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经济学界治学为师的典范与楷模—纪念林文益教授诞辰90周年

2020-11-25 15:39柳思维教授
商业经济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

柳思维 教授

(湖南工商大学 湖南长沙 410205)

2020年12月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学博士点创始人林文益教授诞辰90周年,也恰逢林老师逝世23周年。1997年12月30日林老师指导研究生时突发急病卒逝。1999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了由文益教授研究生组织编选的《林文益文集》,原中顾委委员、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亲笔为此书作序。我作为人大贸易经济专业本科毕业生从1965年9月认识林老师开始,在50多年的学习与工作生涯中一直蒙受林老师的教诲、帮助与提携。作为经济学界治学与为师的典范与楷模,林老师留下的很多“宝贵的东西”影响了我一生。至今我已年满74岁,但几十年来林老师的音容笑貌仍不时浮现,林老师的谆谆教诲常在耳边响起。

提携后学,引领年轻学者进入经济学学术殿堂的导师

教书育人,提携后学成才是林老师一生最大的贡献之一。林老师一生培养了一大批本科生、数十名硕士和博士,有的官至省部级;有的成为知名学者,如马龙龙、伊志宏、陈乐一、祝合良教授等;有的成为商界翘楚,如黎志明博士等。我作为人大贸易经济本科生则是同届学生中受林老师教诲、关照、帮助最多的受益者。

1970年8月我在人大毕业后分到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贸易局工作,担任局办公室综合秘书,主要承担局机关文稿撰写、政策调研等工作。1977年下半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湘西自治州商业学校。当时的背景是结束文革十年动乱后,邓小平同志恢复了在中央的领导职务,亲自主管科技、教育。在邓小平同志的科学决策下,党中央批准恢复中断了10余年的高考,批准恢复了一批高等院校,并决定在全国新建一批高等、中等专科学校。财经教育基础十分落后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决定在原州财贸干校的基础上新建湘西自治州商业学校。1977年下半年省政府正式下文批准成立。1978年春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作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的战略方针。各地加快了教育发展步伐。湖南省明确规定湘西自治州商业学校从1978年秋季开始正式招收财务会计、统计学两个专业班。但当时学校师资奇缺,时任州民族贸易局局长的韩毅是位知识分子出身的南下干部,河南人,也是一位重视人才的领导干部,他对我讲,“小柳,你能写能讲,适合当教师,就去商校教书吧!”。当时州委任命州民族贸易局副局长石兴竹同志兼任州商校第一任校长,他对我很器重。石兴竹同志是花垣县人,苗族,60年代初曾任团中央委员(胡耀邦同志时任团中央书记),是一位十分爱才惜才的好领导。在局党委讨论我的工作岗位变动时,石兴竹同志坚决要求安排我去湘西商校当教师。韩毅局长拍板后,便于1978年春通知我去湘西商校从事教学工作。

来学校后,学校领导根据我的专业特长,安排我在经济学教研组负责。1978年下学期开始,我为学校首次招收的统计学、会计学专业讲授商业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上课伊始,我就想到要与母校的老师联系,恰好当时人民大学复校,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成仿吾担任校长。我便于1978年暑假前给林文益老师写了一封信,向林老师报告了我大学毕业后的工作情况及来商校任教的情况,同时,请林老师对我的教学及科研予以指导、帮助。林老师收到了我的信后不到一个星期便给我回了一封信,信写满了整整六页,用稿纸写的,字迹工整。林老师在信中介绍了他和其他老师从北京经济学院重返人大的情况,并在信中安慰我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不要灰心失意,担任教师首先在讲台上要立得下来,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同时要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发挥自己在民族地区工作的优势,联系当地实际重视研究现实经济问题,研究湘西地区的贸易与商业问题。读完林老师的来信,我豁然开朗。不久,林老师为帮助我搞好教学,还不断给我邮来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资料室编写的教学参考资料,如前苏联商业发展、美国零售贸易情况等资料,这些资料对我帮助极大。

1978年9月,我在新学期担任了统计学专业、财会专业两个班的商业经济教学任务。为了上好第一堂课,我将教案稿写好后一次又一次修改,从上课第一句话、第一次提问、第一次举例以及课堂讲授最后一句话,都做了设计。全部讲授内容我都几乎背下来,烂熟于心。同时,我又将两个班学生的名单、性别、族别、籍贯、户籍等基本情况熟悉了一遍,以便提问时有的放矢。由于精心备课,我的第一堂课便赢得了满堂喝彩,学生们的掌声、笑声给了我最大的慰藉。我暗下决心要让每堂课都不让学生失望,每堂课都要带给学生知识、启迪和快乐。1979年后我还同时为几个专业班学生开设了商业经济学及政治经济学、哲学课,每一门课的课堂教学我都认真负责,精心施教。

