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与格力未来成长性对比分析

2020-11-28 12:34蒋文钰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战略布局商业模式

蒋文钰

摘 要:早在2013年,格力和小米就因董明珠与雷军在央视年度经济人颁奖晚会上的“十亿赌约”而在广大消费者面前吸引了大量关注,隨着赌约的到期,小米和格力谁的模式更胜一筹已日渐清晰,董明珠认为格力已获胜,如果赌约继续延长,小米集团未来的成长性将如何?本文纳入格力集团作为对比,从双方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角度,以及二者的战略布局、企业估值等方面对小米集团和格力集团进行了对比分析, 并且认为小米在商业模式和战略方面更具有潜力,但若不提升研发与技术能力,或存在在未来输给格力的可能性。

关键词:战略布局;企业估值;商业模式

一、商业模式

(一)产品研发

参股投资的方式是小米的诸多智能产品对于生态链企业的重要选择,而非为了追求控股权,而格力电器的产品研发大都采用自主研发。从这一方面看,小米集团的技术积淀是远不如格力电器。就产品布局看,小米集团产品多样化,强于格力电器。

(二)生产方式

格力电器的空调由企业自身生产基地生产,产品的质量和成本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而小米集团的产品交由两大代工厂——富士康和英华达,小米时常出现供货不及时,并且产品实际质量与描述有出入。但是小米集团的这种生产模式可以减少企业的资产投入、人力投入, 而格力电器采用自身生产基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三)销售模式

1.小米集团

新零售模式:这种新型的销售模式对于小米整体销售效率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线上线下不仅没有互相隔离,反而能够实现无缝融合。此外,其自有的销售渠道能够做到直面消费者,提高成本效率,从而能够有效取代中间商的必要性。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直观看出,2017年,在全球范围内小米的销售效率也能位列前茅,相比于我国的传统零售商高出了十倍不止。

2.格力电器

原先格力电器采用的是区域股份制的销售模式,后转变为新零售模式,在这一模式的覆盖下,二级代理或县级代理直接归属于格力电器管理,而非销售公司,销售渠道的简化也进一步降低了格力的销售费用。并且随着电商的普及,2017年格力和天猫的百亿合作进一步拓宽了格力的销售品类。从以上销售模式,小米集团的新零售模式,不仅拥有自有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不断扩大小米之家的规模,给消费者更多的体验,大大地提高了销售效率,也和各大电商平台达成合作。而格力电器的销售模式与之相比,就存在少许劣势。

(四)售后服务

1.小米集团

小米虽拥有自身线上申请网站进行售后更换、维修等,十分便捷,但是由于生产是外包代工,零部件的更换、产品的维修的效率不太高。

2.格力电器

在空调这一行业内对于空调的安装工作极为重视,甚至对于空调的品质有行话“三分靠制造,七分靠安装”,因此在行业发展的进程中安装售后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而格力电器在售后服务这一方面投入较多,集研发、生产、销售、售后于一体的专业化企业。

由以上分析,格力电器在售后服务这一方面强于小米集团。

二、企业战略

(一)主要产品分析

小米集团的主要收入源于智能手机的销售,根据下图,可以看出智能手机市场自从2016年达到出货量最高峰后。2017年和2018年出货量都在下降,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与华为、荣耀等品牌相比,小米智能手机的增量空间相对有限。而对于空调领域,在整体市场中占有的份额不减反增,同时伴随着国家“煤改电”等利好政策的大力支持,2018年我国的家用空调零售规模再度打破历史纪录,达到了2000亿。但是对于整体市场而言,增速却是在逐渐放缓。但是在这种情形下,格力在2018年都位列第一,格力电器不仅线下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达到了13.8%,其占比也同比增长了0.61%。根据两个企业的主要产品分析,格力空调和小米手机在各自市场的排名相差悬殊,在这一方面,格力电器比小米集团更具优势。

(二)格力与小米的SWOT分析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发展,两个企业的公司目前都开始步入AI+IoT的领域,以下用SWOT分析工具对小米和格力的公司战略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通过以上SWOT分析,小米集团以低成本战略占据智能手机市场,通过参股不控股的形式扩展物联网领域,还构建小米IoT平台,可以实现非智能产品的互联,已进军商旅、汽车、家装3大领域,未来还将进军其他领域。但小米集团的技术沉淀不足,很多产品的研发都是通过合作形式,这样的模式使得小米集团快速发展AI+IoT。格力电器的空调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绝对的优势,靠自主研发不断引领家电领域,在手机、芯片、IoT等领域投入资金,这些领域的发展虽不如预期,但是格力有浓厚的技术沉淀,使得老牌家电企业能够不断发展。

(三)企业估值

小米集团弱化自己“手机企业”的属性,高谈IoT生态和互联网,如今高谈 AIoT,但是反观小米集团上市后的市值变化,从上市首日的3759亿港元,截至2019年3月22日,下跌到了约2700亿港元(约2300亿元)。市场上对于小米集团的预期并不如其所预计的。要在IoT领域竞争,硬件不是主要的,软件和人工智能技术才是,智能语音识别、AI等领域都有成熟技术的企业,掌握核心技术,而小米这方面的投入并不多,而只是在不断扩展硬件产品的规模。另外,格力从1996年上市时的1.18亿元,直至去年,市值上涨近两千倍。格力如今涉猎多个领域,除了空调,其余领域虽都不如预期,但其战略重点就是对于产品的研发和技术的掌握,这一点不同于小米,其发展速度虽不如小米。格力电器成立的年限远远多于小米集团,而其市值与小米相差不多。两个企业都想发展AIoT,但是小米的IoT生态链规模相比与格力电器要更加庞大,小米集团在AI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从全球85名跃升至11名。而格力不论是在AI还是IoT领域,都还远不如小米。所以更具有互联网属性的小米集团在短期内的市价会高于格力电器。

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就商业模式而言,小米集团的铁人三项商业模式—— “硬件+互联网+新零售”商业模式相比于格力电器可以更快地发展企业规模和影响力;就企业战略而言,小米集团的低成本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使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更好地实施,而格力电器的多元化战略目前不如预期,除了空调之外的其他产品效益一般,小米集团可能会更快达成AI+IoT领域的小成功。就公司估值而言,小米集团蓄势待发,小米未来的市值或将高于格力电器。但是如果将赌约时间很长,小米集团在中高端产品的研发能力提升不多,格力凭借雄厚的研发沉淀可能会在未来某一年超越小米集团。

综上,我们认为,如果赌约为短期,小米集团可能会略显优势;如果赌约为较长期,小米的研发能力提升不大,格力电器或将比小米集团更优秀。

参考文献:

[1]黄睿,陈昀,王志敏.哈佛分析在“互联网+制造”型企业中的应用——以小米集团为例[J].财会通讯,2020(10):92-96.

[2]黄莹莹.董明珠与格力电器的转折时刻[J].互联网经济,2020(Z1):74-79.

猜你喜欢
战略布局商业模式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试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视域下的党的建设
试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视域下的党的建设
试论“四个全面”战略与中国梦的关系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作用研究
商业模式那些“坑”!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商业模式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