因素,让学生在课内体育竞赛中体会体育精神上的比拼、技能上的对话,实现学生的自我突破。如此一来,以竞赛为依托的高校体育课程竞技化,衔接了中小学的体育教育教学体系,让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得以贯通。

2 高校体育课程竞技化的教学特点

2.1 强调“培养竞争和富于挑战意识”的教学目标设定

竞争和挑战意识的培养,原本就存在于传统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中,但在强调竞技性的体育课程教学中,这样的情感目标培养则要凸显出来。以足球普修课为例,有身体接触的竞赛对抗相较于无身体接触的技能对比,前者的竞技性就要远高于后者。竞技化越深入的体育课程教学,必然会增加直面竞赛对抗的次数,也就提供给学生参与竞争、迎接挑战的机会。

2.2 围绕“竞赛—技能学习—竞赛”的教学组织

“竞赛—技能学习—竞赛”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以竞赛为导向的高校体育课程竞技化的又一特点。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是依照课程大纲由浅入深进行,把竞赛放到课程的后半段。然而竞技化的体育课程教学组织,则是在参考课程大纲的前提下,先进行竞赛对抗,由此发现学生技能掌握的问题,在平时课程中予以解决,然后再到竞赛对抗中予以检验,如此往复就形成了竞技化体育课程鲜明的“竞赛—技能学习—竞赛”的教学组织形式,覆盖的内容少而精,但却是最实用的内容。

2.3 突出“竞赛表现分值”的教学评价

“竞赛表现分值”常见于高水平专项运动员的考核评价中,高校体育普修课程很少出现,但它却是考察运动技能水平最具代表性的考核评价指标。传统体育课程考核多采用量化考察指标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量化指标实施简单易行,得分相对客观公正,但这并不意味着“竞赛表现分值”这种主观判断的考核指标就应该排除在高校体育课程考核中,相反我们应加大该指标所占考核的比例。在体育课程培养目标的5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中,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均无法采用量化指标进行评定,因此引入主观评价的考核指标能够很好地弥补量化指标在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中的不足。

3 高校体育课程竞技化与课外体育竞赛

课内体育竞赛是高校体育课程竞技化的直接表现形式,而课外体育竞赛也是高校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前者存在于体育课程中,后者独立于课程之外。那么,同为体育竞赛,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3.1 课内体育竞赛与课外体育竞赛的区别

课内体育竞赛与课外体育竞赛虽然都是体育竞赛活动,但是二者却有本质的不同。(1)课内的体育竞赛是遵循教学大纲,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实施的竞赛活动;而课外体育竞赛则由相关的组委会组织实施。课内体育竞赛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及竞赛活动的灵活性,竞赛时间、竞赛方式、竞赛规则等等都可以灵活更改,这是课外体育竞赛所不具备的。(2)课内体育竞赛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作为最终目的,看重过程,对德育、智育、体育等教学目标尤为关注;而课外体育竞赛则以夺标作为主要目的,看重结果。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就是课内体育竞赛是体育课程的组成部分,既然是课程内容的一部分,那么就体现出明显的教与学的属性。

3.2 课内体育竞赛与课外体育竞赛的融合

课内体育竞赛是课外体育竞赛发展的基础。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观点认为教会了学生运动技能就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竞赛,这是一个误区。体育竞赛能力和运动技能能力都是需要学习的,二者相辅相成。体育教师应在课程中帮助学生适应体育竞赛,学习竞赛的方法、规范竞赛行为、弘扬体育精神,具备了这些体育竞赛能力才能在课外体育竞赛中学以致用,课外体育竞赛的整体水平提升也就水涨船高。

课外体育竞赛为课内体育竞赛的开展提供动力。学习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实践,课内体育竞赛能力的培养最终还是为了课外体育竞赛做准备,这也是学生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源泉。课外体育竞赛相较于课内竞赛没有课程要求的束缚,更受学生喜爱,但课外体育竞赛中竞赛能力和水平越高,获得竞赛的乐趣也就越多,这反倒激发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对待体育课程中竞赛学习。

4 结语

竞技化的高校体育课程能够合理衔接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能够加速德育、智育、体育等目标的达成。它的教学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即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强调“培养敢于竞争和富于挑战意识”、在教学上采用“竞赛—技能学习—竞赛”的组织形式、在教学评价上突出“竞赛表现分值”的比重。高校体育课程竞技化的实质是课内体育竞赛,但它所具备的教与学的属性,让课内体育竞赛与课外体育竞赛既有明显区别,也有相互的融合与促进,共同为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发挥自身作用。

猜你喜欢
智育体育竞赛竞技
科技创新 智育未来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非遗剪纸绘梦想,厚德启智育新人
职业院校体育竞赛开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高考数学中体育竞赛类概率问题解析
高中体育竞赛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改革策略的探索与分析
做人教育是道德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