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考验面前的媒体担当

2020-11-26 05:41申艳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自然灾害新闻报道新媒体

申艳

摘要:在新闻报道中,突发性新闻事件具有破坏性、突发性、异常性、紧迫性的特点,尤其是重大自然灾害会对人们的生活、生产造成毁灭性的灾难,需要各大新闻媒体第一时间迅速反应,迅速掌握灾情的具体情况和细节,以强大的舆论引导力传播社会正能量,增强社会各界的凝聚力,践行媒体责任与担当。在新的传播形态下,新闻媒体要着力发挥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优势,形成传播矩阵,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和传播平台,扩大自身影响力和传播力。

关键词:新闻报道;媒体责任;自然灾害;新媒体

2020年6月份以来,一轮又一轮的强降雨袭击中华大地。据央视报道,截止到6月底,全国共有26个省(区、市)遭受洪水灾害,受灾人口1374萬人,紧急转移安置74.4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278亿元。各地新闻采编人员闻“汛”而动,积极发挥脑力、眼力、脚力、笔力,践行新闻宣传工作者“四力”的要求,上下一心,迅速集结,投入到各地抗洪救灾的宣传报道中,勇做洪水中的“逆行者”,奔赴一线投身到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宣传报道中。本文主要分析新闻媒体在洪水报道中的突出案例,在总结和学习前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新闻媒体在重大灾难面前提升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有效途径。

一、践行“四力”,彰显责任与担当

(一)抓住时机,发挥“笔力”,关心时局

我国所处的地理纬度跨度大,全国各地水土资源分布不均,受地形和季风的影响,我国在汛季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地区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因此,主流新闻媒体在洪水灾害这类具有普遍性和多发性的突发性新闻报道中要遵循新闻报道的原则,找好“结果告知型新闻”报道的角度,握好手中的“笔杆子”。例如,在2020年抗洪救灾报道中,《湖北日报》于7月22日1点23分通过湖北日报客户端发文《水位急速上升,有溃坝危险!鏖战清江堰塞湖》,文章中指出清江上游马者村沙子坝滑坡垮塌,在清江干流河道形成堰塞湖,并点明该地与恩施30公里的距离描述。新闻媒体注意水情,关注时局,以强烈的新闻敏感性进行预测性宣传报道,争取首先发声,抢先发声,践行着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二)深入一线,发挥“脚力”,传递灾情

重大雨情汛情的发生在很多情况下是在人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新闻媒体工作者也会面临着大水封路、洪水入侵的困难,因此,在积极开展自救的前提下必须敏捷反应,根据新闻报道的价值和对事态性质的判断迅速奔赴抗洪救灾的现场,做好有备无患的准备,运用现代化新闻采、录播设备,达到抗洪一线,及时投入采访报道中,推送抗洪抢险的高质量新闻稿件和素材。例如,在湖南株洲市醴陵市遭遇50年一遇的重大雨情汛情后,该市融媒体中心新闻记者奔赴救灾一线,每人每天至少承担两次采访任务,摆脱交通受阻、通讯不畅的问题,记录下了现场抢险、救援、安置的鲜活新闻画面。融媒体指挥中心地处一楼,近百万元的设备面临着被洪水浸泡的威胁时,新闻工作者积极开展自救,拆除设备并将设备安全转移。为了保证抗洪救灾特别节目《抗洪时刻——我们在一起》顺利播出,各线记者、编辑、主持人划船进入中心,多组编辑协同作业,在停电前5分钟完成宣传任务,以强烈的使命感彰显着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三)练就“眼力”,让抗洪故事触动人心

我国著名新闻教育家王中老先生的那句“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新闻媒体要在复杂的抗洪救灾险情面前,用敏锐的眼睛捕捉抢险救人的惊险画面,讲好抗洪救灾好故事。新闻媒体在自然灾害类事件报道中,要将摄像头对准党和各级领导及时了解灾情指挥救灾行动的画面;抗洪救灾中战士们浴血奋战在抗洪前线的英勇事迹;社会各界慷慨解囊提供救灾物资的数据;在抗洪抢险中人民群众面对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对未来几天洪水的走势、降雨情况以及应对措施等进行全方位的报道。例如,《湖南日报》在7月1日刊发的通讯中以“不要慌,要镇定……;党和政府一定会来救我们的!”“其他人怎么样?都安全了吗?”“你是最后一个被救起的人”作为标题和引语,新闻记者发挥眼力的作用,在采访中捕捉住了新闻人物刘雪平为救群众落水失踪前和7个小时后获救时的两段真实对话,用敏锐的新闻洞察力捕捉了有温度而感人的新闻事件细节,传播了社会正能量。

