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及省内就业背景下人工智技术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

2020-11-28 12:34许丽娜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人工智能

基金项目:该项目为2020 年度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项目(2020jqy-067)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从2017至2019年,人工智能连续3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人工智能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文章综合分析产教融合背景下长春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就长春市人工智能产业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人工智能;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长春市面临着经济结构失衡、产业结构优化和人口红利衰减的挑战,亟需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以实现向高效率和高质量型增长模式的转变。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大战略机遇,因此近两年长春市新区出台了《长春市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7-2020年)》,确定了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路径,为培养壮大人工智能产业提供指导。2018年以来,长春市人工智能产业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技术研发、行业应用、产品生产等环节完备的人工智能产业基础雏形,市场规模预计达到5亿元。

一、长春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一)人工智能产业人才资源较为丰富

长春师范大学设有智能感知与计算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根据信息与智能科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地区重大需求,重点开展数据的感知、處理及应用服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是长春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人才保障。此外,长春市地理位置处东三省核心,作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拥有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较强研发和人才培养能力,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除此之外还具备物质科学研究院等,这也为我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力量支撑。

(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

长春市通过顶层设计,编制完成《长春城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7-2030)》,为575个行政村的宽带网络进行改造升级,率先建成了“全光网”市。随着5G技术的到来,长春市将继续加快主干网的优化升级和光纤到户网络改造,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扩大4G网络的覆盖范围,提前谋划5G基站规划布局,今年3月长春市第1个5G试验网已经开通运行。在完善村级通信网络设施的同时,长春市根据现有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和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动态,对影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薄弱环节进行建设。

(三)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

以人工智能作为变革的风口,长春市创新设立第一个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并以此为发展平台,快速推动人工智能相关的前沿新兴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以来,新区已集聚峰速网络智能、文远知行、智能消防、顶飞智能等2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基础初步形成,无人驾驶、救援机器人等领域核心技术优势明显,智能安防、智慧物流、智慧家居、智能教育等市场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二、长春市人工智能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不成熟,政府指导不充分

长春市大多数人工智能企业创办时间不长,产业的商业化和消费级市场的形成才刚刚起步。目前,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产业基金、融资、政策资金等,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较低。许多相关企业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不能积极投入前沿技术研发,导致发展乏力。人工智能产业的投资成本居高、风险不可控、投资的回收周期长,因此政府的积极引导和重点扶持对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目前长春市还没有出台相对完善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都亟待完善。

(二)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建设滞后

海量数据资源的训练与高效可靠的算力是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最为关键的一环,这两者直接决定了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度和速度。与省内其它地区相比,长春市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平台建设方面处于相对滞后的位置。例如,云计算方面,合肥市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在华为、世纪互联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一大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宿州建成了特色鲜明的云计算全产业链,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基础后台保障。大数据方面,合肥市成立了大数据管理运营平台,数据整合、开放和共享的能力得到了较强的提升。

(三)高端人才供给不足,共性技术协同研发能力弱

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工智能产业作为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更是如此。虽然我市人才资源较为丰富,由于区域环境差异,使得省内的相关人才主要集中在合肥市,导致长春市人工智能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短缺,再加上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对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特别是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方面仍以“各自为战”为主,相互之间缺乏技术间的协同,单个研发机构对这种高资金和高智力型投入的技术研发很难有深层次的创新,严重制约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四)缺少产业龙头企业

与上海、杭州、深圳和合肥等人工智能发展相对发达的地区相比,长春市拥有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少,这些企业大部分以行业产品和系统集成的应用型企业为主,在人工智能核心算法、芯片、软件、平台以及终端研发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高成长性企业比较缺乏,缺少如合肥科大讯飞、华米科技这样的知名龙头企业,产业集聚效应还有待形成。加上技术研发的覆盖面也相对狭窄,主要集中于无人驾驶技术、救援机器人技术,因此对整个产业的协同带动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

(五)用户对人工智能产业的认知不足

这几年,政府对人工智能产业高度重视,但在人工智能的教育普及上并没有引起其足够的重视。普通民众主要通过网络获取人工智能相关知识,渠道比较单一,且产品主要以智能语音和智能家居为主,类别不够丰富。这就出现了高校、科研单位和部分企业研发人工智能产品非常火热,但民众对其反响不够。要知道,只有用户对一个产品各方面充分的了解并产生兴趣,才会为其买单,用户效用的实现和用户的满意度,通过反馈机制推动或抑制产业的发展。因此,提升用户的认知程度也是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的一环。

三、长春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策

(一)强化政策引导,优化产业布局

聘请国内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专家开展产业规划和战略研究咨询,立足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向,结合长春的产业发展基础和特色,找准自身定位,编制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出台的财政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引导长春市新区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重点扶持核心器件与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依托新区和市经开区现有的人才、产业和技术资源,引导企业做好准确定位,抓紧建立比较完备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加强前沿技术创新研发,形成以市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

(二)加大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建设力度

大数据方面,依托长春大数据中心建设,完善全市政务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打造政府数据资源池,推动政府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开放数据集,开放社保、医疗、就业创业、教育科技、住房等重点领域公共信息资源;加快出台数据开放规范,制定清晰的数据标准与交易准则,鼓励高校、企業、科研机构按照标准主动采集并共享数据。云计算方面,积极引进云计算服务龙头企业,加快建设满足深度学习等智能计算需求的数据开放平台、超级计算中心、开源算法共享平台,提供弹性计算、存储、应用软件、开发平台等服务,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基础后台保障。

(三)引进和培养一批中高端人才。

一是开辟专门渠道,采取挂职、任职、市场化招聘和柔性引才等多种方式,探索制定安家补助和成果奖励等个性化政策,精准引进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二是引导市内基础较好的科研单位和研发企业,与全国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和企业加强交流互动,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三是积极推进长春师范大学对照区域产业需求布局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形成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联合培养新体系,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储备战略人才。

(四)培育人工智能核心企业

优先选取全市范围内取得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突破、全年企业效益排名靠前的高成长性人工智能企业,聚焦语音识别、无人驾驶技术、救援机器人技术等特定领域和应用方向,建立人工智能重点企业培育库,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将其发展成为具有全省和全国竞争力的新兴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基于人工智能产业的广阔前景和我市缺少人工智能龙头企业的现实考量,依托新区、市经开区现有的人才、技术、企业等资源,应适当提高已有的招商引资财税优惠政策水平,吸引区域外的人工智能大型企业来长春投资设厂。

(五)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公众普及

要改变用户对人工智能产品不了解的现状,政府应在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好各种渠道向公众做好人工智能产品的普及工作。例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平台发布人工智能产业进展和相关产品介绍,增加与公众的交流与互动;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长春市也应积极响应国务院号召,在全市一些符合条件的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的普及教育工作。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应该做好自身产品的宣传、展示和售后服务工作,同用户保持密切的对话与合作,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实现产品功能的精准定位;利用当前发达的网络和互联网技术展示人工智能的各项场景应用,在产品的研发、设计与生产过程当中让用户积极地参与进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唐美.西藏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市场,2020(10):176-177.

[2]吕路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现状与对策——以精细化工专业群为例[J].广东化工,2020,47(06):260+246.

[3]俞世冲,柴晓云.新区经济创新孵化基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化工,2020,49(05):174+176.

[4]何春蕾.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路径探索[J].高教论坛,2020(02):108-110.

作者简介:许丽娜(1982-),女,吉林省临江市人,硕士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猜你喜欢
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下大气力破难题、补短板
新时代科技创新创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机制研究
新时代科技创新创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机制研究
数读人工智能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