在教学渐入佳境的同时,根据林老师的教诲与提示,我便从民族地区的市场、流通、贸易研究起步,开启了我的科研与学术生涯。从几百字一篇的短论开始,在州委机关报《团结报》上开始发表一事一议的小论文。由于我从1970年起就担任《湖南日报》、《团结报》的通讯员,写经济通讯套路熟悉,文笔较为成熟。但写短论文则要求不同了。我又向林老师写信汇报科研情况,林老师接到我的信马上回信,信中鼓励我注意积累,撰文要小中见大,注重从短文入手,言简意明,尤其要从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和问题入手,如湘西农村市场问题等。在林老师指导下,1980年至1981年,我先后到州博物馆、凤凰县、吉首县、花垣县等县志办公室,查阅明清时期的县志,了解湘西各县农村集市贸易在历史上的发展情况,收集有关资料。当时正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地都在深入进行拨乱反正的思想解放运动,在经济领域过去曾被批判为资本主义温床的城乡集市贸易、长途贩运亟需正名。因为这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尤为重要。我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于1981年先后以“商苑花开春正浓……论湘西集市贸易”在《团结报》上连续以每两周一篇的进度推出六篇专论,产生了较大反响,对于当时促进各地恢复和发展农村集市贸易,活跃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流通起了很大作用。我把六篇文稿打印出来后寄给林文益老师指正,他立即回信,一方面十分肯定我利用党报发声为集市贸易发展造舆论,另一方面又希望我抓住这一问题“深入研究”,出更有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成果。

在林老师的指导下,我继续围绕民族地区农村集市贸易、长途贩运、农村商品流通和集镇商业等问题持续性进行调查研究。教学之余,一篇篇关于发展民族地区集市贸易、长途贩运、集镇商业的论文先后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工商管理半月刊》、《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北京大学《经济科学》杂志、《红旗》杂志社《经济调查》辑刊上发表。特别是我撰写的“集市贸易在湘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文于1982年入选了全国商品流通渠道理论研讨会,此次会议由原国内贸易部商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等单位联合主办,当时国内商贸流通学术界的著名专家悉数到会,如陈大鹄、万典武、孟振虎、刘福圆、林文益、贾履让、高涤陈、周肇先、周明星、孙全、蔡寅二、金家麟、丁广文、陶琲、唐伦慧、白仲尧、曹厚昌、侯善魁、吴同光、郎宝书、边长泰等等。同时,一批中青年学者也在这次会议上崭露风头,如纪宝成、徐从才、宋则、赵尔烈、文启湘、吴有为等。我也在这次会议上作了大会发言。更为重要的是以文会友,林老师主动帮我引见和结识了国内商经学术界一大批老中青学者。从此,我这个在中专学校任教的年轻教师学术视野豁然开阔,有了一种更高学术追求的冲动。

其后,我与林老师的书信往来经常不断,涉及内容几乎全是学术研究方面的事宜,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他几乎把自己每一次参加学术交流的文稿及会议资料给我邮来参考学习;我寄给他的每篇论文习作,他都认真修改,从未中断。如我1981年撰写的“新形势下农村集市贸易的作用”一文,林老师指导我修改过三次,后来在《财贸经济》杂志1983年第11期发表。这对一个在偏僻少数民族地区踏上教学科研之路的我,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和帮助。教学科研的艰辛付出,也使我渐入佳境。1982年初我顺利破格晋升讲师,1985年调至湖南商学院工作,1987年晋升经济学副教授,1989年评为全省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1992年晋升经济学教授,1993年便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的奖励。其后各种奖励、荣誉和社会兼职不期而至。就这样,林文益老师的关爱提携与引领,使我在人生的新征程中努力拼博,不断奋起。一个长期在偏远贫困山区工作的年轻人,终于被林老师领入了新的人生之门、学术之门。我大学同一专业班同学在改革开放后也有好几位改行从教,但从事贸易经济相关学科专业教学的只有我一人,因此我也十分庆幸自己从教后在坚持贸易经济教学与科研中能得到林老师在专业上的及时指教与帮助。当然得到林老师关爱与帮助的中青年学者在全国经济学术界比比皆是,除了他指导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外,其他的如黄国雄、曾牧野、张井、李金轩、余鑫焱、张采庆、纪宝成、徐从才、宋则、纪良岗、左宪棠、文启湘、谷克鉴、陈甬军、周殿坤、陈启杰、蔡文浩、王德章、赵德海、袁礼斌、侯铁珊、郭文轩、卜妙金、韩庆发、陈阿兴、温孝卿、郭友群等一大批著名学者专家等。1986年11月第一次全国中青年流通理论学术研讨会在安徽黄山召开,盛况空前,全国流通学术界160多名中青年学者凭论文入选参会,林文益老师和中国社科院高涤陈、北京工商大学周明星、中南财大周肇先、厦门大学谢佑权等5位教授作为会议顾问亲临会议指导。1989年5月全国中青年流通理论学术研讨会在湖南省张家界召开,我校是会议承办方之一,我与宋则、徐从才等是会议筹备者与主要联络人。林文益老师应我们邀请与高涤陈等教授等作为会议顾问不远千里从北京来到湖南省张家界参加会议并指导广大中青年学者。

