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定爱国之情 投身强国实践

2020-11-25 02:45刘佳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情怀

刘佳

爱国情感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与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培育和发展广大学生爱国情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寄语广大青年要厚植爱国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这为培育和发展爱国情感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思政教育厚植爱国情怀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讲话中引用毛泽东“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的论述,强调思想教育对全党全国的重要性。“爱国主义教育兹事体大”,爱国情感需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不断加强。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作用。帮助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解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明确爱国主义的内涵及其时代要求,做到理性爱国。系统深入地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讲好中国故事等,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硬核力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厚植家国情怀,让有爱国情怀的人讲爱国,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系统。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以激发爱国热情为着眼点,结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生产、生活,将爱国主义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参观和体验,把显性爱国主义教育和隐性爱国主义教育完美结合,与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相得益彰,使爱国主义教育效果进一步提升到学生情感层面,引起情感共鸣。

以实践活动筑牢爱国思想

马克思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并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他指出,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现实的感性活动,是能动的革命批判的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实践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中心线索。所以,爱国实践是筑牢广大学生爱国思想的关键环节,要充分发挥各类实践活动对树立学生爱国正确认识的积极作用。

结合特定节日和重大事件,陶冶家国情怀。结合“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等,开展各具特色的庆祝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结合“十一”国庆节,从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国民教育中汲取经验;利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富有价值内涵的民俗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文化、增进家国情怀。

参加志愿活动,投身爱国建设。今年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要大力支持和鼓励高校大学生深入基层,围绕扶贫、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等社会热点问题广泛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为精准脱贫贡献爱国力量。

开展艺术活动,展现爱国思想。艺术是激发和表达爱国情感最生动的方式之一,要找到艺术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切入点,让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通过艺术转化进入学生内心世界。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营造爱国主义氛围,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对青年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以精神引领坚定报国志向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以爱国之情为奋斗初衷,树立奋斗目标。青年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先锋,大学生要清楚地认识到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要积累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广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还要具备适应时代不断变化发展的各种能力,如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为成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牢坚实的基础。

以强国之志为奋斗动力,学习英雄模范。学习“两弹一星”研发团队排除万难、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学习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的工匠精神,学习中国女排的顽强拼搏精神,学习战斗在抗击新冠疫情最前线的医护人员的舍己救人、为国奋斗精神,向楷模学习,竭尽全力为中华民族实现历史性飞跃作出贡献。

以报国之行为奋斗目标,发扬实干精神。爱国是本分,报国是职责。对新时代大学生来说,一是要筑牢理想信念,把个人的人生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二是践行社会责任和公民责任,把自身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运用到具体的社会生产生活当中,把知识的力量转变为行动的力量;三是以实干笃定前行,用汗水浇灌收获,正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必须用拼搏的汗水才能获得。

2020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新时代青年应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用报国之行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编辑 赵曼)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情怀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
黑白情怀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
初恋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