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与建构
——基于埃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

2020-11-25 13:11李姿
大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埃里克森事务大学

李姿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北京10048)

大学生要达到“全人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就是自我认同。有了自我认同,才能统一自身与社会的要求,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和青少年心理发展来看,大多数学生中考和高考这段时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主要的目标是升学,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自己内心的问题、去探索自我。同一性的探索伴随着人的一生,只要同一性没有确立起来,这一阶段的任务和冲突会一直持续,直至建立起稳定的自我同一性。

进入大学后,青少年有了时间和精力可以真正开始自我探索。大学生涯是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阶段,这个年龄阶段正是自我认同形成的关键期。但是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大学生自身来讲,面对众多的人生问题而陷入迷茫、在宽松的环境中因自控力不强而在放纵中迷失方向等都是初次遭遇,由于人的惰性,部分学生选择将其抛之脑后,导致这些反思在即将毕业时才进入脑海,大学阶段没有“向内求”,反思过自我意识和社会角色的统一与否。从外部来讲,家长在孩子上大学之后就放松了要求;大学专业教师在传递知识之余很少谈及身份感、认同感的建立;学生事务管理者也较少关注大学生自我认同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对大学学习和生活的适应,缺乏强调自我追寻和自我肯定。

一、文献综述

埃里克森创立了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提出人格发展有八个阶段,12~19 岁发展的关键是同一性对角色混淆,青少年在这一阶段应该确定自我意识,学习社会角色规范。他将自我同一性界定为“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1]。自我认同也称作自我同一性,自我认同既要有自我内在的认可,也要感受到外在对自我的认可,这些认可是全方位的,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的状态都有稳定的想法。大学生自我认同以及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国内外论文主要从自我认同与大学生发展的关系、自我认同的调节与干预、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与大学生发展等方面来论述。

(一)自我认同与大学生发展的关系

自我认同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人际交往、学习效果等方面。李亚奇、王树青采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关系密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2]。蒋丹认为,大学生自我认同与宿舍人际关系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的现在自我投入和未来自我投入维度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宿舍人际关系[3]。

(二)自我认同的调节与干预

黄华华、刘少英、徐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发展性心理干预方案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4]。赵君、李焰、李祚用提出,叙事取向团体辅导是促进大学生自我认同发展的有效途径[5]。Sheldon、Peter 认为所有的大学生正在经历制度化的延缓期,在这期间,大学生可以积极地探索生活选择,尝试建立一种稳定和连贯的同一性[6]。

(三)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与大学生发展

从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看当代我国大学生人格发展,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就是自我同一性确立的过程[7]。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的跨越式突变对心理养成的压力;自我意识发展受到思维水平和方式的禁锢;成长环境和教育模式对社会认知能力的影响[8]。教育工作者应以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抓手,使青少年自身发展与社会要求统一起来,自身追求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促成青少年“主我”和“客我”的统一,努力实现青少年的自我教育[9]。

自我认同大多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自我认同,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提出建议的较少。本文主要是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和大学生的角度切入,提出重构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建议。

二、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

根据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年龄分段,大学生发展的关键冲突正是“同一性对角色混淆”“亲密对孤立”。每一阶段都有与某种重要冲突有关的人格危机,如果能顺利解决这些冲突,个体就能形成健康的人格,否则会妨碍自我的健康发展。自我同一性在生命周期里是不断完善的,在经受住冲突后将会增强。角色混乱会导致内心冲突,引发人内心的矛盾,更有甚者,可能外化于行为,与社会对立,也会导致大学生对于自己性别、职业、人际交往等的选择,以非此即彼的形式做出断然的决定。

(一)个人内心的冲突

一是学习方式的变化。中学生会在老师们的督促下学习,完成老师制定的任务。大学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学习者有很大的自主性,有意识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学习方式的转化使得大学新生在入学后的一段时间内无法适应,产生迷茫的心态。另外,大学生活较之于高中以学习为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知识学习、社团活动、科研活动、社会实践等都可供大学生选择,时间的权衡上究竟偏向哪些方面,对于没有未来职业规划的学生来说是很难抉择的。

二是独立与依赖的冲突。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受到家庭和教师的严格管教与约束。但在大学期间,家庭与教师逐渐放手,希望大学生能够成长为一个自强、独立的成年人。独立与依赖需要达到动态平衡,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是不健康的,既不能强求任何事情只通过自己努力办到,也不能过度依赖他人。大学生还未建立自洽的认知系统,容易在独立与依赖的平衡上产生问题。

