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对策
——以甘肃省渭源县农村学校为例

2020-11-25 22:30李耀权渭源县清源中学
甘肃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渭源县贫困县中学生

○李耀权 渭源县清源中学

渭源县是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甘肃省深度贫困县,也是国务院扶贫办定点帮扶联系县。笔者所在课题组,以渭源县清源中学为例,紧盯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寻找对策,旨在让更多人重视农村学生的“精神正餐”。

一、渭源县清源中学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课题组对该校三个年级22个班的918名学生发放《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问卷》,通过分析比对,发现贫困县区中学生课外阅读存在以下问题:

1.经济条件受限,大多数家庭没有营造阅读氛围。绝大多数学生家长迫于生计外出务工,近一半是精准扶贫户,没时间、没精力主动读书。75%以上家庭书籍存量为零,家庭没有阅读氛围。50%的学生课外在家干家务,30%的学生看电视、玩手机,仅有5%的学生课外阅读书籍。贫困县学生的课外平均阅读量每天不足500字。

2.学生阅读方法不当,阅读主动性不强。77%的学生只选择教师推荐或课堂上讲过的内容阅读,10%的学生只为完成某次作业去阅读,阅读处于被动状态,存在着为完成任务而阅读的现象。学生普遍不会选择图书。约有20%的学生对借阅的图书粗略看一遍,收获甚小,只有30%的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做一下摘录,有一定的收获。

二、提高贫困县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

1.搭建资源平台。一是开展亲子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二是在校内每周每班开设一节阅读课,由语文教师指导学生主动阅读。三是周一至周五下午开放图书室一小时,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借阅活动。四是每天下午大课间开放阅览室,供学生自由阅读。五是在楼道等地组建开放式阅览室,为学生创造良好阅读条件。六是各班教室建成图书角,保证学生的阅读需求。七是利用网络平台及家庭网络资源,开展电子阅读。八是结成教育联盟,让城乡的学生互通有无,资源共享。

2.搭建展示平台。为了激发阅读兴趣,充分展示阅读成果。学校开辟了“新书目”“探寻名著”等橱窗专栏,定期宣传学生阅读心得。学校广播站也设立“阅读之声”,让学生介绍阅读心得。学校组织“讲故事比赛”,讲名著中的情节、伟人的足迹、民间的传说、家乡的风俗等。这些阅读成果展示平台有力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传授阅读方法。启发诱导学生粗读与精读相结合,在整体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对某些片段或章节边读边摘,或熟读牢记。在精读的同时扫读、跳读、错序读等,鼓励学生勤写,养成使用工具书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合理安排一天的课余时间,见缝插针阅读一些报刊,及时总结经验。结合名师经验谈,总结阅读类型、方法,开展阅读方法经验交流会。

三、贫困县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施成果

1.语文学习氛围空前浓厚。将比较阅读等形式引入课堂,使阅读的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阅读汇报课,学生在交流中展示自己的阅读所得,碰撞出创造思维的火花,激发阅读探究的兴趣。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阅读能力均有明显提高,爱好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课外的源头活水正源源不断地注入以往封闭沉闷的语文课堂,使课堂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2.发展了学生校内外的阅读特长。一年来实验班学生参加各级各类阅读竞赛都获得了优良的成绩。在县市阅读之星争霸赛中,参赛人数占学生人数的50%,而获奖人数占参赛人数的88%。学校每年3月份举办主题读书节活动,如“阅读点亮智慧书香润泽心灵”等活动,开展“阅读争霸赛”。学生在各类阅读竞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

3.强化了教研兴校的办学观念。课题实施的整个过程带动了全体教师对教育理论和先进经验的学习和研究,带来了教育理论的普及,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推进了语文教改的进程。整个实验过程迫使教师人人动脑动手搞教研,在全校形成了空前浓厚的教学研究气氛。语文教师及时总结研究结果,撰写的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并获得省市级奖励。

4.促使了家长教师读书热情的日益高涨。在课题研究的带动下,“读书俱乐部”“亲子共读”应运而生,读书论坛顺利开讲。教师做笔记,写感想,谈收获,发见解,家长谈感想,说体会,家庭阅读氛围日益浓厚。教师们不仅提高了知识水平,而且丰厚了知识储备,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教学能力与思想品德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

(本文系2016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教学规划课题《农村中学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6]GHB1156)

猜你喜欢
渭源县贫困县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山西省58个贫困县产品将陆续走进84所高校
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山西已实现4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渭源县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思考
渭源县文化综合馆馆前广场景观设计
渭源县名胜古迹和历史遗存现状的调查研究
浅谈渭源县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