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020-11-26 02:37江苏省沭阳县桑墟中心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教室作文妈妈

江苏省沭阳县桑墟中心小学 周 婷

近几年,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小学生在学习中也越来越注重自己知识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语文写作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写作代表着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课程学习中,写作的知识学习一直是其中的一项难点内容,需要教师打破瓶颈,为学生找到合适的出路,而生活作为作文良好的素材来源,自然成为最佳的教学方式之一。

一、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从阅读中了解生活素材的成分

语文的学习就是多听多看多读多感受,最重要的是要多积累多记录,小学作文其实并非特别困难,对于教师来说,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利用有限的时间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培养作文感知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具体方法如下。

在小学作文的学习中,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从阅读素材中了解写作,这是引导学生进入语文写作世界的首要一步,其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推荐阅读材料。在为二年级学生推荐写作素材时,以类文的形式进行编排,让学生清楚在此阶段自己所要掌握的内容,二年级作文主要有如下几类:人物类,例如我的妈妈、老师这位辛勤的园丁、亲爱的陌生人等;生活篇,例如早晨的阳光、行人匆匆、茶香等;四季篇,例如:冬的脚印、春天来了、秋天的果树等。以茶香作为讲解案例,生活篇的文章就是要抓住细节,从在作文细节入手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内容,从妈妈手中的茶引发自己对茶的研究,素材中有一段这样描述:“妈妈喜欢喝茶,她喜欢用玻璃杯泡茶,细长的茶叶放在透明的杯子里,静静地躺在杯底,妈妈将水倒入其中,茶叶一下子就惊醒了……茶叶慢慢舒展着叶子,扭动身躯往下游……”文中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描述自己看见妈妈泡茶的场景,从三两颗茶叶到与水交融,整个过程环环相扣,虽然是生活小事却能让读者感同身受,如同身临其境,这就是写作的魅力,学生在素材的选用上无需锱铢必较,但必须要能够读出其中滋味,进而培养学生写作的感受力,为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二、创设生活化情景,在情境中塑造学生写作的敏感度

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而围绕在身边的可以引起其兴趣的活动场景就是下课后在教室的课间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时间节点对学生进行深刻教育,具体如下。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今天总是会发生不同于昨天的事情,这是生活之所以称之为生活的原因,教师可以利用生活题材,让学生感受生活。每一间教室后面都会有一块教室板报,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板报制作,按照每周一更换的原则实行生活事实记录。比如教师提出这周主题《心愿树》,学生从周一到周五每天写一个自己的愿望在教室板报上,并说明自己产生这种心愿的理由,老师会每周挑选十位写得有创意、有思想的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教师还需要有效地结合课堂的学习氛围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激励学生坚持认真写作,为学生有效地学习系统的语文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轻松又不会让学生感觉被迫完成任务,因此能够较好地完成这样的教学设定,教师也可以合理地将生活引入教学过程之中,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生活中。

三、利用影像资料调动学生兴趣,刺激学生向生活模范学习

针对小学生这类群体,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抓住他们的眼球,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进行写作教学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抓取知识,比如通过采用相关人物在学习过程中遇阻但仍然坚持学习的励志故事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认知,进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以学习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比如在公布主题《学习》之时,老师为学生进行写作引导,首先可以应用多媒体视频对学生进行展示,在课堂上播放微电影《我的脚踏车》,让学生从电影中学习主人公是如何学会骑脚踏车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他经历了怎样的事件,在课堂训练中锻炼他们看待事物的视角,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播放过程中对学生提要求,比如,记录自己印象深刻的语句,进行换位思考,写出自己观后感……从一字一句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形成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话语将自己所学表述出来,这样的影视资料就像一个“英雄人物”,他们会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促进学生对其向往,进而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模仿,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想法,这样一步一步必然会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写作教育,让学生从写作认知开始不断丰富表达内容,从而认识生活、利用生活,进而拥有自主意识,表达自己的情感,多动手、勤动脑、愿动笔,真正做到将生活知识应用于写作之中。

猜你喜欢
教室作文妈妈
不要在教室打闹
“313”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