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分析

2020-11-25 02:57张启颖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5期
关键词:激素类使用率误区

张启颖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辽宁 大连 116100)

糖皮质激素在机体中的调节分子十分重要,不仅能够调节机体的代谢功能、生长等,还能够促进机体发育,而且抗感染、抗过敏是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之一[1]。在临床中具有较为广泛的用途,尤其在危重症和急重症患者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较为广泛。然而该药物长期使用或不合理使用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部分患者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对象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和解决方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者850例进行分析,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530例和320例。患者所在科室为儿科、呼吸科、妇产科、神经科、骨科和其他科,分别为320、188、119、89、74和60例。

1.2 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等数据进行收集和统计。总结不同科室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此为根据进行用药误区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3 观察指标 统计本院各个科室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对不同使用方法中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总结用药误区。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有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科室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率 所有患者中儿科、骨科、妇产科、其他科使用率分别为52.11%、37.08%、4.22%、3.76%、9.39%;各科室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率较高为儿科和呼吸科。另外,单一用药者126例,使用率为59.15%;2种药物联合使用者66例,使用率为30.99%,3种药物联合使用者为21例,使用率为9.86%。见表1。

表1 不同科室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率

2.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药物联用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者61例,发生率为28.64%。

3 讨 论

3.1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 临床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率较高,涉及范围广泛,如血清病、过敏性休克、重症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的过程中,不同药物间会产生一定的相互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3]。如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同时,使用降血糖药、氢氯噻嗪、华法林片等药物,就会产生相互作用,不仅会影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效果,还有较大的概率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还会导致患者的病情持续恶化[4]。以下对不同疾病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3.1.1 在慢性疾病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 在慢性疾病患者的治疗中,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合理选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具有良好的效果,患者一旦停止用药,病情可能会复发,为避免病情反复,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慢性疾病时应联合用药,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法。

3.1.2 局部治疗中的应用 在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较为常见,因其具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和抗敏效果,在医院皮肤科中的使用十分广泛。现实临床中,皮肤科常出现药物使用不合理甚至是滥用情况,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

3.1.3 输液反应预防中的应用 临床治疗中,部分医务人员缺乏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进入了误区,对患者进行输液时,若出现不良反应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预防,事实却未见此方面的研究报道[5]。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错误应用,不仅不会预防输液反应,还会增加患者过敏性皮疹的发生率。

3.1.4 替代抗生素使用 临床中,良好的抗感染、抗过敏作用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特点,如将该药物替代抗生素,患者的免疫力将会受到影响,不但起不到治疗效果,还会加重患者的病灶感染。

3.1.5 与其他药物联用后的不良反应 在其他药物使用的过程中,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必然会导致不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6]。药物联用时,若医师对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了解不全面,会导致药物效果降低,引发患者的不良反应。如患者接受肝药酶诱导剂进行治疗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会导致机体代谢能力增加,此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作用就会降低[7]。双氯芬酸钠、阿司匹林等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使用时,患者会出现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等现象,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损伤。

3.2 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方法 抗休克、抗感染、抗过敏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主要特点,使用过程中不仅会对机体代谢产生作用,还会作用于造血系统,因此临床中对于该药物科学合理的应用,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有着积极作用,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因此,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相关人员需要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的了解,选择合理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8]。为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并做好相关记录,若发现不良反应,要第一时间分析影响因素,重新选择药物的使用方法。

药物不合理应用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所以医护人员要控制好药物的使用方法,并结合患者的疾病情况、临床状况等进行用药方法的合理设定,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9]。另外,患者大剂量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生育功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孕妇使用该药物时要慎重[10]。若患者处于生理期或哺乳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时,通常情况下不会对婴儿产生影响,若药物使用剂量较大,需告知患者停止母乳喂养,避免药物通过乳汁对婴儿的健康发育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临床中不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会导致不良反应,加强药物使用误区的分析,能够减少药物滥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猜你喜欢
激素类使用率误区
激素类药物治疗皮肤病有哪些注意事项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内蒙古自治区病床使用率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激素类药物该不该用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激素类药物该不该用
为何让人谈之色变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