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探析

2020-11-26 09:26陈荣樟
商品与质量 2020年35期
关键词:审计报告客体部门

陈荣樟

厦门市海沧区审计事务中心 福建厦门 361021

1 审计整改的内涵

审计整改是指审计客体或相关职能部门依据内部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结果文书,按要求应当采取的纠正、改进措施、追责建议或其他针对性举措等。主要包括:一是审计客体对内部审计机构做出的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二是审计客体根据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采取的纠正行为和改进措施;三是相关职能部门在专业领域内对审计问题整改工作的推进行为。审计整改既是审计客体的事情,也是业务主管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事情[1]。

2 国企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一定的审计整改意识

就我国国有企业单位审计整改工作开展现状来看,仍有一些国企单位存在重审计轻整改的现象,缺乏一定的审计整改意识,对审计整改工作认识存在误区,没有严格检查督促已审项目整改情况,大多审计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审计整改执行效率,审计整改工作过于形式主义[1]。

2.2 对审计整改工作落实不到位

被审计单位对整改工作落实不到位、不全面、不彻底,大多数情况被审计单位在收到审计报告时,根据报告中的意见,通常会采用的措施是进行制度的修订。有选择性地进行整改,对方便整改的事项进行整改,复杂的有难度的就不整改。避重就轻的进行整改,无关痛痒的进行整改,影响其自身利益不利的问题就难以整改或不完全整改,如影响领导、员工或部门绩效的问题,整改力度较小,整改不够彻底,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所以整改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难以达到审计整改的主要目的。

2.3 审计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一些审计人员的能力水平不达标,提出的审计问题过于表面,忽视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因此,给出的审计建议更是不切实际,缺乏可操作性,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整改问题,不利于企业落实和整改。

3 优化国企审计整改工作的对策

3.1 提高审计整改与落实的重视程度

要保证企业的审计工作符合现阶段我国审计整改与落实工作的总体要求,相关部门就需要加强对审计整改和落实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企业内部审计相关制度与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力度。企业负责人和相关部门的责任人要加强对内部的审计整改和落实情况的督促工作,重视各个整改环节的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不断优化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减少各种经济活动的风险,确保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符合审计整改彻底性、全面性的基本原则[2]。

3.2 建立审计整改工作长效机制

首先,应该建立完善审计整改报告机制,要求被审单位对审计部门提出的包含整改事项、措施的报告做认真、仔细的组织研究,贯彻落实相关整改政策方针,并在规定时限之内向有关审计部门提供整改措施及整改结果的书面报告。

其次,应该建立完善审计整改联动机制。一是加强审计系统的上下联动,形成纵向到底齐抓共管的“一盘棋”格局,提升整改效果;二是加强审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横向联动,制定健全的联席会议制度,持续推动信息定期沟通,形成监督合力以便更好的规范企业管理,保证审计整改工作的实效性;三是加强审计系统与巡视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联动,建立信息共享、结果共用、重要事项共同实施、问题整改问责共同落实的工作机制,最大化推动审计监督成效。

最后,应该建立完善审计整改检查机制,要求审计部门定期、严格的检查和监督被审计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并为其提供专业的整改工作建议和指导。针对整改工作落实不彻底、有意拖延、屡审屡犯的被审单位,审计部门应该将其纳入被审单位督办管理重点,加大对其监办管理的力度,从而充分达到全面、有效开展审计整改工作的战略目标。审计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专项审计,核实整改有效性、充分性,尤其是对长期未整改的难点痛点问题要定期复盘分析,查清原因,落实责任。

3.3 加大后续审计整改跟踪力度

除了进行通报机制外,我公司加大后续审计的力度。围绕问题和风险高发领域,对开展过的审计项目有重点地开展后续审计,从问题整改的进度、深度和辐射面三个维度着力,重点查看有无应整改未整改问题,有无新发生问题。实施后续审计,可以促使审计处理意见和建议在被审计单位得到正确采纳和落实,使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得到充分实现,体现内部审计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后续审计可以保持审计监督的连续性,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对于维护审计决定的严肃性,增强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后续审计,现场查看被审计单位整改的材料,进行研究确认,并针对这次审计出具审计报告,针对已整改、未整改、发现的其他问题在报告中进行通报。让被审计单位重视审计,提高审计认识,注重整改效果。对后续审计报告进行提交的目的是,可以让高层管理者看到对被审计单位整改之后的现状。

3.4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需要搭建人才培养和交流的平台,为审计人才提供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具体来说,企业要重视内部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定期安排丰富多样的知识讲座、经验交流、业务培训等活动,提高审计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凝聚力。此外,还要通过人才招聘为审计团队带来新鲜血液,强化审计团队的综合实力,进而为企业的内部审计整改提供可靠保障[3]。

4 结语

企业内部的审计整改和有效落实能从根本上防止企业在日常各种经济活动和业务管理中再次发生同样的问题,进而促进被审计的企业逐步完善经济运营和财务管理模式,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

猜你喜欢
审计报告客体部门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长文式(军队)审计报告改进探索
浅议犯罪客体
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创新对话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中注协秘书长陈毓圭就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答记者问
审计报告模式变革的特征和影响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凡客体”之不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