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特征及其人地关系响应机制分析

2020-11-26 08:48赵旭阳樊明慧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技艺河北省时期

赵旭阳 ,李 维 ,2,樊明慧 ,3

(1.石家庄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2.武安市阳邑镇龙务中心学校,河北 邯郸 056305;3.张家口市第一中学,河北 张家口 075000)

0 引言

21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社会大众熟知,并掀起了全球性的研究热潮.西方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概念、类型结构划分与非遗项目认定.国内学者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非遗的资源分类、保护、开发利用、非遗的传承与传承人等方面[1];也有学者从地理学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如程乾等[2]对中国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河北省是文化大省,历史悠久,并且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灿烂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不断打磨形成了现在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对这些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传承是河北省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当地历史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和科技文化的特征;作为一种地理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区域特性,是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结晶.笔者以河北省国家级非遗项目为研究对象,在地理学和文化分类学视角下,利用ArcGIS技术对河北省国家级非遗项目进行空间分析和规律探讨,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为河北省文化建设提供助力[3].

1 研究数据及处理

所用到的非遗项目数据来自于中国非遗保护网和河北省非遗保护网及相关文献资料.根据不同地区会有同一类型项目的现象,不同地区会同时申报,因此为了方便统计项目数量,将分布于不同地区的同一类型非遗项目进行拆分.利用归纳法和Arc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应用ArcGIS 10.2空间分析工具中的核密度分析工具,计算地理要素在其周围邻域中的密度,分析地理要素的空间聚集状态.通过对河北省14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统计和核密度分析,以得出其聚集状态,并进行时空特征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河北省非遗类型分析

按照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可分为十大类,分别是:民间文学、传统戏剧、曲艺、传统医药、民俗、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体育及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3].河北省非遗项目类型特征如图1所示.

据统计分析,目前河北省国家级非遗项目类型以传统戏剧为主,传统音乐、传统手工技艺、传统体育及游艺与杂技类项目数量次之,传统舞蹈、民俗、传统美术和曲艺类项目数量较少,传统医药和民间文学类项目稀缺,结构特点见图1.

2.2 时间演变分析

根据中国发展的历史,可以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与发展时期大致分为8个时期,分别是: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今[4].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河北省国家级非遗在时间上的分布阶段性特征,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自先秦到现代的各个时代均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生;在河北省148项国家级非遗中,16%起源于宋元时期,57%起源于明清时期;48%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发展,16%在民国时期得到了发展.宋元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科技文化和经济繁盛时期,明朝、清前期资本主义出现萌芽,经济社会及科技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充分说明非遗项目的产生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是相适应的.作为文化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而不断地传承与演变,有的传承下来,成为见证历史的活化石;有的不断演化与改进,反映了社会发展中的需求进步和科技进步;有的被淘汰或遗失.这种传承、淘汰或遗失,既反映是否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也反映出社会的安定与动荡.

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几经起伏变化,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使河北省生态及人文环境发生了变化,大部分的非遗文化濒临灭绝.仅仅有一少部分非遗项目得到传承并不断发展,甚至走向国外.

图1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特征

表1 河北省非遗统计表

2.2.1 先秦时期

这个时期是指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到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由于当时处于原始农耕时代,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所以产生的文化大多数对自然环境的依附性很强.在这个时期,河北省内有13项非遗,占非遗总数的8.78%.此时期的非遗项目有六大类,包括民间文学(耿村民间故事)、传统音乐(常山战鼓)、传统医药(中医络病诊疗)、民俗(新乐伏羲祭典)、传统手工技艺(磁州窑烧制技艺)、传统戏剧(武安傩戏).因为距今时间久,此时期非遗的种类较多,但是数量较少.

2.2.2 秦汉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的大一统时代,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区域之间文化交流频繁.这一时期的非遗数量为8项,占非遗总数的5.41%,相较于先秦时期非遗数量少.这一时期的非遗项目主要集中在民间文学(河间歌诗)、传统舞蹈(沧州狮舞)、传统音乐(广宗太平道乐)、传统美术(曲阳石雕)、传统手工技艺(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民俗(千童信子节)、传统戏剧(乐亭皮影)等7个类别,虽然项目数量少,但是项目类型比较丰富.