总之,得到林老师关爱提携中青年学者数不胜数。而作为当年的本科生能在几十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一直得到林老师关爱、关照的可能不多,我应是其中最幸运的一个。林老师的恩德与人品、学问与精神使我人生命运改变,一辈子受益,永生难忘。同时更激励和鞭策我以林老师为榜样去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勤奋工作、乐于助人、关爱和帮助他人。

崇尚马列,与时俱进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坚持。”林文益老师正是经济学学术研究中不忘初心,坚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典范。林文益老师作为中国人民大学1953年经济学研究生班毕业的佼佼者,青年时代经历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训练,是对马克思主义“真懂真信”的著名学者之一。

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懂真信还表现在林文益老师在人大复校后为帮助师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编选了大批教学科研参考资料,并长期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商业经济理论经典著作选读》课程。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人大贸易经济系资料室不定期编写印发商业经济的教学科研参考资料,在这些参考资料中,林老师执笔编辑了多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分工与交换、论商品流通、论国内统一市场等分类的语录摘编资料,由资料室印发大家参考。每期印出来,林文益老师都要邮寄一份给我学习,同时在信中一再告诫我: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没有过时,中国的经济学研究,特别是关于流通、商业、贸易的研究一定不能忘记“老祖宗”(指马克思)早就阐明的基本理论。一直到逝世前,林文益老师长期坚持为研究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商业经济理论经典著作选读》课程,不管风吹浪打,几十年从不动摇,从不间断,亲自讲授,始终坚守。从而使中国人民大学商业经济流通产业研究生的教育一直保持和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素养显著的特色。特别是在原人大校长纪宝成教授的坚持和带领下,至今人大贸易经济系在坚守弘扬研究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方面仍处于全国领先与示范的地位,形成了李金轩、纪宝成、马龙龙、谷克鉴、陈甬军、王晓东、刘向东、谢利娟、石明明等一批老中青著名学者组成的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研究群体。

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坚持,还表现在林文益老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联系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和实际对中国现实流通问题的研究上。从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林文益老师与于光远教授、厉以宁教授、刘国光教授、周叔莲教授、万典武教授等人被权威学术机构评为“中国经济学界十大高产作家”之一,即在各类学术报刊发表论文最多的人,其成果也是为国内外学术刊物转载、摘录和引用最多的经济学家之一。而在林老师发表的论文中,有一大批论文是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分工、流通、交换、贸易、市场、城乡经济、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论断、主要观点的论文,这在全国流通与贸易经济学术界也是无人能及的,如林老师就围绕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原理写了一批论述马克思关于生产与交换、交换与消费、分配与消费、市场与流通的论文,先后在《财贸经济》、《经济学家》、《中州学刊》、《财贸研究》、《天府新论》、《经济问题》、《财经理论与实践》等有关学术刊物发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我在《消费经济》杂志任编委及编辑部主任,就曾奉主编尹世杰教授的指示邀请林老师为《消费经济》杂志撰稿,林老师从不推辞,多次为《消费经济》杂志撰稿,并推荐其他学者为杂志投稿。此外我印象较深的是八十年代末林老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项目《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业所有制结构研究》,课题组成员除了人大的教师和研究生外,他也邀我和安徽财经大学的徐从才老师参加,并分工我承担“商业所有制结构的历史考察”子课题。他在分派任务时对我说: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业所有制结构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不能拘泥于马克思当年的个别结论与观点。林老师为此或撰文或在学术会议上发言,强调我国初级阶段商业所有制结构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必须在竞争性领域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我至今仍保留着1987年10月13日林老师在南京参加全国多种商业所有制地位作用理论研讨会的发言记录,林老师的这些主张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林老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是僵化和教条式的,而是联系实际与时俱进。除了一大批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原理、基本理论的论文外,林老师更多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理论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实际的文章。我记得从70年代末至90年代下半叶,林老师一直是人大贸易经济系学术研究最为活跃的老师,一方面他应邀参加中央各部委的专题咨询、论证的会议多,如国家计委、国家商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经贸委、物价总局、国家粮食局等部门召开的各种会议,他的发言从宏观角度对国家的改革开放大政方针、政策出台具有一定话语权、影响力;另一方面,林文益老师与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所及首都一批学术界同行协同研究、相互切磋的学术活动多,相互碰撞、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产生学术成果多。当时林老师与社科院贾履让教授合写的论文发表不少,两位教授的志同道合与学术创新十分融洽,堪称学术界的“双剑合璧”。特别是从八十年代中期起林老师就应邀参加了原中顾委委员、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组织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常识读本的编写及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得到于光远教授的高度评价。

