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山包国家公园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

2020-11-27 22:19雷向阳
绿色科技 2020年21期
关键词:山包黑颈鹤生态旅游

雷向阳

(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1 引言

云南大山包国家公园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西北部,其湿地生态系统是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的重要生态屏障,2004年12月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列为国际重要湿地,2016年晋升为国家公园。大山包国家公园为世界上最珍贵的高原鹤类——黑颈鹤提供了充足食物和水源,成为了黑颈鹤最主要的越冬栖息地。黑颈鹤是全球已发现的15种鹤类中唯一的高原鹤类,为中国所特有,繁殖率低、数量稀少,目前仅存6000余只,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大山包国家公园优良的自然条件吸引了大量的黑颈鹤前来越冬,每年数量高达千余只,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黑颈鹤越冬种群。大山包国家公园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享有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绝佳条件,然而公园所在地大山包乡却没有因此摘掉云南省扶贫攻坚乡的“帽子”,当地居民仍然生活在温饱线上。当前大山包国家公园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当地政府的旅游开发意识淡薄;其次,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深度欠缺。湿地生态旅游是近年来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系统规划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对地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视角,对云南大山包国家公园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大山包国家公园深度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帮助当地民众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参考。

2 湿地生态旅游

湿地承担着调节生态平衡的关键作用,其水生和陆生的过渡性特点造就了生态多样性的自然景观现象,成为许多珍稀动物的觅食与栖息之地。不仅如此,湿地对生态环境的净化作用和涵养水源的重要功能又使其在维持生态平衡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墨西哥学者Ceballos-Lascurain 于1983年创造性地提出“生态旅游”,之后这一观点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讨论并流行开来。生态旅游指的是怀有诸如欣赏、享受或研究旅游目的地的景致、野生动物以及现存文化特质等特定目标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而在这种理念框架下的旅游目的地是“不受干扰的” 或“未受污染的”自然地区[2]。生态旅游由于满足了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心理诉求,从20世纪80年代产生后就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地发展起来。

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品味的提高,人们对湿地旅游的关注度日益提升。2012年 “世界湿地日”的主题定为“湿地与旅游(Wetlands and Tourism) ”就明确地表明了这一变化趋势。发展湿地生态旅游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从精神层面讲,湿地生态旅游能较好满足人类的心理需求;从经济效益上讲,湿地生态旅游能为旅游目的地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目前,由于气候变暖和人为破坏两方面的原因,全球的湿地危机重重:水位降低、面积缩小、生态退化。学界和业界部分专家认为“以游养保”或可成为解决湿地减少的有效途径之一[3]。

3 大山包国家公园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3.1 大山包国家公园概况

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国家公园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近30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市级向省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的升级转变。大山包国家公园的保护对象主要有两个:一是国家濒危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二是其越冬栖息地亚高山沼泽化草甸生态系统[4]。大山包湿地坐落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西北,属乌蒙山系北段,滇东北五莲峰山脉之主峰,兼具有海拔高和面积大两个特点。大山包湿地平均海拔3200 m左右,是中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亚高山湿地,也是海拔最高的以黑颈鹤及其越冬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山包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大,总面积19200 hm2,人工及天然草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0%,森林覆盖率为16.18%。保护区分为3个区域: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其中核心区面积最大,实验区面积居第二位,缓冲区面积和实验区3个区域面积分别为8686 hm2、5624 hm2、4890 hm2。

3.2 云南大山包国家公园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2011年大山包湿地被评为中国6块“最美湿地之一”。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和大山包湿地知名度不断提升,大山包国家公园已经成为昭通市重点旅游建设项目。目前大山包生态旅游还处于开发起步阶段:市区至景区的道路昭大公路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游客从市区进入景区的便利性得到改善;景区周围的旅游小集镇改造和集镇街道建设也已经完成,配套实施也日趋完善;景区内的覆土式黑颈鹤观景点已经建好,游客可以近距离观鸟和拍照,不会惊扰到胆怯怕生的黑颈鹤;景区内木质栈道、鸡公山观景台、跳墩河景观大道等基本设施也已渐趋完善。游客到访数量逐年增长,客源市场不断扩大。大山包保护区游客的主流是本地自驾观光游客,占了游客总人数的60%~70%[5];每年游客总数低于6万人[6],与其开发容量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昭阳区其他景点相比,也存在较大差异。

3.3 大山包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山包国家公园所在的大山包乡是云南省的扶贫攻坚乡,经济和教育状况较为落后,人地矛盾突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3.3.1 发展意识落后,旅游投入不足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山地较多,交通不畅,长期以来信息闭塞,观念落后,经济意识薄弱。昭通市地方财力薄弱,对旅游产业开发支持力度有限,限制了对大山包国家公园的开发和利用程度,其旅游潜力尚未挖掘出来。