2.2.3 魏晋南北朝时期

该时期社会动荡,民族间不断发生冲突和碰撞,与此同时,民族间的文化也相互交流和融合,产生了新的文化.这个时期的非遗只有3项,表现为传统竞技与杂技(吴桥杂技)、民俗(女娲祭典)和传统手工技艺(邢窑陶瓷烧制技艺).此时期的非遗项目类型单一且数量较少,但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2.4 隋唐五代时期

该时期是继秦汉之后封建社会发展的又一高峰,建立了长期统一繁荣的局面.此时期非遗项目有11项,占全部项目的7.43%.项目类型为传统美术(京绣)、传统手工技艺(定瓷传统烧制技艺、干模铸造技艺)、传统音乐(永年鼓吹乐、涞水高洛古乐)、传统竞技与杂技(安头屯中幡、燕青拳)、传统舞蹈(永年抬花桌、隆尧招子鼓、徐水舞狮).此时期非遗项目种类丰富,且数量较魏晋和秦汉时期多,这个时期的非遗说明了人们对审美要求的提高,各种各样的杂技、技艺、音乐和舞蹈极大地丰富了中原人们的生活.

2.2.5 宋元时期

该时期经济、科技和文化十分繁荣和发达,另外,还兴起了市民文化,形成了市民社会阶层,促进了非遗的发展.这个时期的非遗项目达24项,占非遗总数的16.22%,是历史上第二个非遗产生数量多的时期.项目主要集中在传统手工技艺、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体育及游艺与杂技类型上,传统美术、民间文学和民俗类型的非遗数量较少.

2.2.6 明清时期

该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给非物质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土壤.这个时期的非遗项目数量最多,共85项,主要集中在传统戏剧上,有25项,如河北梆子、南岩乱弹、石家庄丝弦、评剧等,充分反映出河北是中国戏剧大省;其次是传统音乐和传统体育及游艺与杂技,分别是13项和12项;传统手工技艺、曲艺各为10项和9项;传统舞蹈7项;传统美术、民俗和传统医药分别为5项、3项和1项.此时期非遗项目的文化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体现出了民众追求主体精神的愉悦和健康.

2.2.7 民国时期及现代

从清朝末年到民国这一阶段,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动荡,社会政治环境不稳定,在此期间只产生了两项非遗,分别是传统戏剧(深泽坠子戏)和传统体育及游艺与竞技(杨氏太极拳).新中国成立至今,这期间有两项非遗,分别是传统戏剧(晋剧)、传统手工技艺(秸秆扎刻).

由非遗在每个时期的类型、数量和内容可知,在历史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非遗由原始农耕社会对自然环境依附性较强的文化类型转变为以注重生活、生产的技能类型.非遗数量也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规律:距离现代社会越近的时期所存留的项目类型和数量越丰富;距离现代社会越远则越少、越单薄,有的失传,有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被淘汰.

2.3 河北省非遗项目的空间分布特征

2.3.1 集聚区域分析

利用ArcGIS 10.2软件中的核密度分析工具对河北省国家级非遗项目进行核密度估计分析,形成了河北省国家级非遗密度分析图,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国家级非遗可能出现在河北省的任何一个地区,而在不同地区出现非遗的概率是不一样的,在核密度分析出来的图中,点密集的地区出现非遗的概率高,点稀疏的地方,出现非遗的概率低.冀中、冀南地区的国家级非遗分布的概率比较大,冀北地区分布的概率较小,具有区域差异性.河北省国家级非遗项目在冀中南地区分布是比较均衡的,主要形成了4个高度密集区,分别是邯郸、廊坊、保定和沧州,其中邯郸和保定是古都型城市,而廊坊和沧州都是大运河沿线城市,沧州属于沿海城市,廊坊、保定和沧州都处于古都北京周围,属于当代京津冀都市圈,邯郸在晋冀鲁豫接壤地区,与河南省安阳市、山西省长治市、山东省聊城市分别接壤.形成了两个次级密集区,分别是石家庄和邢台,石家庄是冀中南的中心城市,而邢台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都.

图2 河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密度分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会随着人群的流动和迁徙发生文化间的传播与交流,这在不同地区会对同一非遗项目(如邯郸赛戏等)进行同时申报得到了体现.另外,密集区的形成得益于这些地区便利的交通,使其向周边扩散,而这些地区往往也是经济文化重心.

2.3.2 市域分布特征分析

利用ArcGIS软件对河北省国家级非遗项目进行可视域分析,得出国家级非遗在河北省内的分布状况,如图3所示.图中颜色越深的地区表示国家级非遗数量越多.非遗在各地级市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邯郸最为集中,此外,石家庄、廊坊、保定、沧州、邢台等城市也较为集中,而承德、唐山、衡水、张家口、秦皇岛等地非遗分布较少、也较为分散.河北省11个地级市非遗分布不均衡,见图3.根据非遗的类型结构,将各个地级市的非遗进行分类,得出河北省各地级市非遗类型结构,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河北省各地级市中,邯郸的国家级非遗类型最丰富,数目也最多.廊坊、保定、沧州、石家庄和邢台次之,而承德、唐山、张家口、衡水和秦皇岛等地项目类型单一且数目较少.邯郸、石家庄、张家口和唐山的国家级非遗中传统戏剧类占比较大,廊坊和保定各项目类型中以传统音乐为主,而沧州和邢台是以杂技类为重,廊坊全市内各项目类型中杂技类也占有很大比重.邯郸、邢台、保定和廊坊的传统手工技艺也占不少比重,承德和衡水的非遗类型并无明显特征,承德主要集中在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以及传统舞蹈方面,衡水的项目类型有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以及杂技类.总体而言,历史悠久的城市非遗项目较多,如邯郸、邢台、沧州等城市,它们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较深;另外,这些城市的经济实力也比较强大.由此表明区域非遗项目数量的多少与地区的历史和经济有关.