(四)活用“脑力”,以新颖的报道形式增加传播力

做好抗洪救灾宣传报道工作是新闻媒体日常工作内容之一,随着社会新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移动设备的普及,新闻媒体在多年的洪水灾害报道中不断创新报道形式,活用“脑力”,对抗洪救灾实况进行动态报道。巧用新手段和新视角构建新型传播体系,综合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传播媒介提升抗洪救灾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发挥主流媒体传播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新媒体传播平台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广泛、信息容量大、交互性强等特点,新闻媒体在此次抗洪救灾宣传中都利用短视频、微博、微信等互动平台,跟受众进行直播互动,时时发布灾情讯息,做到了灾情报道的无缝对接。例如,在浙江兰溪遭遇6·25特大洪水自然灾害报道中,兰溪广播电视台利用FM90.8兰溪电台进行全天直播,让《兰溪之窗》网站介入政务平台开启“微直播”,电视实时滚动水位的最新信息,用无人机在三江上空进行航拍,全面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形成合力,协同宣传抗洪救灾的最新进展情况,兰溪广播电视台在灾情危急的时刻以立体化、全覆盖的报道形式获得了收视率和关注度的全面提升,提升了新闻报道的覆盖率和影响力。

二、全媒体融合互补,形成传播合力

(一)全面提升新闻传播的“广度”

新闻具有及时性、接近性、真实性、准确性、公开性等特点。因此,当发生类似洪水灾害这类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时,新闻媒体应该发挥传播的优势,第一时间站出来对新闻进行解读和报道,及时向群众公开汛情,发挥稳定人心、防患未然、减少损失的舆论作用,凝聚社会正能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的主流媒体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内容为王是其核心竞争力。而新闻客户端、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兴媒体则具有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的跨时空传播优势。新闻媒体在洪灾报道中,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有效融合,发挥各自优势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新闻媒体在新闻媒体报道内容上要尽量扩大新闻宣传覆盖的范围、增加新闻报道的广度,从多个角度进行记录,“广撒网”把报道做细做精。另外,新闻媒体还要发挥新媒体超时空优势,增加新闻报道传播的覆盖面,在抗洪期间争取广泛的点击量和关注度,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挖掘新闻传播的“深度”

在全媒体时代这种全新的传播格局下,新媒体以碎片化的新闻内容给受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体验,以海量、快捷的方式为受众提供了接受信息的“新闻快餐”。但是这种短、快、奇的新闻内容在受众脑海中停留的时间有限,挖掘较浅,无法让受众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层面。因此,需要新闻媒体在抗洪救灾报道中,依靠传统主流媒体做深度报道的经验,全面客观地呈现新闻事件的全貌,以大局观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追根溯源,获取关键信息,为受众带来有深度、有厚度、有思想的中国声音,能开拓新闻媒体生存的空间,提升传播效果,彰显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进而做到传播力的最大化,提升自身影响力。例如,《新京报》官方账号以《洪水为何这么大?院士王浩谈2020年长江流域防汛》为题,请中国工程院王浩院长就洪水的诱因、未来长江中下游调控的工作重点以及暴雨洪水的特点和防御难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报道中以一问一答对话的方式详细解读了此次南方区域性洪水受西太副高、西风带、高原积雪、太阳黑子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深度报道需要点面结合,完善细节报道的内容来支撑论点,以权威性、全面性、立体化的解读为核心,为受众带来深度的思考。

(三)彰顯新闻报道的“温度”

新闻媒体在融媒体时代下想要呈现有温度的新闻报道,则要让新闻报道尽量“接地气”,从百姓的视角出发,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体现出人文关怀。在重大的自然灾害事件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从受众最关心最热切的需求出发,关心基层人民的温饱、冷暖问题,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强受众的粘度,让读者依赖新闻媒体,信任新闻媒体。在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注意挖掘平淡而感人的细节,捕捉人民子弟兵在抗洪救灾中的光辉,用“洪水不退,我们不退”这样简单的话语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唱响抗洪救灾的时代壮歌。《人民日报》刊文:南方暴雨,会影响我们的米袋子菜篮子吗?用接地气的语言从“看田头,听农民怎么说”“看市场,听专家怎么说”“怎样减少损失”“接下来怎样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回应了农民朋友最关心关切的粮食、蔬菜是否会涨价的问题。《成都商报》讲述杨世友疾驰726公里,连夜返乡抗洪的人物故事,以平民视角传达了“家乡需要我,不想缺席”的抗洪精神和抗洪信念。

三、结语

新闻媒体是时代的记录者,也是中国声音的传递者,肩负着传达信念,弘扬中国精神的伟大使命。在抗洪救灾的宣传报道中,新闻媒体以真实平凡的故事传达出动人的家国情怀,彰显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

猜你喜欢
自然灾害新闻报道新媒体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三年困难时期的背景原因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