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应用中医特色护理的临床评价

2020-11-28 07:30林佳玲余梅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应用价值糖尿病

林佳玲 余梅

[摘要] 目的 对中医特色护理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取94例糖尿病患者视为该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分组时按照计算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中医特色护理,在完成护理工作后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护理不仅控制了血糖水平,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 中医特色护理;糖尿病;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9(a)-009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 diabetes. Methods Ninety-four diabetic patients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y were admitted from February 2018 to February 2019. When grouping,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or grouping method, using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 nursing, compare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level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completing the nursing work. Results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level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ata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a higher quality of life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ata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 nursing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in diabetic patients. The nursing not only controls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but also improves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which has a high promotion significance.

[Key words] TCM characteristic nursing; Diabetes; Application value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长期存在高血糖症状,导致各种组织,尤其是心脏、眼、神经、肾、血管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是比较严重的,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1]。在中医的认知中,与不良习惯、遗传等有着很大的关系,糖尿病属于“消渴”的范围,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症候辨证施护,指导患者应用中医药膳食调理,并根据患者不同候症进行中药泡洗、穴位按摩、穴位贴敷、穴位艾灸等中医护理[2]。该次研究旨在分析中医特殊护理在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4例糖尿病患者视为该次研究对象,在分组时按照计算器分组法,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47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25例,22例患者为女性;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为(53.0±5.1)岁;病程3~32年,平均病程为(17.5±2.8)岁。47例患者为实验组,26例患者为男性,21例患者为女性;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为(54.5±5.3)岁;病程3~34年,平均病程(18.5±3.0)年。两组患者数据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①药物护理: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用药控制病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均能按照医嘱用藥。护理人员应把按时用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并教会患者监测血糖的正确方式,将监测结果记录下来。②健康护理: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健康宣教,宣教的内容包括糖尿病的发病因素、发病机制、饮食、运动等,并耐心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③运动护理:科学、有效的运动不仅提高了机体的免疫力,也更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运动应循序渐进的进行,具体运动量与时间取决患者的状况,促使患者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户外运动而提升。

1.2.2 实验组  应用中医特色护理。(1)情志护理:护理人员多与患者交流,通过交流掌握患者的需求,按照中医七情归属与移情易性法对不良情绪进行护理,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另外叮嘱患者家属多陪伴、安慰、鼓励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避免患者有孤独感等。(2)症候护理:①对于尿量较多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排尿的时间、次数、量等,告知患者在临睡前少饮水,减少晚上起夜的次数;②对于口干多饮的患者,增加环境的湿度,并观察患者的饮水量。将天花粉、玄参、麦冬、石斛、芦根泡水,并饮用;③对于多食易饿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详细地掌握患者的饮食习惯、饮食量,患者多食用含有膳食纤维食物,并定期监测患者体重变化;④对于倦怠乏力的患者,护理人员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运动方案,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运动量、运动时间取决患者的耐受程度;⑤对于肢体麻木、疼痛的患者来说,可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对下肢进行按摩,临睡前使用热水泡脚。(3)特色护理:①穴位敷贴:将药物碾成粉末,取足三里等穴位,将药物粉末使用植物油调匀,并贴敷在选取的穴位上,第1次敷贴的时间为2 h,1次/d,4 h/次;②中药熏洗:熏洗采用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15~20 min/次,1次/d;③耳穴埋豆:选取胰、内分泌等穴位,采用王不留行籽黏贴在选取的穴位上,每个穴位按压2~3 min,3~5次/d;④针灸:选取关元、神阙等穴位,经恒温灸具3孔根据摆阵法实施雷火灸,1次/d,15~30 min/次。(4)饮食辨证护理:①燥热炽盛型:饮食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多食用性味寒凉的食物,如百合、冬瓜等,禁止食用辛辣、香燥的食物,多食用新鲜的瓜果蔬菜,避免发生便秘;②气阴两虚型: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食用黄瓜、白菜、瘦肉、黑木耳等,禁止食用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物,进食后若仍有饥饿感,可食用清水煮菜;③湿热困脾型:控制好患者的饮食及体重,禁止食用肥甘厚味、动物内脏等食物,禁烟酒。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②按照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实施评价,得分的高低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呈正相关的关系。

1.4  统计方法

将各项计量资料放入SPSS 19.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的形式描述,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

实验组患者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的发病病因有以下几点:①遗传:Ⅰ型与2型糖尿病均有比较显著的家族史;②生活方式:如摄入高热量、不合理饮食等,体重增加、缺乏体育运动,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③年龄:通常2型糖尿病多发>30岁人群,在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病年龄均>55岁;④其他:如精神刺激、外伤、肠道菌群失衡等[3]。与常规护理比较,糖尿病患者采取中医特色护理后有效地控制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提高了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天人合一,人体是一个整体,五官九窍、经络、脏腑之间相互关联,并不能将其单一分开,站在生理角度来说可相互协调,在病理角度上也可以相互产生影响,即只要其中一方有异常,其他方面也会有异常症状[4]。因机体差异的不同,即使患同一种病,不同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护理方法也要有所不同。所以中医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5]。在中医的认知中,在糖尿病的护理中饮食发挥着重要的意义,也有中医学者提出糖尿病的护理以戒烟、戒房事、调整饮食为主。糖尿病患者应食用清淡的食物,禁止食用具有刺激性的食物,戒酒,日常饮食中可多食用粗纤维的食物,粗纤维食物会促进胃肠的蠕动,不仅有饱腹感,也加速了排空,使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6]。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锻炼,患者的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在运动的过程中控制好运动量与运动时间,避免做剧烈的运动。当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时,尤其要控制好运动量,多休息,在进行运动时选空气流通的场所,要有护理人员或家属陪伴在身边,以免发生意外事件。做好患者的情绪疏导护理,可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使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良好的情绪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避免了病情的加重[7]。针灸、熏洗等护理是中医的特色护理内容,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通过针灸增加了胰岛β细胞的分泌,进而提升了胰岛素的分泌,最终起到降低血糖的效果,经熏洗促进了血液循环,更避免了糖尿病的发生[8]。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采取中医特色护理后极大的提高了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峰英,陆云,黄圣雁,等.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延续护理方案的制订及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11):1356-1359.

[2]  贾秀省.中医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6,31(6):871-872.

[3]  黄惠香,黄媛,张亚娟,等.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10):181-183.

[4]  桑迪,黄砚萍,程晓琴.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现状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1):59-62.

[5]  佟玉廷.中医护理及康复指导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7):131-132.

[6]  曹輝琴.中医护理在消渴症(糖尿病)病人的应用分析[J].光明中医,2016,31(15):2269-2270.

[7]  唐静.探讨中医护理联合康复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5):155-156.

[8]  徐甜甜,张雅丽.老年糖尿病的中医特色护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6):1243-1245.

(收稿日期:2020-06-14)

猜你喜欢
中医特色护理应用价值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