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调落子发展概况研究

2020-11-28 07:42张垄鑫赵露
戏剧之家 2020年32期
关键词:现状发展

张垄鑫 赵露

【摘 要】平调落子是明末清初时期起源于河北邯郸地区的传统剧种,本文主要就平调落子这一剧种的发展历史、传承活动、代表剧目、演员、现代生存情况作简要概述。

【关键词】平调落子;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2-0039-02

一、平调落子的起源与发展

(一)平调落子的起源

平调落子起源于邯郸地区的武安市,产生于明末清初,兴盛于二十世纪中叶,极具当地民间特色,是邯郸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两种剧目常常被放在一起演出,习惯性合称为“武安平调落子”。“武安平调”又称“平调剧”,平调传统剧目有200多出,角色行当齐全,有所谓的“四梁八柱”与“四生四旦四花脸十二行”之说,以表演朝代大戏为主流行于冀南豫北等地区,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平调是由武安的艺人根据豫北的淮调为基调,结合武安当地民间音乐舞蹈演变而来,唱腔上使用梆子腔系。平调的演出内容大多是一些朝代大戲,其角色多为帝王将相、文武百官等。一场正式的平调戏最多可有三四百人参演。平调戏中的韵白通常使用武安当地方言,参演艺人通常也是武安本地人,具有浓厚的当地特色与乡土气息。平调行当齐全,善演历史大戏。“武安落子”又称“落子剧”,流布地区有河北武安、涉县、磁县、永年这些邯郸周边地区。落子传统剧目有150多出,行当较齐全,以小旦、青衣、小生、小丑、老生戏为主,以表演家庭小戏见长。落子在清代,起初是在民间“花会”活动中充当娱乐角色的说唱形式,通常是摆摊演出,之后被武安艺人发展为“武安落子”。落子多为说唱形式,以家庭小戏为表演内容,表演时将秧歌等民间舞蹈融入表演当中,舞蹈与演唱相结合,舞台道具简单,幽默风趣,韵白同样使用武安当地方言。

(二)平调落子的发展

平调落子在清末民初时在邯郸地区已经是较为流行的戏曲表演形式,在当时已经出现了若干正式科班。平调落子虽然在邯郸地区十分流行,几乎达到“村村都有平调落子班”的程度,但是平调落子戏行当中的女性角色通常都是由男演员扮演,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逐渐出现以李魁元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武安县范林堂培养了以卜锡林、秦尚德、秦崇德等为代表的新中国成立时期的第一批平调落子主要演员。1942年,八路军一二九师进驻太行山的时候带了一批文艺工作者,这些艺术工作者与当地的平调落子剧团相结合,为平调落子反映现代生活和革命情感打下了坚实基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革命胜利,在人民政府的帮助扶持之下,武安县建立了武安县人民剧团,并在省剧团的帮助之下对平调落子这种传统地方戏曲进行整理,得到了省政府的重视,并在武安县人民剧团的基础上成立邯郸地区平调落子剧团。

二、平调落子的传承活动

(一)教育机构

河北的剧种构成复杂,但是办过科班的不多,仅有河北梆子、晋剧、北方昆弋、平调、落子等。清朝道光年间,河北省就已经出现如赵毛陶、黄毛、三庆和、祥泰等知名河北梆子科班。民国初期出现了以教授平调落子为主的范林堂班、三杆旗班。其中范林堂班的优秀艺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成为平调落子的主要骨干。科班每科招收八至十二、三岁的艺徒,来源大多是艺术家或贫家子弟,起初一起练习基本功,后逐渐分行当施教。这些艺徒能够上台之后便开始边教学边演出,演出的收入用来维持科班的运营,盈亏均由班主负责。科班会制定严格的“班规”来约束艺徒的学习生活,艺徒学艺期限大多为五至八年,出科以后要为科班效力一至三年方可自由搭班从艺。艺徒进入科班,学生家长要和班主签订契约,如同卖身。

新中国成立以后,明令废除了这种科班制度。1958年4月,河北省文化局拨专款成立邯郸地区戏曲训练班,也就是邯郸地区颇具名气的邯郸专区戏曲学校的前身。该校设置豫剧与平调落子两个专业,吸引了来自本地以及周边地区的学生,学校每月收取学费,不负责分配,学生毕业之后大多被剧团、艺校接收。1960年邯郸戏校撤销,平调落子班学生归并到邯郸地区平调落子剧团,豫剧班归入邯郸地区东风豫剧团,但是平调落子演员活跃在这两个剧团当中。

邯郸东风豫剧团是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邯郸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剧团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多次进中南海,在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全国政协礼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毛泽东、周恩来、邓颖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亲临邯郸,在大礼堂、工人剧院、东风剧场观看东风豫剧团的排练和演出,询问剧团演员工作、学习情况,为这些演员带来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二)教育人员

