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艺术数字化推广的探索与研究

2020-11-28 07:42李夕雯
戏剧之家 2020年32期
关键词:传统戏曲新媒体

李夕雯

【摘 要】川剧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戏曲,主要流行于今天的川渝云贵以及湖北、西藏部分地区,是融汇中国戏曲“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

川剧以四川方言演唱,结合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高腔音乐演绎丰富多彩的经典剧目,极具地方特色,是西南地区影响最大、历史上拥有观众数量达到最多的剧种。川剧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戏曲,曾两次作为备选项目推荐参加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评选。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运用数字化技术传播,以新媒体实现川剧艺术的活态化传承与发展。将川剧艺术的看、听、学、唱运用到各个终端,将传承多年的川剧艺术以数字化的方式永久传承和保护,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川剧艺术;新媒体;数字化推广;传统戏曲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2-0037-02

一、川剧艺术的独特价值与现状分析

(一)川剧艺术在四川文化中的独特意义

201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表示要“振兴川剧”,要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加大对“振兴川剧”工作的支持力度,促进川剧艺术的繁荣发展。

川剧历史悠久,主要流行于今天的川渝云贵以及湖北、西藏部分地区,是融汇中国戏曲“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川剧以四川方言演唱,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高腔音乐、精妙的表演技艺、多样的经典剧目、鲜明的地域特色,成为西南地区影响最大、历史上拥有观众数量最多的剧种。川剧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戏曲,也是除昆曲外,我国唯一两次作为备选项目,推荐参加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选的地方曲种。

川剧俗称“川戏”。在清朝乾隆时期,川剧融汇了各地声腔,极具特色,包括苏、赣、皖、鄂、陕、甘等声腔,并在此基础之上加入了“变脸”、“喷火”、“水袖”等独树一帜的绝技,成为中国地方戏曲中的一朵奇葩。

川剧还有一种家喻户晓的艺术形式——川剧脸谱。人们常说“脸就是招牌”。川剧脸谱是表现川剧舞台人物形象的标志,演员脸部的彩色图案与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息息相关。川剧脸谱为“活谱”,因脸谱均为演员自绘,体现了川剧脸谱的个性化、多样性与灵活性。川剧脸谱包括丰富的颜色、动物图案、霸儿脸、文字脸谱和象征图案等,脸谱与服饰能够反映对人物的歌颂赞扬或揭露讽刺。

川剧极具西南地区的地域特色,其表演题材与民间宗教信仰、民俗活动有密切关系。表演者常借川剧来反映社会现象与个人精神向往,因而川剧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川剧是传统戏曲文化与巴蜀本土文化融合浸润的产物,中国戏曲史上的五大声腔在川剧中皆有不同程度的传承与发展,堪称中国戏曲的缩影。

(二)川剧艺术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

2006年5月20日,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川剧继承发展了我国民族戏曲的优秀传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1995年,川剧脸谱收藏大家龚思全带着川剧脸谱赴北京展览,著名评论家王朝闻为此展写展标。2018年11月28日,重庆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的川剧项目入选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遂宁市川剧团组建于1986年,自主编导的大型历史剧《马嵬轶事》在第五届振兴川剧调演中获编、导、演等六项大奖,并应邀参加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展演;大型现代川剧《琼江作证》获得了第八届振兴川剧调演一等奖及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

(三)川剧艺术的传统宣传形式及现状分析

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川剧艺术面临的最大危机是缺少年轻化的观众。现如今四川省各地区有多个传统川剧剧团,每天定时有传统剧目演出,但演出地点条件艰苦、环境苛刻。表演者均为川剧资深爱好者,演员利用工作之余勉强支撑剧团运营。传统剧团面临五个行当难以凑齐、川剧剧目难以推陈出新、观众老龄化现象严重等问题。60-70岁以上的老年人支撑着传统剧团的运行。川剧的观众也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长期没有新鲜血液汇入,导致川剧面临即将消失的风险。

另四川省成都市也有部分剧场定期推送川剧演出,并将川剧与杂技结合进行展现。其中川剧艺术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川剧绝活上,如“变脸”、“喷火”、“滚灯”等艺术形式。现如今大部分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川剧的认知仅限于绝活,相对浅薄。川剧的美不仅于此,川剧绝活是川剧表演中的一项技术,演员根据剧目内容以变脸、喷火的形式配合表现人物情绪和内心情感,川剧的美不仅仅只是绝活。川剧美的精髓在于服饰之美、身段之美、妆容之美、程式之美、台词之美、唱腔之美等。改变大众对川剧的认知,对川剧之美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展現与推广,迫在眉睫。

