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启示

2020-11-26 01:48山西师范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樊 蓉/山西师范大学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一)劳动是人的本质存在方式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并且在人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的社会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社会性。马克思认为:“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通向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媒介,也是实现人性至美至善、彻底自由的必由之路。”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对于人自身来讲蕴含三层意义:生存的意义、发展的意义和享受的意义。通过劳动,人体现和发展自身的智慧和力量,人们确认了他们的本质,展示了他们的自我价值。同时,人在进行劳动活动中一般都不是单独进行劳动操作的,劳动操作过程中需要同他人一起,相互合作、互相依赖,这就是“人的劳动必须在社会关系中进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人们在物质生产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一些其它的事物,这使得人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占据了社会关系的总合的位置。在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就是生产关系,人类社会关系体系中的政治关系、思想关系、文化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二)物质生产劳动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及其历史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劳动是人类生存、历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所以人类的基本面貌是由生产劳动所决定的。为了“创造历史”,人们首先能够创造生活。马克思认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劳动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为了能够生存和生活,人类首先需要解决吃、穿、住、行的基本问题,导致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人类自身所需求的基本物质材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是历史活动,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时刻认真地去完成它。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特别强调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树立必须在劳动教育中使其深入人心。劳动教育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有效地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指以科学教育为中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育的各个方面,例如特长教育、技术教育等,受教育者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接受全面的知识熏陶,使受教育者具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可能性。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主要意图是尽可能地消减少生产过程中专业分工和身心分离的现象。只有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才可能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教育劳动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这就是教育劳动结合思想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教育与劳动是相辅相成、与时俱进的,教育和劳动都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不仅在形式上要切合时代主题,更要在主体内容上符合时代的基本诉求。

二、新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启示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理论教育

“劳动是人的本质存在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劳动价值思想,也是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养的直接理论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重要指导方针。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树立,首先要让大学生了解并熟悉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其次引导他们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中思考和研究劳动的本质、劳动的价值和劳动的意义,然后从理论研究中汲取优秀的成分,最后能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经典的劳动价值理论去处理社会思潮中不良思想的侵害,在社会生活中可以清楚辨别不良劳动价值思想,并使用一个坚实的马克思劳动理论反击错误的劳动思想。高校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使用大学生喜欢和适应的方法传授理论知识,以满足学生良好劳动价值观念的养成和发展对劳动理论的需求和期望,有效增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课程在高校中设立的意义和价值。

(二)重视中国优秀传统劳动价值思想教育

高校在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过程中,应注重对中国传统优秀劳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所有的成就都是通过中华儿女的勤劳和奋斗创造出来的。正是亿万中华儿女的辛勤劳动,才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快速向前发展。高校在培养新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过程中,应该把优秀的传统劳动文化融入教育内容当中,重视积极劳动思想的培育,并专注于挖掘传统劳动文化在当代的价值,这都有利于高校对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念的加强。

(三)开展创造性劳动教育

高校在对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必须把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学习性劳动,他们富有活力与精力,青年时期是最具灵感与创造力的人生阶段,所以他们理应成为创新的主体。创新是第一动力,不仅仅是在国家的发展进程中需要创新,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逐步培养创新精神,大学生必须增强创新意识、把握创新特点、遵循创新规律。同时,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创新精神的弘扬,给予从事创造性劳动的教师和学生以正面的激励,比如给予其相应的物质奖励和一定的精神赞扬,对具有创新思维和对创新活动有兴趣的师生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使老师和同学都可以更好的实现自主创新,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老师作为学生的启蒙者,应该多多支持和鼓励学生创新,也可带领学生们一起进行创新项目,给予学生更专业的支持,减少学生自主创新的奉献,使学生逐渐拥有创新的胆识和气魄。

(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实践教育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进行认真学习后,最重要的是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可以使他们对劳动和劳动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了解。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义务性活动,比如分区域打扫校园卫生、处理校园垃圾、整理图书馆、自习室等,慢慢地他们就会意识到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是通过劳动者不断劳动创造而来的。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将保持干净卫生的环境,爱惜和保护他人的劳动成果,努力感知和珍惜现有的幸福生活。高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们具有一个社会成员的身份,比如成为一名小小志愿者到敬老院为老人打扫卫生、做护理、陪伴老人聊天讲故事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劳动将带给老人无尽的幸福和快乐,同时没有任何报酬的志愿者的身份也在精神层面上提升了大学生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劳动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它可以带给人们一定的物质报酬,劳动带给人们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感,充实感和幸福感。

高校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劳动培训,并且设立相应的勤工俭学实践岗位。这一举措不仅能够帮助家庭有困难的大学生减轻经济负担,有效避免因经济压力而辍学的现象发生,同时还能为每位大学生提供参加适当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提高其沟通与交流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例如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幸福等价值观念,从而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高校需要清楚勤工俭学岗位的设立价值,例如,在设立教辅行政助理岗位和校长教师助理岗位时,必须注重劳动价值培育因素的发展,使学生感到在各个行业和职业中只有努力劳动才能获取回报,并意识到劳动对人类生产和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具有着不可估量的启示作用,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培育也有着深刻的指导教育意义。新时代青年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理论,并将其运用于实践当中,逐渐树立起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幸福的劳动价值观念,进而创造更加美满的人生。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我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价值观(二)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