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路径探赜

2020-11-26 07:40王黛碧
成才之路 2020年30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价值观德育

王黛碧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8)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社会和学校的因素外,高职学生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究其根源,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偏差和错位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研究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培育路径,对高职学生求职与就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为国家培养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

一、新时代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的典型问题

1.部分高职学生存在求职功利思想

当前,部分高职学生在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薪资待遇、行业发展前景以及工作的稳定度、“体面度”等。这体现了高职学生择业的功利思想。这样,就使得部分高职学生即使有自己向往的行业,但出于生活压力、家庭要求等因素,也会将福利待遇、行业前景和行业社会地位等功利因素放在首位。这种择业观,会导致部分高职学生就业后发现该行业不适合自己,很难获得长远发展。

2.部分高职学生缺乏坚定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的含义就是人对自身职业选择、职业发展方向的目标设定与计划实施。当前,一些高职学生对于职业理想的概念都比较淡漠,缺乏坚定的职业理想,自己就读的专业都并非自己真正感兴趣、想长期发展的,甚至到临近毕业面临就业时,在择业、就业方面都没有明确的目标与计划,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也没有做过完整的规划,只是在找工作时看着大致适合自己、自身符合工作要求的就去投份简历试试,进行“广撒网”式的就业。这些高职学生如果被企业或者单位聘用,就会先进去做一段时间试试再说。如果发觉工作环境不适应、工作待遇不满意以及自身能力难以胜任工作要求,这些高职学生就会离职并继续寻觅工作。

二、新时代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存在的不足

1.只重知识技能传播,忽视职业道德教育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只注重对学生职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对职业道德教育有所忽视,使得职业道德教育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一些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就业、择业理念和方法方面的教育引导很少,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对职业道德教育比较漠视,认识不到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职业生涯长期发展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授课方式单一,脱离实际

当前,一些高职教师的授课形式单一,与实际脱节,既难以激起学生的认同与共鸣,又达不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的目的。而在一些高职院校所用的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课本内容中,鲜少提及从业者失信这方面的问题,以及企业需要员工具备怎样的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道德等。这样,会使高职学生难以形成职业道德意识和纪律意识,在就业时觉得无法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相关要求。

三、新时代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路径的优化策略

1.注重德育,将职业价值观培养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这四个字应该刻在每一位教育者的心里,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从2017 年“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再到2019 年年初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都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可以说,职业教育正在昂首迈入属于它的黄金时代。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综合素质合格、具有足够胜任力的人才。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这两方面的问题,认识到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培育对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作用与意义。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德育是大势所趋。德育对于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与意义。因此,高职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德育理念来实施职业教育,确保学生能够在知识、技能与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为了职业价值观教育得到有效落实,高职院校还应设立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效果考核机制。职业价值观教育并非只是德育教师的任务,也应该成为校领导、班主任、各科任课教师的任务。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三全育人”工作中形成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水平。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将职业价值观培育贯穿于知识技能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和职业价值观。

2.结合实践教学,重视就业创业指导

当前,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方式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接受度也比较低。因此,高职院校要切实提升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就必须采用与时俱进、生动直观且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采用榜样示范法、身边实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场景模拟法以及生涯人物访谈法等,让学生自己多观察、体验和思考,就能够深刻理解良好的职业价值观、道德观对自己、就业单位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并将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道德观内化为自身主动遵从的信条。

在就业创业指导课中,高职教师要重视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在实训和实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培训,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主动遵从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并切实落实到自己的学习与工作中。

3.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其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高职教师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让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身上学到更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并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观。比如,在生活中应当积极热情、待人真诚,在工作中应有较强的责任心、态度端正等。学生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和教师的熏陶,会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对职业价值观内容进行内化,并将其付诸实践。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下谋求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对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的作用与意义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并据此不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营造讲诚信、负责任和不断追求自我进步的校园文化氛围。高职院校还要将职业价值观教育充分融入所有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能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和引导,从而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价值观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我的价值观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