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完善策略

2020-11-26 09:26刘喆
商品与质量 2020年35期
关键词:法律法规救援消防

刘喆

长春市消防救援支队 吉林长春 130000

当前,我国经济蓬勃发展,人们的法制意识也不断提升,百姓愈发重视身边的消防安全和消防执法。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与发展,原有的传统消防执法模式无法逐渐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消防救援机构对消防行政执法进行创新和完善,确保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规范消防监督执法行为,可以使人民群众更加认同消防监督检查,并能够将执法部门工作的公正性、公平性体现出来,从而维护更加稳定、安全的消防安全形势,以此推动我国消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完善消防法制以及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义

1.1 有效解决社会矛盾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服务型社会的需求愈加强烈,消防救援机构推进服务型消防行政执法建设是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安全发展,按照深化 “放管服” 改革决策部署,推动消防执法理念、制度的深层次变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这是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意见的指导思想。不仅如此,目前我国民主法制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和《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的相关要求,各级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单位主体和全社会民众加强对消防安全的消防监督,可以有效解决一些消防安全基础问题,缓解因威胁公共安全而产生的社会矛盾,从而推动和谐社会进一步发展。

1.2 加快社会管理创新发展

消防工作监管工作如果只停留在表面,将难以对基础性问题进行解决。2019 年4 月23 日《消防法》修正后,因消防救援机构的体制变化和配合国家机构职能划转,消防工作根据实际发展要求进行了局部修正,明确了住建部门、消防救援机构和公安派出所的职责,构建了科学合理、规范高效、公正公开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从而确保消防监督执法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服务群众,有利于创建安全稳定的消防行政执法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1]。

2 完善消防法制以及执法规范化的策略

2.1 加强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社会稳定发展需要消防安全建设的支撑。在执法人员工作过程中需要将消防法律法规作为基本标准和依据,但目前因《消防法》修正后,一些规章制度仍未出台,各部门在依据消防法律法规进行消防执法时仍存在漏洞,如《消防法》修正后,将第七十条修改为“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除应当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决定的外,由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消防救援机构按照各自职权决定。” 也就是取消了公安派出所依据《消防法》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实施除行政拘留以外的行政处罚权利,对消防监督具体开展带来极大不便,也不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然而,因我国法律法规的立法程序复杂,我国法律法规修改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加强法制建设体系,完善并及时修改关于消防监督与消防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消防执法有法可依,以此充分发挥出齐抓共管、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的作用就至关重要。在不违背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和现行消防法律法规相配套的体系,同时确保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内部互相协调,互相统一,才能单位和个人在监督消防安全工作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能让执法人员公正、文明、规范、合理地开展执法工作。

2.2 提升全方位的消防安全意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该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确保本地区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城市发展不仅要加强地方经济建设,也要保障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消防救援机构应该积极推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职责,同时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交流,推动由 “单兵作战” 向 “协同作战” 转变,健全完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机关、团体、企业、实业等单位应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自我管理工作,严格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要求,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2]加快消防诚信体系建设,简历单位消防安全信用记录制度,消防执法部门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并纳入社会信用记录,让违法违规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综合监管下 “寸步难行”。拓宽消防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让抖音、火山短视频等新媒体方式深入了百姓生活,消防救援机构可充分运用新媒体,录制群众喜闻乐见、贴近生活的消防安全常识短视频,邀请平民主播、网络红人等以直播方式走进消防站体验消防员的一日生活,从而有效提升群众火灾自救能力和消防安全意识,营造全民参与消防、关注消防的良好氛围。构建智慧化的火灾防控体系,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在建设 “智慧城市”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消防救援机构也在积极探索建设 “智慧消防”,将要继续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科技手段,转变传统的消防监督管理方式,创新消防监督管理模式,从而推动消防事业适应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

2.3 坚决开展 “双随机一公开” 消防监管

为了适应社会治理新要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由 “大包大揽”向“单位履职”转变,不断强化社会单位责任主体的意识,实现消防安全从“单一监管”向“综合监管”转变,从“管事”向“管人” 转变,从 “查隐患” 向 “查责任” 转变,按照国务院对行政执法部门服务市场的统一要求,消防救援机构于2019 年10 月起已全面实施 “双随机一公开” 制度,把火灾高风险单位作为抽查重点,把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行业、重点领域进行重点监管,严格按照抽查计划开展监督抽查工作,确定以 “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互联网+ 监管为支撑、火灾事故责任调查处理为保障的新型监管机制。双随机监管是监管理念和方式的重大创新,对规范执法行为、避免随意检查、重复检查、扩大监管覆盖面、增强监管威慑力、破解消防执法、有限权力承担无限责任的困局具有重要作用[3]。

2.4 加强监督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建设

深化消防执法改革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简政放权、便民利企,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应紧跟全国 “放管服” 改革决策的步伐,清晰认识到自身责任以及义务,彻底摒弃在消防监督执法过程中思想不端正、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等错误的执法理念,着重发挥服务和执法查纠并重的职能,积极转变执法理念,推行消防行政指导,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处理问题,确保执法权益不受侵害。消防监督执法人员是预防火灾的重要先锋,其业务素质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水平,因此加强消防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至关重要。一要加强消防监督执法队伍业务培训。结合当前开展的岗位大练兵活动,加强消防监督人员的业务培训,大力培树优秀典型,发挥消防部队时期骨干力量 “传、帮、带” 的优良传统,带动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举办法制业务培训班、在岗自训、现场实景教学等方式进行全面培训,对工作中发现的倾向性、普遍性薄弱环节等问题通过以会代训、案卷点评、集中讨论等方式进行针对性培训,对基层执法单位领导如何审核把关、一般执法人员如何运用法律法规依法办案等问题进行分层次培训,及时解决执法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加强执法人员的思想品德培养,在工作中真履职、廉洁自律、秉公执法。二要发挥法律顾问对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作用。增强法律支持,定期对消防监督人员培训普及法制知识,增强执法工作中证据的证明效力,有效规避法律风险,减少消防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的发生。三要建立完善监督执法人员考评机制。严格消防执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执法岗位和人员的具体责任,结合岗位目标细化量化消防监督队伍考核的基本标准和层级标准,将个人的考核结果、所在单位的执法质量考评成绩与干部选拔、调整和轮换相挂钩,全面提升消防监督员履职尽责的能力[4]。

3 结语

消防法制工作是一项精细化的工作,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水平既紧密联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着社会发展的稳定,消防改革转制后的新形势下,我们面临诸多挑战,完善消防法制和规范执法化建设,采取合理措施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相信我国的消防法制建设会在不断探索中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为人民、为社会服务。

猜你喜欢
法律法规救援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紧急救援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3D打印大救援
漫画说消防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消防也幽默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