3.3.2 基础设施薄弱,景区内外交通通达性差

大山包国家公园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通达性差:一是市区至景区路况不佳。昭大公路部分路段为盘山公路,路况不好。二是市区至景点的交通不便。目前每天仅有两班发往景区的公交车,且距离景区有一定距离,游客需从大山包集市乘坐小面包车到达景区,游客出行不便,体验感不佳。三是景区内道路行走难度大。出于对环境的保护,景区交通以观景栈道为主,道路以土路泥路为主,游客需徒步跋涉,往返时间长。

3.3.3 配套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低下

景区配套设施完善度不高,旅游服务意识欠缺。为保护生态环境,景区内未设有住宿和餐饮等配套设施,住宿吃饭需要步行到较远的集市。最大的酒店尚未完工,酒店以小型招待所和民宿为主,餐饮也以当地居民在自家开设的小饭馆为主。每年农历9月至次年3月是大山包国家公园的旅游旺季,配套设施奇缺与游客数量增多的矛盾更为突出。吃饭、住宿、娱乐、购物等旅游要素的供给严重滞后,成为困扰旅游者的主要难题。

3.3.4 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特色

目前,传统的观光产品仍是大山包旅游产品的主打产品,结构单一,缺乏个性,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弱,急需拓展结构多元、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景区内未设购物区,当地的特产(如土豆、苦荞、燕麦等系列产品)在集市上才能买到,其他民族特色商品尚待开发。

3.3.5 宣传营销手段落后,社区参与度不高

大山包国家公园主要由政府主导开发,商业意识淡薄,宣传营销策略滞后。公园所在地大山包乡经济以农业种植与放牧为主,传统农耕方式使得 “人鹤争地”问题突出,加之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生态旅游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尚未凸显,民众的社区参度有待提升。大山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还有待进一步规划开发。

4 大山包国家公园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4.1 保护优先、合理开发

大山包国家公园湿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要求旅游产品开发必须合理利用,避免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与退化。大山包国家公园应突出生态保护的核心宗旨,坚持保护红线不动摇,科学规划和明确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服务区的主要功能。在规划中,要注重湿地生态与当地自然、社会、文化的整体性,既要考虑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容量与承载能力,又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并兼顾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社会道德规范等。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免遭人为破坏。

4.2 凸显产品特色

大山包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产品既要突出大山包亚高山湿地生态系统地貌的奇特性和生物的多样性,也要突出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放牧等人文特点。产品设计要凸显出观光游览、游憩体验、科考探险、民俗文化等旅游产品之间的特色和差异,避免产品一般化和同质化。应该把大山包湿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淳朴的民族风情结合起来,科学设计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出既能体现当地特色,又能组合不同资源,自然和人文完美结合的环境友好型旅游产品。

4.3 深挖文化内涵

在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挖掘当地文化的深层内涵,把自然产品和文化产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旅游目的地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大山包湿地周边居住着苗族和彝族等少数民族,他们和汉民族杂居在一起,民族风情浓郁,苗族的“花山节”“穿针节”,彝族的“火把节”“彝族年”“四筒鼓”[7],汉族的傩文化和丧葬文化都极具特色[8]。

5 大山包国家公园湿地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大山包国家公园需要充分发挥和挖掘湿地旅游资源的价值,考虑特定的目标市场和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打造独具特色的湿地生态旅游精品产品。

5.1 生态旅游观光类模式

大山包湿地风景宜人,有着完整广阔的亚高山沼泽化湿地景观,春夏可观花,秋冬可观鸟,可以重点打造生态旅游观光产品。

5.1.1 以黑颈鹤为主的鸟类观赏产品

大山包国家公园是黑颈鹤的故乡,每年来越冬的黑颈鹤数量相当可观,并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自2010起每年来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数量都保持在1200只左右,2017年峰值达1400多只,2018年11月23日数量达到1623只,创下了自1990年该保护区成立并有数量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记录[9]。据多年统计,每年黑颈鹤到大山包的越冬时间有6个多月,农历9月至次年3月是观赏黑颈鹤的最佳时节。大山包也是鸟类的乐园,除了黑颈鹤以外,还有其他候鸟数量和种类也较多,有近10万多只24种,是游客观鸟的胜地。跳墩河湿地是黑颈鹤的主要夜宿地之一,大海子湿地是黑颈鹤主要的栖息与觅食场所,可在原来开发的基础上,完善观鸟设施,增设观鸟设备,以“雪地观鸟”为主题,建立以黑颈鹤为主的禽类观赏区。大山包冬季自然静态景观如雾凇、雪景与动态景观黑颈鹤等鸟类活动完美地融为一体,一静一动,具有较高的游憩观赏价值。

5.1.2 高原草甸植物花卉观赏产品

大山包高原草甸植物群落繁多,花卉资源丰富。每年春夏,红、黄、紫各色杜鹃花满山遍野;各种野花开满整个草甸,生气盎然,姹紫嫣红;近年来,成功引进种植绚丽多彩的名花郁金香,更为大山包增添了不少姿色。各种花卉把大山包湿地装扮得十分优美,独具魅力的自然景观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驻足拍照、流连忘返。