图3 河北省市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

表2 河北省各地级市非遗类型特征

3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人地关系响应机制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就是人与地关系的发展,人与地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发展规律[5],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区域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晶.河北省国家级非遗不仅在形成与发展的时间上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点,而且在地域空间上也具有明显的不均衡特征.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时空特征,与非遗文化生长的土壤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河北省非遗时空分布特征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3.1 地理环境的影响

从区域地理特征来看,河北省地貌类型齐全.河北省东部地区为平原,西部太行山绵延数百公里,东临渤海,北部为坝上高原和燕山山脉.河北省复杂多样的地貌形态,提供了多样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物质基础,这使河北省的非遗具有丰富性和区域差异性的特点.从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生产方式来看,有平原农业生产区、坝上畜牧业生产区、东部海洋渔业区、北部燕山和西部太行山山地农林牡业区、城市工业区[6].这些不同的生产方式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是形成河北省非遗文化的物质条件.

3.1.1 生产生活方式对非遗民俗民风的响应

一个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并逐步形成一种风俗、习俗.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在多种多样的生产方式下,衍生出了很多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河北省有许多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节日活动是与农作物生长收获的时节相一致的.如隆尧秧歌戏是由当地劳动人民在劳作过程中创作出来的“稻歌”演变而来的,赵县龙牌会与平原地区的农田灌溉有关.除了在劳作过程中创作的民间文化以外,人们为了抵抗自然灾害也通过一些传统舞蹈、传统音乐来求助上苍祈祷神灵,如隆尧招子鼓的诞生,就是百姓面对着常有的洪水,利用招子鼓的形式,求助上苍祈祷神灵,寻求心理和精神上的安慰[7].而武安傩戏则源于驱鬼逐疫的一种祭仪,通过表演来祭神祈祷,来表达人们祛邪扶正、祭祀祖先、祈求平安、祝祷来年丰收的渴盼[8].这些带有祭祀性质的非物质文化本身也是极具地域性的一种民俗形式,多表达着民众对于不可控制的良好自然条件的祈祷与对祖先或神灵庇佑作物丰收的渴望.因此,这些不同类型的民俗民风逐渐演绎成为当地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映射出地方生产生活的痕迹和文化结晶.

3.1.2 地理环境对人类审美表达的响应

处于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对于文化的审美观和表达方式不同.因为一个地区整体的社会形态都是以地理环境为基础生成的,首先,民间习俗的形成源于自然,与生长的地理环境脱不开关系;其次,所观赏到的人文景观也是伴随着地理环境而产生的.如冀中南地区位于河北平原,也处于中国的华北平原,其艺术风格偏重于浑朴大方.而冀北地区位于坝上高原和燕山山脉,其艺术风格偏向于粗犷豪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类长期生活在一定的区域内,逐渐适应了该地区的环境,形成了与该地区相互协调的人地关系系统.逐渐形成与当地相协调的生活方式、生活器具、生产工艺、风俗习惯、地方文化艺术形式等非物质文化形态,如地方戏曲、舞蹈等文化形态.

同时,不同地区对同一种音乐戏剧形式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使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如清苑哈哈腔和青县哈哈腔.清苑位于河北省中部平原,清苑哈哈腔与当地语言相融合,具有通俗质朴、生动活泼的特点;青县位于河北平原东部,东临渤海,哈哈腔在此地的表演具有细腻、清新的特点.

3.1.3 自然资源对非遗空间分布的响应

自然资源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理环境对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获取有着直接的影响,人类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一些产品对原材料要求较严格的传统手工技艺和传统美术大多起源并存留在原材料产地周围.

河北省的传统手工技艺大多数存在于冀中南地区,这与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离不开关系.如定瓷、磁州窑、邢窑、井陉窑等陶瓷器皿传统烧制技艺,产地均位于太行山东麓,该地不仅有质地良好的黏土、高岭土、石英和长石等原料为瓷器烧制技艺提供了原料基础,还有丰富的煤矿资源,为瓷器的烧制提供了燃料.自然资源除了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分布有影响,对一些需要大量原材料制作的美术类非遗的分布也有影响.如闻名中外的曲阳石雕分布在保定市曲阳县,其制作所用原材料产于曲阳县城南黄山下,该地大理石具有储量大、质地洁白晶莹、经久耐磨等特点,是石雕的优质原料[9];永清秸秆扎刻技艺是典型的民间手工技艺,永清县位于河北省中部,该地地势低洼,历史上盛产高粱,上乘的高粱为永清秸秆扎刻技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河北省非遗文化产品中许多美食技艺类与当地生产的农产品相关,如藁城宫面.