(二)社会态度的摇摆

社会态度的摇摆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上。很多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也就是现在是什么人与之后想成为什么人之间没有连续性,导致职业选择上的摇摆不定。职业生涯设计是大学生今后人生的重大规划,职业探索、选择与社会需求达到统一,是大学生自我同一感形成的重要方面,有利于更进一步形成生存感。较高水平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形成,使其更可能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同[2]。多数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没有目标,很容易进入与自己学习兴趣不匹配的专业,在毕业时更加迷茫,不知道何为适合自己的职业,更遑论选择并进入匹配的职业了。

(三)人际关系的错位

人际交往是人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但有部分大学生出现与他人疏离的危机,主要表现为盲目追随、自我封闭和诚信意识淡薄等方面[10]。原因一是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尚不完善,容易人云亦云,尤其易受到“权威”的影响,这里的“权威”并不单指教师,还包括大学生里的“领袖人物”,如学生会主席、小团体的核心人物等。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未建立起成熟的思想体系,对团体中的“英雄人物”过分认同,甚至可能达到完全失去个性的程度。

原因二是渴望得到他人认同。如果得不到他人的认同,大学生很有可能会陷入自我封闭中,或者以弄虚作假的方式换取他人认同。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容易激进化、理想化、世俗化、虚无化,不能与他人进行健康良好的互动。加之互联网时代信息量大且杂,如果大学生没有在现实中获得他人认同,建立自我同一性,没有良好的自控能力,将容易陷入网络游戏、电视剧、网恋等虚拟世界,严重影响学习生活,危害财产安全乃至人身安全。

三、大学生自我认同建构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专业化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队伍

随着我国高校学生人数的扩张,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也需要增加,“师生比”不止体现在教学型教师和学生的比例上,也应该体现在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与学生的配比上。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应该提高敏感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针对性地引导到学生正确看待角色身份,采用多样化的指导方式,鼓励学生投入学习,建构自我认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实现是以专职化的机构和专业化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队伍为依托的。美国大学十分重视学生事务管理学科体系建设,每个州至少有一所大学开设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专业,设有硕士、博士学位,专门培养学生事务管理人才,专业性、职业性、学术性是当代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管理的特点[11]。我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数量缺乏,其中还有不少“兼职”工作人员,非专职化、非专业化倾向明显。应该借鉴美国高校的有益做法,积极培养、吸纳和稳定熟悉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队伍,为高校学生工作提供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学生发展需求。

(二)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和人际交往

埃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是建立在个人与社会两个维度上的,是反思和观察同时进行的过程。这需要大学生本着自我教育的态度,有自主养成自我认同的意识和行动。以习惯遵守规矩和权威的中学生过渡到大学生,自主性的培养首先要有自己是一个独立实体的意识,认识到自己与别人存在差异。由于经历的局限性和未成熟的认知能力,大学生往往无法处理好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理想我和现实我的差异容易导致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教育者要帮助大学生分析自我,通过学生之间互评、相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各种非正式评价的方式,让大学生通过其他人的看法了解真实的自我。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可以开展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搭建师生、生生沟通的桥梁,让学生有更多参与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学生的教育内容和目标,开发有特色的大学生发展项目与服务,为他们提供与教师合作的机会。同时,对于学生共同体进行正面引导,通过学生会、兴趣社团等形式,让不同背景、不同价值观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在大学建立有意义的亚文化,借用健康的朋辈群体力量完成自我认同的建构。

(三)加强心理治疗方法的干预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是关于心理的理论,因此在解决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建构正确的自我认同时,通过心理治疗的方法进行干预也是一个必要的途径。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生事务管理者应该参加自我认同相关的心理健康讲座,了解相关知识,掌握引导学生自我认同的技能。高校主管心理咨询方面的学生事务管理者要全程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全面掌握学生心理健康动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帮助大学生顺利度过大学时光,促使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科学正确地看待心理成长必经的路径,积极地解决大学生面临的自我认同建立的关键冲突;在自我认同障碍的萌芽状态,及时对其进行辅导和帮扶;在爆发激烈冲突时,学生事务管理者要采取多种心理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唤起学生的主体自我意识,帮助学生尽快树立起正确的自我认同。

大学生自我认同关系着自身职业生涯探索以及价值实现的感受,学生事务管理者作为大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教师群体,应该关注自我同一性,推动大学生确立积极的自我认同。

猜你喜欢
埃里克森事务大学
北京市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云”彩纷呈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留白”是个大学问
等了287天
欧洲杯赛场上的生死时速
埃里克森:欧锦赛十三分钟生死救援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针对基于B/S架构软件系统的性能测试研究
一种Web服务组合一致性验证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