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经济问题时,凸显了林文益老师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者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林文益老师研究的重点几乎涉及流通领域各个方面,但他最重视的是以市场为中心来组织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他围绕国内统一市场、市场供求局势、市场机制、市场供求规律等方面率先提出的一些极具创见的思想和观点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者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1981年他与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贾履让教授合著的论文《关于供求规律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一文在《经济研究》1981年第9期发表,在国内学术界首次系统提出供求规律的内容及与价值规律的区别,强调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利用供求规律的作用来调节经济活动。此文于1984年获首届孙冶方经济学论文奖。他和贾履让教授合著的论文“以市场为中心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在1986年第2期《财贸经济》杂志发表,在国内首次大胆提出“以市场为中心来组织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首先要求整个社会经济活动都必须通过市场,在市场的基础上来进行”。林老师提出的这一观点无疑具有超前性,当2012年党的18大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和18届3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时,我联想到1986年林、贾两位老师提出“以市场为中心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观点,何其相似乃尔。这也说明,学者的创新研究是多么宝贵和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坚守,还体现在林老师在主编标志性教材、工具书的实践中。由于理论功底扎实与深厚,80年代中期他就应邀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中的商业经济学辞条负责人,对每一个辞条的推敲,他都注重引经据典,凡马克思经典作家的论述涉及有关条目的,林老师都查对原著,逐条完善。印象尤为深刻的是1989年原商业部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联合组织编写中国第一部权威的《中国商业大百科全书》,由时任商业部长刘毅同志任主编,聘请林文益老师担任商业经济理论辞条组负责人,林老师便邀请刘福圆、周肇先、纪宝成、文启湘和我为商业经济理论词条组编委。各辞条初稿分别由全国几十所高等财经院校、综合大学、研究所的近百名教授撰写,初稿出来后,1990年林文益老师组织理论组编委会全体成员在西安召开了一次编委会,在会上,林老师对每一个辞条的名称、内容逐一进行了讲解和说明,尤其强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分工、交换、流通、贸易、市场的论述,一定要注重准确释义,科学界定,不能混同。在那次编委会上,我们都十分敬佩林老师对每一个辞条的阐述与讲解十分到位。由于林老师曾参与过中国第一部《大百科》经济学辞条的编撰,对辞条的内涵外延盖定十分严谨精准。对各位编委分工负责撰写修改后,林老师又对商业经济理论辞条逐条一一修改完善,有的几乎重写,其严谨的治学精神令人感动。为了适应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林老师相继编著或主编了《商业经济学》、《中国商业简史》、《贸易经济学》等教材,尤其是1995年由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的《贸易经济学》,耗费了林老师多年的心血。这是一本教材,也是一部贸易经济学术专著,凝结着林老师从教以来,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研究贸易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系统成果,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贸易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是那一时期坚守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经济学代表性教材。

