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如何写出“新鲜感”

2020-11-25 17:21
小学生优秀作文(中年级) 2020年12期
关键词:楚军公孙爆竹声

●何 捷

诗歌原文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歌大意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故事链接

过年贴春联、放鞭炮,是多少代流传下来的老传统,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文化精华,我们自然有责任传承。可是,“传承”不同于“守旧”。在这儿,给大家说说关于宋襄公“守旧”的故事。

宋襄公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君主。他标榜自己是恪守周礼的仁义之君,他的军队自然也就是仁义之师了。可是这位自诩光明磊落的君主,却在战场上留下了千古笑柄。

一次,宋襄公为阻击楚军于边境地区,便屯军泓水以北,以等待楚军的到来。没过多久,楚军到了泓水南岸并开始渡河,这时宋军早就已经布好了阵势。宋大司马公孙固鉴于楚宋两军众寡悬殊,而且在宋军已经完全占有先机的情况下,建议宋襄公一定要把握稍纵即逝的战机,趁楚军还在渡河的时候,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宋襄公听后勃然大怒,说:“我们是仁义之师,怎么能够使出这样的伎俩来算计对方呢?”不管公孙固怎么劝,宋襄公始终站在道德的最高点,对公孙固的“小人之论”予以批判。

最后的结局,想必大家都猜到了——宋襄公惨败,甚至差点儿“为正义献身”。由此可见,因循守旧、不知变通,绝不是传承文化该有的姿态。

名师点拨

每年,我们都有一个重要的日子——“元日”。每一个“元日”,我们都要经历诗中所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切,看起来就是“旧事”。

生活中,大家经历的很多事其实都是“旧事”。有意思的是,这些“旧事”常常被老师要求写成作文。比如写“妈妈的爱”,写“老师的关怀”,写“伙伴间的故事”,等等。问题来了:老师总让我们将“旧事”写出新意,我们该怎么办啊?

老师和大家分享三招——

第一招:找到“旧事”中的新感觉。

回到诗句中,我们来读一读“春风送暖入屠苏”。瞧,大家发现了吗?酒,还是那个酒,没变。可为什么在“元日”这个时候喝酒,心里就会感觉暖暖的呢?原来,暖是春风送来的。写出这种感觉上的新,就是把“旧事”写出新意的第一招。

比如说,我们写“妈妈的爱”,所选事例大多是旧的。比如很多同学会将妈妈总是提醒我们“随手关灯”这件事写进作文。然而,我们可以写在某一次妈妈为我们关灯之后的全新体验——我们眼前一下子暗下来,心里的感觉生发了出来,感受到了妈妈的爱是如此细腻、如此温柔。这样的妈妈,我们更加喜爱、更加依赖。瞧,感觉带来了“旧事”中的新意。

第二招:找准“旧事”中的新经典。

就像这首诗中说到的喝酒、放爆竹、换门神……都是我们每年元日要做的事。这些事情旧是旧了点儿,但都是我们元日要做的比较经典的事。经典是可以历久弥新的,经典是可以永葆活力的。而且,当我们认真地写好每一个经典,大张旗鼓地用放大镜去写经典,就能让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蕴藏在经典中的全新生命。

依然以“妈妈的爱”为例。在写妈妈的爱的时候,“照顾生病的我”是非常经典的事例。在这个经典事例中,通常会出现一个经典动作——妈妈用唇吻我的额头测体温。如果我们能将这个非常感人的细节写清楚,写到让读者如临现场,“看”到这深情一吻中的细微动作、内心体验时,这一“旧事”就成了文中的一个亮点。经典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让读者感同身受。当读者借助文字来到事件发生现场时,我们就成功了。

第三招:找出“旧事”中的新气象。

就比如说这首诗吧,诗中还抒发了诗人的独特情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新政治变革的拥护与爱戴。诗中有情,就能与众不同。当我们带着不同的情绪、情感去写作时,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还说我们之前例举的“妈妈的爱”。写作时,我们将自己对妈妈的爱融入了文字之中。读者在感受到这份独特情感的同时,也就发现了文字中的全新气象。所以,请诚心诚意、实实在在地去写,不要怕事情有多旧,只要有新气象,就能带给读者新体验。

话说回来,我们身边每天都有新事物发生,都有大事件需要被观察与发现。而实际上,有时候我们更期待平安喜乐、无忧无虑。我相信,小朋友长大后就能够有体会了。

任务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里,是不是还有一些早已经写烂了的“旧事”?例如:妈妈照顾生病的我,我学骑自行车或溜冰,公交车上让座甚至是捡钱包……仔细想想,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真的和作文里写的一样吗?大家能不能找到更真实的、更独特的、更新颖的表达方式呢?不妨挑战一下自己,通过回忆和思考,把我们的一件“旧事”写出“新鲜感”吧!

猜你喜欢
楚军公孙爆竹声
公义与私交
公孙仪嗜鱼
丞相的爱好
庸国的灭亡
公孙枝: 五张羊皮的大买卖
三十六计之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