3.1.4 人口的流动和迁徙对非遗分布的影响

非遗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性文化,会随着人口的流动和迁徙,进行交流和传播,丰富非遗的内容和内涵,如保定市的安国药市.安国药市的兴盛源于药王庙,药王庙俨然是药材交流中心和药材集散地,每年的庙会都会吸引大量的医者前来交流和学习.人口的迁徙也会对非遗分布产生影响,如由山西移民带到邯郸的彩布拧台;也有由于交通便利而使得非物质文化广为流传,如沧州、廊坊一带,历史上大运河流经此地,临近港口,交通便利,是非物质文化的交流带,同时临近其他的省区,都是文化交流的便利地.

3.2 人文历史环境的影响

非遗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活态性的文化,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人员的交往而兴起、发展和衰落.

3.2.1 历史文化对非遗分布的影响

河北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几千年历史长河的打磨中,诞生了邯郸、承德、保定、正定及山海关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数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邯郸涉县的女娲祭典.女娲是华夏人类的始祖,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先民们曾经在清漳河沿岸繁衍生息,后因防止洪水,迁至山上,设坛祭祀,繁衍人类.后人在此修建蜗皇宫,成为女娲文化的物质寄托.还有因战争发明的攻防护身的藤牌,最终形成了藤牌阵(沙河藤牌阵).藤牌阵是一种古代汉族兵法实战技术,现仅存于中国河北省沙河市十里铺村.藤牌阵起源于明朝末年,李自成攻打北京败退时,一义军将士逃到了十里铺村,才将藤牌阵流传至今[10].

3.2.2 民族间的相互融合

河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多种多样,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很融洽,在几千年的文化交融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且流传至今.如张家口蔚县的口梆子是农耕民族文化与游牧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口梆子不仅继承了山西梆子的腔调,还吸收了当地和塞北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声腔元素,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戏剧类型.在非物质文化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人文环境对非遗的传承和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这些人文因素的影响,才使得河北省国家级非遗有了这样的分布格局.

3.3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对非遗的保存也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各地级市经济水平有差异,各地对非遗保护的财政投入也有明显的差异.如省会石家庄经济水平优于张家口,相对来说,对非遗保护的财政投入较高,非遗的存留项目也较多,发展也更好.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有些非遗项目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和经济价值,而有些项目的开发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难显现出来,所以在非遗开发利用过程中各项目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同,如曲阳石雕和女娲祭典.曲阳石雕是一种传统美术,能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而不断创新成种类繁多的独特的工艺品,在当代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女娲祭典属于民俗类非遗项目,经济价值和开发价值不太明显.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其保护和传承受到很大的制约,甚至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有消失的危机.由此可见,河北省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地区经济水平和非遗开发利用价值的影响.

3.4 非遗文化传承中地方政府的主导性

在非遗文化的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应当树立传承意识,特别是非遗的继承人员,是否具有传承意识,可能决定着非遗的生死存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潜藏于民间,受传承人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制约,并非能认识其价值,呈自生自灭的状态;许多非遗项目不再有人传承,开始衰落甚至灭亡.因此,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价值,重视当地文化的挖掘,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支持力度,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在政策、经济上对非遗传承的支持,会影响该项非遗的传承力度.如河北梆子是河北省最具代表的地方性剧种,但曾经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为了让河北梆子能够流传下去,河北省政府先后在全省各地建立了许多专业的河北梆子剧团,培养河北梆子的传承人.目前,河北梆子已逐渐复苏,并在政府的广泛宣传下,更多的艺人加入这个行业,为河北梆子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助力;井陉拉花是著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其传承,成为当地文化的一张名片.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整理花脸社火、抬黄杠、老虎火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而言之,地方政府对非遗及传承人员的关注、支持影响着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非遗的空间分布.

4 结论

本研究从地理学的视角,对河北省14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结构类型、时间演变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整体上看,河北省非遗在类型结构上以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手工技艺及杂技类居多.在时间上,多集中在明清、民国时期.在空间上,主要集中在冀中南地区,冀东北地区较少.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当地水土状况、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社会历史、人口流动与迁徙、民族交流等地理因素和人文历史环境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受地方政府重视程度、当地经济水平及其本身的价值等因素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区域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晶,是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印记,映射出人地关系的响应机制.研究区域非遗文化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技艺河北省时期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