勤奋赤诚,勇于担当忘我工作的时代先锋

林老师知识渊博,素以勤奋读书著称。林老师是贸易经济专业教师,但其涉历和熟悉的经济学领域还有经济思想史、商业史、工业经济、农业经济、服务经济、旅游经济、财政税收、金融学等。而且对每一个领域林老师都下了功夫、见解独到。如在经济思想史方面,林老师对中国古代经济名著、西方经济学经典名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名著、前苏东社会主义经济学名著、当代中国经济思想史名著都能一一概说,娓娓道来,科学点评。对于这一方面,林老师硕博连读的得意门生陈乐一教授感受尤深。而我多年来在与林老师参加学术会议时的多次交谈以及在林老师家中的请教中,也是受益良多,感慨颇深。林老师知识之渊博在全国流通理论学术界,恐无人能出其右。

林老师的勤奋与严谨还表现在他几乎从不停笔,春夏秋冬,笔耕不已。在尚未普及电脑的时代,林老师所有文稿的出台,全靠一支笔。而且林老师撰写文稿和回复来信,均用稿纸,一格一字,全是楷体。他给我的回信从不迟缓,收到后即回复,长则近十多页,短则两三页,全是稿纸写的,工整端庄,认真之至,令人钦佩。林老师撰文的手稿,有相当部分在湖南工商大学图书馆《林文益藏书室》保存,当看到这些手稿,无不令人震撼和肃然起敬,老一辈经济学家的勤奋与严谨,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经济学家的操守和敬业,全都在这些手写工整的文稿中体现出来。

林老师的勤奋不是源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而是源于知识分子对党和国家民族的责任与担当,源于一个共产党员对执政党的忠诚。无论每一次学术会议与林老师交流,还是与林老师在他家里交谈,林老师最忧心的是执政党的腐败之患、经济发展的失衡之患、市场潜在的危机与风险之患、社会不公与贫富悬殊之患。1995年林老师撰写的《贸易经济学》在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当时我正任湖南商学院贸易经济系主任牵头建设贸易经济、市场营销等本科专业,年底特去他家拜访求教教材建设及专业建设一事,在谈及我国市场秩序问题时,他心情沉重地讲:我对市场的官倒担忧,官商勾结会扭曲市场,破坏市场正常竞争。同时他对我国长期存在的速度崇拜、效率低下、结构失衡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也十分忧心,几乎在与我每次单独交谈中都会提及。无论在各种学术会议发言还是公开发表的一批论文中,林老师对此都是观点鲜明,批评与论述尖锐而深刻。

林老师虽然走了20多年,但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不改初心,对祖国、人民和党的赤诚,他对学生的深切关爱与教诲与帮助,他对事业与学术的勤奋与拼搏,他对道德、人格的坚守与定力,永远是我们的榜样与典范。他的道德文章,山高水长巍峨浩荡,令人景仰。他永远活在我们学生心中!1997年12月31日当我接到张春生博士电话告知林老师突然逝世的消息后,我曾赋诗一首“教书育人真师表,立言立德赤子心。研讨贸易寻真理,探索供求发新声。严求自己近苛刻,善待后学胜春风。恩师不幸撒手去,学有疑难问何人?”尽管诗难尽意,水平不高,但确是情之所至,有感而发。

林文益老师生前曾应邀兼任我校客座教授,并为贸易经济系本科生进行过专题讲座。我校一批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和进修过的教师都得到过林老师的教诲、关照与帮助。林老师病逝后,经我和原校级督学李泽华教授联系,师母吴美芳女士赞同将林老师的8000多册经济类藏书无偿地捐给了湖南工商大学以支援学校发展。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决定在图书馆内建《林文益藏书室》以资纪念。这是我校一个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藏书室,也是全国财经商科类大学中独有的特色藏书室。室中除林文益教授捐赠的8000余册经济学藏书外,还有林文益教授的手稿、资料卡片、经典眉批,教师资格证、工作证、各种奖励证书及聘书和照片展示,我校在室中为林文益教授铸立冠首铜像。2001年《林文益藏书室》建成后由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我校联合主办“全国新世纪流通创新与林文益学术思想研讨会”,全国流通经济学术界12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悉数到会,分管教育的湖南省人大常委会谢佑卿副主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唐之享副省长到会指导并讲话,《光明日报》头版发了会议消息,《经济学动态》 等近10家报刊发了会议学术动态及消息。为纪念林文益教授逝世20周年,2017年底湖南工商大学又投入20多万元全面启动《林文益藏书室》的重新装修工程,2018年3月初《林文益藏书室》装修圆满竣工并重新开放。《林文益藏书室》不但是我校的一个特色藏书室,也正成为我校经济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示范窗口和弘扬优秀师德师风立德树人的基地。

猜你喜欢
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