二、川剧艺术数字化推广的价值体现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化传承与保护

数字化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的优势在于可以永久性保存。运用数字技术推广传统戏曲文化有利于让川剧活起来,营造传下去、出精品、推名家的良好环境,打造社会重视戏曲、民众关心戏曲、政府支持戏曲的生动局面。针对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临灭绝的现状,运用新时代的技术来传播与推广,不仅能够活态化传承戏曲文化,同时可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将戏曲文化与现代社会年轻群体所熟悉的方式相结合,为川剧艺术融入新鲜血液,改善观众老龄化的现象,是从根本上解决川剧艺术难以传承的有效方式和传承与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法。

川剧艺术的数字化传承与保护同时可以运用互联网快速传播到各个终端,实现川剧艺术走出中国、走向国际舞台,有利于吸引国内外的川剧艺术家共同支持川剧艺术的传播与发展,从而提升川剧的知名度,将其推向世界舞台,让更多人走进川剧、了解川剧、喜爱川剧。

(二)多方位、多元化展现川剧的艺术价值

川剧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沿的科技为手段,数字化推广可多方位、多角度、更深入地推广川剧艺术,通过数字媒体实现互动体验,让大众从多元视角了解川剧艺术,把握中国传统地方戏曲艺术的精髓,利用科技手段让当代青年以娱乐的形式走进传统文化。将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实现川剧艺术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传播。

(三)川剧艺术新媒体传播的形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具有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习惯,对生活、文化、社会各层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新媒体传播具有多元化、快速性、交互性、广泛性、丰富性等多种优势。川剧结合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在发展过程中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可以紧抓新兴的传播形式来推广传统艺术,实现快速有效的轻量化传播。

川剧艺术新媒体传播的形式可包括:1.川剧线上博物馆建设。现如今,数字博物馆不断涌现并获得大量观众,数字博物馆的建立大大增强了人们对世界各地博物馆的认识,实现了在家可游览博物馆的目标。同时可以在线上博物馆中建立川剧经典剧目的视频资料库和川剧名家的资源库,使资深的川剧爱好者享受随处可听、随时可看的福利。2.川剧艺术与各大品牌合作推新。推出具有川剧艺术文化特色的轻奢品,在当代年轻人所喜爱的品牌中加入川剧元素,是推动川剧文化快速走进年轻群体的有效措施。3.自主设计川剧文创产品。可联合各大设计师设计川剧吉祥物,可将川剧吉祥物作为四川省的形象代表之一进行推广,这样既发展了传统文化,开创了文旅结合的新模式,也拓展了文创产品的深度与广度。4.开展川剧线下活动。将人们熟悉的川剧脸谱等艺术形式进行线下推广,组织开展“走进川剧艺术”系列主题讲座,开展川剧脸谱上色活动,开展川剧绝活虚拟互动体验活动,开展川剧戏服亲身体验活动,让川剧走进民众生活。

(四)新媒体传播形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上文提及,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振兴川剧”工作的相关政策。《意见》表明,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坚持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坚持振兴川剧,更好地发挥以川剧为代表的四川戏曲艺术在四川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计划打造成为世界型的旅游度假区、全国旅游重点城市。旅游是四川省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发展川剧艺术,推出具有川剧文化属性的文创产品,将川剧作为成都及四川的一个有效名片进行推广,也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举措。

川剧艺术是极具四川文化属性的一项传统文化,代表着四川的地域特色、历史底蕴、生活风俗等,运用新媒体形式进行推广,能够聚焦川剧产业化发展与四川省旅游业的融合,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大力发展川剧艺术,让更多的人走进川剧、了解川剧、喜爱川剧。

参考文献:

[1]田芳.新媒体视域下传统川剧的现代转化[J].戏剧之家,2018,(12):20-23.

[2]李芹燕,罗俊.川剧艺术新媒体传播现状及策略探究[J].戏剧之家,2018,(10):18-20.

[3]陈菊芳.新时代川剧的困境及其传承发展[J].四川戏剧,2018,(05):34-35.

[4]陈春孺.“互联网+”环境下川剧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J].四川戏剧,2017,(06):16-18.

[5]白小琼.由川劇微信公众号浅析戏曲新媒体传播[J].四川省艺术研究院,2018,(08):15-17.

[6]杨波.川剧变脸艺术的传承与现状[J].戏剧之家,2017,(07):15-17.

[7]李承音,雷丰恺,王岚.论川剧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以川南地区的川剧为例[J].戏剧之家,2019,(20):03-05.

[8]杨波.川剧变脸艺术的传承与现状[J].戏剧之家,2017,(07):20-23.

[9]杜建华.川剧在改革开放40年中的位置与当下反思[J].四川戏剧,2018,(11):04-06.

[10]王登羿.地方戏曲新媒体传播与配套政策研究[J].传媒观察,2017,(06):01-03.

猜你喜欢
传统戏曲新媒体
舞台装置在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