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手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2020-11-25 06:19林光权
读与写 2020年13期
关键词:等腰三角多媒体技术图形

林光权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六中学 贵州 习水 564600)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将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对于多媒体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尤其是在声像、图片等变化条件下,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展开数学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最大程度的增强。另外,通过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要性,便于教学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在数学知识中,通常情况下会包含大量的图形和公式等,这些都是限制数学授课效率的主要因素,但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将图形和视频等予以存储,可以多次利用,不仅降低了工作量,而且对数学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1.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

多媒体技术能有效使用形、声、色、光等元素的结合,使教学内容在抽象与具体、动与静、虚与实、远与近等思维要素中切换和变幻,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易化,有效渲染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和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多媒体教学亲身体验科技的魅力,充满新鲜和好奇的心情,会急切地想看一看,想动手摸一摸,想起身探个究竟,这时大脑就会形成很积极的活跃状态,引起较为浓厚的探究兴趣,学习动机被有效唤起。如:在讲等腰三角形中腰、底边、顶角、底角的定义时,教师如果一味地使用文字描述,学生难以理解这些抽象概念。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一个等腰三角形,通过动画播放的方式呈现出等腰三角形中腰、底边、顶角、底角的位置,还可以配上合适的教学语音,使多媒体的呈现更加生动有趣。为了巩固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相关要素的定义理解,教师还可以呈现生活中有关等腰三角形的事物,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腰、底边、顶角和底角的位置。这样,学生就很轻松地理解了等腰三角形中各个要素的定义,在学习中也逐渐感受到学科趣味之所在,学习动机被持续有效激发。

2.运用多媒体技术降低教学难度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老师只用粉笔、黑板再加上老师的口头描述就完成了对知识点的讲解。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知识,会在黑板上画一些图形,帮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但是高中数学学习中有大量的变量和参数知识,一些静态的图形往往是无法将这些量变的过程表现出来的,这就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这时老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中的画图功能或者视频功能来解决量变这一问题,使复杂的理论知识变为生动形象的动态图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如:在学习指数函数的相关内容时,经常会把指数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像记混,难以区分,为了能够使学生正确记录函数图形,了解二次函数与指数函数之间的区别,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来为学生讲解,运用多媒体的视频播放功能,将函数图形变化的过程和量变的运动过程表现出来,让学生更直观的进行了解,从而掌握图形的运动规律,把指数函数和二次函数更好的区别开来。

3.多媒体将繁难的数学简单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对于有些信息量大、内容较多的章节,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可利用的教学手段较少,缺乏先进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需要大量的时间板书、画图。这样留给学生的时间就会相应的减少,课堂容量小,学生练习不充分,课堂效率也相应低下,利用多媒体可将繁难的数学简单化,可以将课程中的内容设计成模块结构,在上课时能快速提供和处理大量的信息。有些数学知识、题目不见得难,但比较繁琐,常常让教师颇感烦恼。有了多媒体技术,这些都会变得简单。如:研究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出现的机率与抛掷次数之间的关系,如果用人工来投的话,由于时间的限制,投掷的次数往往不够大,其结果的可信度相对差一些。而利用抛掷硬币的课件,可实现较多次数的投掷,从而更能揭示其正反面的出现机率所固有的规律。在演示的过程中,可利用课件的可控性和交互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试验,由学生来设定其抛掷速度和次数,由此得出相对合理、可信度高的试验结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媒体的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印象,突出重点知识,突破教学难点,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多媒体手段可以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动画融合起来,将复杂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等腰三角多媒体技术图形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分图形
找图形
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联手解中考题
图形变变变
谈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