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为梦而活

2020-11-28 07:31阿加塔·洛特·伊格纳克元浩
风采童装 2020年5期
关键词:欧罗亚历山大大西洋

阿加塔·洛特·伊格纳克(波) 元浩

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

世界范围内的海洋文明,尤其是以“征服”为梦想的航海,中国虽未缺失,但始终不在挑战的前沿,这源于骨子里我们对海洋的陌生与恐惧……

2020“为梦而活”的选题想以海洋故事作为起点,去发现更辽阔的心境和不畏未来的勇气。

迄今为止,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是划着皮艇,只靠自己的双臂横渡了大西洋,他就是亚历山大·多巴。他成功越洋三次,航线最短的一次是从非洲到南美洲,最长的一次是从欧洲到北美洲,第三次他征服了凛冽的北大西洋风暴,从北美洲抵达了欧洲。

皮划艇是一项非常有趣的运动,大家都应该试试。想安全地在海上航行,你需要全面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巧。当我们掌握了这些,征服了大洋,那感觉真是棒极了。

——亚历山大·多巴

家、梦想和大西洋

亚历山大第一次接触皮艇是34岁。自那时起,他不断地探索新的航线,穿越蜿蜒数十千米的河流,接着是湖泊、海洋。他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不停地划行。他开车带着孩子,和皮艇俱乐部的朋友一起旅行。皮艇绑在他的“小不点”轿车顶上。途中大家烤肉、办派对,或是在河堤上小憩。亚历山大从不加入,他只是一直地划啊、划啊,划个不停。他曾沿着河流从波兰的东南部划到西北角,13天划了足足1200千米!在波兰波利采到挪威纳尔维克途中,他差点儿因风暴而丧命。在西伯利亚,世界上最深、最古老的湖泊贝加尔湖,也有他拨起的浪花。在那些年里,他划过了8万多千米。亚历山大是一名工程师,平时在波利采的化工厂上班。划遍了波兰的河流和近海之后,他冒出了一个念头,去做一件从没有人做成的事一从脚下的大陆到对岸的另一片大陆,划着皮艇横渡大西洋。

大西洋,一片广阔的大洋,面积超过8236万平方千米,相当于263个波兰的大小。在这片水域最宽的部分,欧洲到北美洲相隔差不多有8800千米。这个距离相当于从华沙到柏林15次或是到巴黎6次。要想跨越大西洋,最便捷的法子当然是买张机票,或是乘游轮或者舰艇,当然也有人驾着帆船做到过。可是偏偏有人不用马达或者风帆就来到了这片大洋之上,能依赖的只有手中的一支桨。小艇、救生艇、浮筏,已经有数百人靠强健的体魄战胜了大西洋,当然也有不少冒失鬼因此而丧命。

开启追梦“计划”

亚历山大拿起了笔和本子,开启了追梦计划。当他完成草图之后,需要一位能建造这样一艘皮艇的工匠。那个能胜任的人就是安杰伊·阿明斯基,一位旅行家、经验丰富的水手,同时是一座游艇船坞的主人。安杰伊相信亚歷山大的潜力,决心帮助他实现梦想。

皮艇的工程设计团队齐聚位于什切青的船坞。专家们和亚历山大一道,预测海上可能发生的所有状况:接连不断的狂风暴雨,高如楼房的巨浪,艇身失去平衡甚至翻覆。他们要让皮艇上既能方便地做饭休息,又有足够的储存空间以保障长途航行。经过团队几个月的努力,远洋皮艇“欧罗”(Olo)号诞生了。这是一艘不会翻的皮艇,即使上下颠倒,也能借助海浪立即还原。它看起来很特别,不像一般的皮艇,因为一般式样的皮艇根本无法在大西洋上幸存。这是个大家伙,但是将它放到海上漂流几个月,只能算是个蜗牛壳。它长7米,最宽处1米重约300千克。这艘新艇顺利通过了在什切青湾里的试航,之后它又在波罗的海上航行了几天。亚历山大亲自在风暴中测试了“欧罗”号。他认为“欧罗”号通过了测试,已经具备了出航的条件。

像机器人一样工作

计划一次远航就像发动一台精密的机械,每个细节都很重要。亚历山大下定了决心,一步步按计划实行。远洋皮艇就绪,海水淡化设备、供电设备、导航和通信设备就绪,食物和水就绪,装备到位。选定航线,安排运输皮艇,从船坞到港口……很多朋友给予他帮助,但主导这一切的还是他本人。他还找到了赞助商分担活动的开销。他一个人就像一整个公司一样运转不停。

拥有“智囊团”

很多人支持着亚历山大的准备工作。建造皮艇的安杰伊向亚历山大传授了很多航海经验,帮助他寻找最佳的航线。很长时间里,他们一起在地图上探寻:哪里有季风,刮到哪里?哪里有洋流,流向哪里?大西洋上什么地方刮大风下暴雨,哪里的风暴最危险?要知道,任何一道波浪或闪电对皮艇来说都很关键,能让它更快抵达彼岸,或者功亏一篑。