5.1.3 生态农业观光产品

春夏秋季节可以发展特色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苦荞、燕麦、土豆等是大山包的特色农作物。各种农作物的生长状态依照时令呈现出特殊的农业景观。农历3月,是特色农作物种植的季节,农历9月是特色农作物收割的季节。春夏秋季相景观与冬季冰天雪地观鸟的景观截然不同,别有一番情趣。另外,观光产品可以特产加工结合起来,将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加工,不仅可以给游客提供食物,也能作为旅游商品出售,增加收入当地农民。大山包较为名的特产有披毡、土豆和苦荞系列产品、燕麦炒面、炎山凉粉等,发展前景广阔,深受游客喜爱。

5.1.4 鸡公山高原峡谷观光产品

鸡公山是大山包景区最为重要的景点之一,也是常年开放的观光景点,生态旅游开发潜力巨大。鸡公山峡谷山体造型独特、立体气候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代表性景观资源有绝壁断崖、云海仙境、霞光落日、佛光河谷等,构成了大山包国家公园景观利用价值最高的观光产品。

5.2 游憩体验类开发模式

生态旅游不仅要让游客欣赏到自然的美景,更强调游客全方位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因此体验旅游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静态的湿地美景让游客赏心悦目,参与性的体验活动更能给游客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和记忆。游憩类项目和休闲类的娱乐设施也非常有必要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规划,从各个层次各个维度满足游客的高质量的旅游需求。

5.2.1 游憩度假类产品

结合大山包湿地的自然特征,在水库区如跳墩河水库、大海子水库等区域设计一些趣味性强的水面游憩活动,如划船、钓鱼、水面滑翔等。在仙人田等地设立高原游憩活动如草甸滑草项目,让游客体验高原滑草的感觉。另外,随时令变化举办一些节庆活动,如观花节、观鸟节、摄影比赛等,提高湿地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建设一些主题型度假设施吸引游客度假、集体露营,既为游客提供方便,也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5.2.2 特色农家乐产品

在大海子、跳墩河主要的黑颈鹤栖息觅食片区,可以发展特色农家乐产品。提供一些场所让游客参与到农业生产中体验播种、锄草、松土、施肥、收割等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或加入农产品加工活动中,亲自参与制作苦荞茶、燕麦炒面、荞壳枕头等产品,加深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记忆。大山包的畜牧业独具特色,开发放羊、骑马等放牧旅游产品,让游客体验不一样的游牧生活,感受独特的高原游牧文化。

5.3 科考探险类开发模式

5.3.1 科考类旅游产品

有针对性地为慕名而来的科考工作者和科学爱好者举办一些以科学考察为主旨的旅游学术活动,如 “湿地节”“湿地研讨会”等,为科学工作者进行考察提供便利条件,更好地为保护湿地献计献策。

5.3.2 科普教育类旅游产品

大山包国家公园丰富而独特的湿地动植物资源是开发科普类旅游产品现成的科普教材。开展湿地博物馆”“湿地展览馆”等生态教育类游憩项目,不仅能普及湿地生态知识,还能使游客的环保意识在观赏游憩中潜移默化得到提高。也可开展针对中小学生游学项目,建立湿地研修基地,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学习兴趣。

5.3.3 探险类旅游产品

大山包国家公园的自然地理条件较为适合开发探险类旅游产品。2014翼装飞行世界协会到大山包考察后,认为大山包具有较为适合翼装飞行的自然条件[10]。鸡公山峡谷是我国最深的玄武岩大峡谷,拥有多个便利的理想起跳点和着陆点。鸡公山相对高差达2600 m,飞跃条件良好,具有开展翼装飞行项目较为理想的自然条件,可以重点打造成探险类旅游产品,开发诸如高空栈道、徒步探险、攀岩体验等极限类、探险类旅游项目。

5.4 民俗文化类旅游产品

特征分明的文化传统和源远流长的民俗习惯是大山包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内生动力机制。开展一些游客参与度高、地方特色突出的民间民俗活动,将民俗文化嵌入到自然景观内,可以发挥大山包湿地旅游的人文差别竞争优势。结合大山包湿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打造苗族、彝族等特色旅游节庆产品,推广民俗风情游;开发一些具有现代元素的文化类旅游项目,如开展“湿地文化艺术展”“湿地生态摄影展”等活动,充分展示湿地的多元文化及时代特性,也增加了大山包湿地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

6 结语

大山包国家公园湿地生态旅游的优势是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条件良好,一方面,应加大旅游建设资金的投入,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对大山包湿地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另一方面,要改变营销策略,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大山包湿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大山包旅游。大力发展湿地生态旅游,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帮助当地百姓早日实现脱贫减贫。

猜你喜欢
山包黑颈鹤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归来吧!精灵(连载六)
归来吧!精灵(连载四)
神奇的黑颈鹤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感恩大山包
大山包抒怀(组诗)
大山包让美丽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