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及防治对策

2020-11-26 22:36张冠润
商品与质量 2020年44期
关键词:通病工程施工混凝土

张冠润

德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德州 253000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推进,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建筑工程规模与数量不断增长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些一味追求建设速度而忽略了施工质量控制重要性的现象,为建筑工程建设成本造成了较大负担。同时也为建筑后期使用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科学地管理,不仅能够增加施工的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收益,还能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保障施工人员及使用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真正做到又好又快。面对社会各界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予以的高度关注,及人们对于建筑工程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施工企业须对当前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反思,进而制订针对性措施,不断完善施工管理过程,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1]。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分析

1.1 卫生间和厨房渗漏

(1)管道之间的衔接位置没有密封好,或管道的质量不达标。(2)楼板与管道之间的穿插位置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3)曲面地漏边缘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做好防水措施。(4)现浇板周边的阴角没有做好对应的防水处理,或者没有在楼板位置处进行凿眼处理,对楼板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出现渗漏。

1.2 墙面开裂

(1)水灰比的配合比例缺乏均匀性,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2)对框架梁板钢筋位置的摆放缺乏合理性,过于紧密或稀疏等,使得最小间隔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的振捣和浇筑质量,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3)在灌缝位置的梁板以及混凝土之间的紧密性不够,而且也没有对混凝土进行定期的养护管理,导致混凝土出现了沉降裂缝。(4)不能合理把握拆模时间,如果沉降裂缝并不是均匀的,而且没有认真清理基层和墙面,在墙面抹灰前其湿润时间不足;由于砂浆配合比缺乏科学性,在收缩过程中就会造成施工进度是不科学的,使建筑主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造成墙面出现开裂的情况,这样就会直接影响房建的整体施工质量。

1.3 地面质量通病

地面质量通病在房屋建筑质量问题中极为常见,包括地面起砂、开裂、地面空鼓等类型。其中,地面起砂指的是刚完成浇筑的混凝土或者已完成的浇筑的混凝土因某些原因导致地表起灰、起皮、起砂的现象;地面开裂一般是塌陷、沉降等地质作用引起的地面裂隙,裂面倾角陡,且倾向塌陷或者沉降中心;地面空鼓是指房屋地面抹灰、贴面砖与结构层之间因黏接不牢等造成向上鼓起的现象。

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优化措施

2.1 加强材料、设备使用管理力度

施工材料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毋庸赘叙,因此做好对施工材料的控制也极为重要。首先,须严格按照设计施工要求的数量、规格、型号进行材料采购,确保材料出厂合格证、检验证书等材料齐全。其次,应通过市场调查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避免出现以次充好的问题。最后,还应做好材料进场的控制工作,严格记录材料进场的规格数量,对于重要、关键性材料还应进行现场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场,注意做好进场材料的保管,注意防潮、防晒。建筑工程施工难免需要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对于机械管理方面应安排专人负责,做好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确保其时刻处于正常可用状态,以免影响施工质量。

2.2 优化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优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可借助不断调整工程施工规划、确立要求等多种措施,不断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合理性,通常须做好以下工作。首先,须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规划确立的前期准备工作。建设企业承包制及企业总承包制是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产物,结合这一产物,能确保建筑工程建设规划更具合理性与健全性。建设企业在确立建筑工程施工规划以前,需要先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着重针对建筑工现场程施工现场和附近环境予以调研,并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和地质环境等相关因素,编制完善的施工方案。其次,建筑企业施工规划确立人员须全面贯彻施工操作规范和质量检验规范,借助其对以上指导内容和考核内容予以衡量,在参考其他国家前沿管理理念的同时,编制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需求的方案,并对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予以优化。

2.3 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法国和西班牙等国家已经开展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多年,形成了成熟的工程质量评估机制。应结合我国国情,借鉴法国、西班牙等国在工程保险方面的质量监管体系,尽快制定出一套工程保险法规体系和规章制度。一是借鉴法国、西班牙等国家成功经验,充分考虑法律的延续性,首先从国家立法层面制定基本规范,然后从法律、行政机关、行业等层面制定完备的规范、准则及条例;二是制定综合政策法规,引导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发展;三是制定组织实施和推进机制,涵盖土地政策、招投标制度、标准规范、监督管理机制、人才培养和激励等;四是完善风险管理机构的服务规范、服务准则[2]。

2.4 针对地面质量通病的措施

地面通病包括地面起砂、开裂、地面空鼓等类型。其中针对地面起砂问题的治理措施:(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2)控制好面层压光时间,确保地面表层密实、光滑;(3)在常温下湿润养护,时间一般为一昼夜后用草袋覆盖浇水养护;(4)后续施工过程中做好防污染处理;(5)低温条件施工时应关闭门窗,做好室内保温。针对地面开裂和空鼓问题的治理措施:(1)加强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控制,严格控制回填材料的含水量;(2)严格控制水泥与原料之间的配比,根据试验效果确定更优的配比方案,并在上灰之前用水浸湿;(3)严格控制基层平面的整洁度、干净度,尽可能避免出现凹凸不平等现象;(4)加强养护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养护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对有效防治地面出现裂纹有积极作用。

2.5 针对墙工程质量通病的措施

墙工程质量对建筑物整体质量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等影响较大,主要包括墙体、外墙、内墙、窗户等部位。其中针对墙体质量问题的措施:(1)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对原材料进行浇水保湿;(2)砂浆在搅拌完成后3h内使用完,杜绝使用超时的砂浆材料;(3)在确保砌筑砂浆饱满度的同时,注重墙体潮气的排放状况;(4)墙体材料易选择防霉能力强的材料以及涂料;(5)加强对墙体细节的处理工作,对墙体的各个角落、边角等部位压实、压密处理,为提高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鉴定基础。针对外墙部位通病的措施:(1)对外墙开口部位进行封堵处理,在建筑砌筑过程中加入防水材料,能够有效降低外墙渗透问题;(2)外墙抹灰应避开雨水天气,并做好雨水防护,宜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条件下施工;(3)确保抹灰均匀,并做好压实处理,在抹灰结束后加强养护管理工作,防止高温天气导致质量出现问题;(4)加强原材料质量的检查工作,确保材料质量满足外墙质量基本要求。针对内墙质量通病的措施:(1)确保内墙平整和基层的平整度;(2)及时清理漏出的砂浆,确保内墙外部的平整度;(3)细节加固处理,提升内墙的整体抗裂性能;(4)防水处理与强度处理应分开涂抹,避免搭接混乱。针对窗体质量通病的措施:(1)加强对窗体材料的选择,宜选择环保节能保温型材料;(2)处理好窗体周边缝隙,密封严实;(3)提高窗户周边的防水性能[3]。

2.6 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都会对工程的顺利开展以及工程施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施工企业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而且关键的。例如对管理人员开展定期的管理培训,包括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安全管理培训以及专业技能培训等。此外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依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管理,同时为了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激励,还要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从而提高其责任感和积极性。对岗位职责进行有效的明确,以便在工程施工出现问题以后能及时找到责任人,及时有效解决问题[4]。

3 结语

总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在整个建筑工程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工程的建设成本,还能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然而大部分建设企业在进行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时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与缺陷,因此建设企业应及时借助有效手段进行处理,在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同时,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猜你喜欢
通病工程施工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浅谈煤矸石在固废混凝土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施工工艺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建筑给排水施工如何预防一些常见通病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治理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