克服困难成功下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亚历山大越来越焦急。终于拿到许可,可以起航了!可是“欧罗”号被扣的位置距离海岸100多米,要想搬动它可不容易,必须雇搬运工或者租个起重机。经过反复沟通,港口工人用叉车举起皮艇,绕过集装箱和大大小小的货物,将它运到海岸边的码头上等待下水。任何轻微的磕碰都可能毁掉这次远征。叉车司机将皮艇放在码头边缘提前准备的支架上。亚历山大小心地挑选了起吊点,操作员缓缓地吊起艇首。皮艇悬在码头与水面间,亚历山大紧张得气都不敢出。一,二,三!几个汉子扶着皮艇的侧面,猛地将它推入水中,成功了!让“欧罗”号下水恐怕是这趟旅程中最惊险的时刻之一了!

终于,起航了

20lO年10月26日15点30分,亚历山大先生离开了陆地,坐进座舱,将桨浸到了海里。那一天,首次划皮艇横渡大西洋的探险开始了。海风清新,波浪轻轻地摇动着皮艇。准备工作带来的压力渐渐消退,太阳落到了地平线下,海上第一个孤独的夜晚来临了。亚历山大无法入睡,他看到近岸的轮船、帆船和小艇漂来漂去。无数的导航灯表明大西洋上并不寂寞。几天后,皮艇驶离了沿海地区。离大陆和繁忙的航线越来越远,碰见的船只也就越来越少。

一场远征,起航了。

神秘的来访者

天气不错,太阳当空照,只有几朵微云。

亚历山大远远地望见一艘轮船。想到马上就能见到人了,他很兴奋,赶忙穿上衬衫,期待着与轮船相会。

巨大的集装箱货轮气宇轩昂,一点点靠近。它足有20个皮艇的长度,上万个皮艇加起来估计也没它重。它越来越近,径直逼向皮艇,亚历山大着急地跳着脚挥手,示意它避让。然而对面没有任何回应,宽阔的甲板与舰桥上空无一人,这是一艘幽灵船!在最后的30米距离上,这个庞然大物忽然改变了方向,没有碾过皮艇而是擦肩而过。这真是一个奇迹!

愉快的会面

在海上遇见皮艇时,大船一般会主动接近,亚历山大也会上船拜访。他会准备好望远镜、照相机和对讲机,好方便与大船上的船员沟通。一句句亲切的问候和暖心的鼓励,是孤独的远航中令人愉快的插曲。对大船的水手来说,能在大洋中见到这种小皮艇也是一种奇妙的经历。

几个月之后……

两次横渡大西洋,亚历山大先生航行了数千千米,经历了许许多多次冒险。

每次航行临近终点时,他都会抑制不住地感到激动与喜悦。但是直到双脚踏上陆地之前,他都能时刻保持专注。在海面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第一次到南美洲的远航,第二次到北美洲的远航,亚历山大遇到了洋流、浅滩、突出海面的礁石……他以丰富的经验与坚韧的意志,将这些难题一一化解。

大西洋渐行渐远。终于,他到达了海岸。

护航

横渡大西洋的最后一程不再寂寞。

许多皮艇划手在海上列队欢迎亚历山大先生。 他们组成了一支庞大的护航船队,一同抵达了美國海岸。

在海岸上的朋友们、支持者们还有官员,都在等待我们的旅行者,问候的话语一刻不停。亚历山大·多巴显得跟平常没什么不同,他面带微笑。不过脑子里已经开始计划下一场冒险了。

咱们大西洋上再会!

第三次远航,于2016年5月29日在美国纽约启程。

远航的第三天,由于意外事故中断航行。

2017年5月16日,从美国新泽西州巴尼加特湾再次出发。

2017年9月3日,抵达法国勒孔凯。

第二次远航历时167天,分为两个阶段:

2013年10月5日,从葡萄牙里斯本出发。

2014年2月24日至3月25日,在百慕大中止。

2014年4月19日,抵达美国新士麦那海滩。

第一次远航历时98天。

2010年10月26日,从塞内加尔达喀尔出发。

2011年2月2日,抵达巴西阿卡拉乌。

荣誉

亚历山大·多巴是史上第一位划皮艇跨大陆横渡大西洋的人,他因此被评为《国家地理》2015年度探险人物。2013年,他还因早期的皮艇成就获得了超级巨像奖。

波兰前总统布罗尼斯瓦夫·科莫罗夫斯基亲自授予他波兰复兴勋章。

图文来源于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为梦而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为梦而活》绘本。

猜你喜欢
欧罗亚历山大大西洋
亚历山大的消暑之物
孩子与海豚
亚历山大 战无不胜的征服者
大西洋上的法罗群岛时而低沉温柔,时而遗世独立
七旬老兵打造鲸鱼船欲穿越大西洋
慷慨的恶作剧
电波跨越大西洋
大西洋旗鱼捕获沙丁鱼有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