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建筑招投标管理的改进策略

2020-11-26 22:36孙博文
商品与质量 2020年44期
关键词:评标中标

孙博文

大连君跃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众所周知,招投标是目前我国比较常见的工程建设采购方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工程建设,使工程建设更加的法制化、规范化,保障相关利益方的权益。虽然招投标制度日益完善,但是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比如利润分配不均;部分工作人员抵御不住诱惑,违法违纪现象频发;市场监督不到位,这些都必须引起相关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 新时期建筑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钻法律空子牟利

虽然目前工程建设招投标法律制度比较完善,但是一些人为了赚取高额利益,还是置法律于不顾,采取拆分的方式,将工程项目分解为几个小项目,使其达不到招投标的标准,规避招投标,选取自己中意的承包商进行发包。这样就会脱离法律的监管,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可控的安全隐患。部分发包商资质不够,或者偷工减料,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另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一些规模较大的建设工程,由于工程项目巨大,可能单一的个体无法承担这一重任,这就需要将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的拆分,独立进行招投标的分项工作[1]。

1.2 暗箱操作问题

通过市场调查不难发现,目前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着暗箱操作的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某些投标单位与招标人暗中勾结,提前获取内部情况,以不正当的手段中标。其次,陪标这种现象目前也比较常见,即几个参与投标的单位事先签订协议,由一家拔得头筹,取得标的,其他几家进行陪标,事后由中标单位兑现承诺,对其他陪标单位进行“补偿”。

1.3 评标委员会权力过大

目前,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着评标委员会权力过大的问题。首先,权限覆盖面较大。评标委员会主要的工作职责应该是就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本身而言的,但是目前评标委员会权利的触手过长,甚至于审查供应商资质也由评标委员会审查管理。其次,评审专家评审标准不统一。对于同一投标人,不同的专家给予的分数可能大相径庭,天差地别。为了更加公平、规范化,要尽量采取量化的标准,用数据说话[2]。

1.4 投标单位人员变更

通过实践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一些施工单位在中标之后,没有经过业主的同意,就擅自变更项目部的主干人员。这种情况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被更换的项目工作人员往往不具备相应的资质,且实战经验较少,很难承担起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稍有不慎,决策失误,就会满盘皆输,在工程建设中造成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所以,为了规避此类事情的发生,要事先做好防范工作,不给中标单位一丝可乘之机,权责分明。在中标文件中白纸黑字明确规定,若非极特殊情况,不得擅自更换项目技术主干人员。如果确需更换,更换的人员资质不得低于原项目施工人员,且需经过业主的一致同意。这样才能够有效防止中标单位以次充好,给建筑施工工作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因为更换项目工作人员,工程质量问题的案例屡屡被见诸报端,这些都给人们敲醒了警钟。所以,一定要建立健全相关的事后监督机制,不定期地对建设工程施工单位进行突击检查,防患于未然[3]。

2 新时期建筑招投标管理的改进策略

2.1 加强市场法律规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招投标所面对的社会形势愈加复杂多变。面对新问题、新形势,传统的招投标法律法规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所以,必须立足于当下,从当前的新形势出发,制定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理可据、有法可依,真正地做到依法治国,用法律法规来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行为。

2.2 打破行业壁垒和地方保护

应该打破行业壁垒和地方保护政策,将所有项目都纳入正常的工程建设市场交易中,促进建筑市场竞争公平化。对于建筑工程建设市场混乱的现状,必须重拳出击,树立警示的戒尺,杜绝建设项目市场腐败现象的发生。应该打破地域的限制,不给外地企业设置门槛,使外地企业不再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困扰,可以和本地企业一样,获得公平的竞争机会。以质量取胜,完善交易行为,从根本上实现公平、公开、公正的交易原则,促进建筑工程建设市场的有序发展。

2.3 加大惩治力度

要想促进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要采取“预防”与“惩治”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从源头抓起,制定一系列规范的法律法规制度,约束招标相关人员的行为,又要严抓严惩,当有不法分子触犯“法律警绳”的时候,要绝不姑息,依法从严办事,让相关违法违纪之人受到应有的惩罚。另外,为了规范招投标负责人的行为,可以实行招标负责人终身负责制,杜绝串标、陪标等现象的发生。为了更好地规范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可以在招投标监管环节中建立市场主体的信用档案。通过信用档案,全面公开信息,可以看到市场主体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其业绩表现以及违规行为等。通过信息的公开,可以让信用记录不良者从此没有“立足之地”,让信用不良者直接丧失评标资格。另外,可以设立监管投诉电话,对于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违规违纪现象,鼓励举报,并承诺一经查实,一定秉公处理,严惩不贷,给社会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4]。

2.4 加强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

为了体现招投标制度的公开化、透明化,避免招标人与投标人进行恶意串通、勾结,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可以采取强化招标投标备案制度,将招投标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公开、透明,严格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保证招投标过程的合法化。

2.5 规范合同内容

合同内容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只有保证合同内容的规范性,才能更好地维护双方的利益,保证相关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双方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沟通,保证合同管理与招投标工作能够同时有效开展,并掌握招投标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调整招标的内容,还应该保证相关的代理机构有过硬的能力来撰写招投标文件,保证合同内容的规范性和合理性[5]。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症下药,制定了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促进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评标中标
公路勘察设计招投标及评标研究
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的构建和应用研究
轨交项目连中标,东南两地传喜报
广日电梯成功中标第十一批中城联盟联合采购
关于提高专家评标水平和质量的探讨
远程分散云评标打造集约化采购平台
乘风破浪,广日电梯第八次中标中城联盟联采
政府采购招投标评标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建设工程评标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