清末民初时期的教育人员大多是戏班班主还有戏班的老演员。行业内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能舍二亩地,不教一出戏”这样的行话,充分说明了这一时期的教育行为带有利益关系,并不纯粹。在教授过程中,往往采用“口传心授”的模式,徒弟学习的内容往往由师父个人决定,并没有教材课本所规定的固定模式,所以学生能学到多少全凭老师的心情。而处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并不是所有老师都会倾囊相授。新中国成立以后,教师这一工作得到了规范化,不再具备利益关系。教师由教育机构专聘,主要的工作就是教育学生,报酬由教育机构支付。教师大多是经验丰富的演员,从舞台上退役后转向幕后进行教育工作。主要教师有李秀奇、郭金、胡德山等,培养出来了以房志彬、李淑兰、郝玲玲、王新荣、张德启、陈大庆、阎润增等为代表的优秀平调落子演员。还邀请了著名的豫剧大师陈素真老师与知名演员宋淑云老师对戏班里的女性学员进行身段训练。

(三)教育方法

新中国成立以前科班的师生模式和新中国成立以后艺校的师生模式截然不同。前者是纯粹的利益关系,由班主或班主请来的师傅担任老师这一角色,学艺之路十分艰辛,经常用体罚来督促学生练功,班主对于学生的管教十分严厉,为防止逃跑,经常会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而新中国成立以后,艺校的师生模式则是传统意义上的师生模式,由戏班的传授演变为校园教育,具有固定的场所和国家标准教材,有指定的教师,进行课堂讲述,辅之以板书和作业,并通过测验、抽查、期中和期末考试进行考核,再进入职业生涯。艺校教育的目的也不是谋求戏班班主的利益,而是为了培养新一代的戏剧艺术表演者,为了把这些小型剧种传承下去。艺校的教育除了培养学生唱念做打的专业技能外,还响应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在教学设计与安排上兼顾文化课、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的设置,同时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靠拢普通学校的课程安排。戏剧曲目通过学校这一途径能够很好地保存下来,留有曲谱、录音、录像,脱离了“口传心授”的固有模式,班主的主观意愿大大削弱,错误率也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率迅速提升,一些传统的剧目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

三、平调落子代表剧目与演员

(一)经典剧目

平调较常上演的传统剧目有《铡赵王》、《董家岭》、《两狼山》、《三关排宴》、《孙安动本》等,还有一些民间故事和神话戏,如《盘坡》、《天仙配》、《天河配》等,现代剧目有《江姐》、《红嫂》、《相亲记》等。其中《相亲记》获得了庆祝建国30周年演出三等奖。落子较常见的传统剧目有《借髢髢》、《端花》、《小二姐做梦》、《杭州失印》、《卖妙郎》、《吕蒙正赶斋》等,现代剧目有《锁不住的人》、《迎春曲》、《雄关红哨》等。

(二)平调落子演员

生角:卜锡林 秦崇德 房志彬 杜银方

旦角:武鸿凤 李魁元 樊艳芳 李爱华

净角:秦尚德

丑角:杜润田

1949年以前女性角色通常由男演员扮演,1949年之后,出现一批女性演员,如下文所示:

李魁元,1940年生人,是平调落子这两个剧种的第一位女演员,12岁登台主演《刘胡兰》一炮而红。李魁元和东风豫剧团曾先后在邯郸、北京、北戴河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演出。

苗书金,1937年生人,主演小生,身材修长,扮相俊美,演技精湛,与丈夫宋魁林互唱反串角色。代表曲目《贾金莲拐马》、《跑沙滩》、《打井台》等。

候林凤,1940年生人,先主演青衣,后主演小生,生角旦角兼演,人称“舞台灵童”,才华全面。小生扮相风雅自如,青衣扮相端庄稳重,唱功深厚。代表旦角曲目《二进院》、《五珠配》,生角曲目《卖宝童》等。

现在的青年平调落子演员中最为突出的就数邯郸平调落子剧团的当家花旦王红,王红是半路出家,她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声乐专业,阴差阳错之下被叫去唱戏,从此改行,代表曲目是《三上轿》、《打金枝》等,并荣获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四、平调落子生存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平调落子的发展得到规范,逐渐达到鼎盛时期。河北省对平调落子进行了重点扶持,先后派遣文艺工作者和戏曲专业干部到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对传统和遗失剧目、音乐进行整理和挖掘。1957年河北省戏曲汇演,以及1959年河北省戏曲汇演中,平調落子戏均获得荣誉。1958年,邯郸专区戏曲学校开设了平调落子班,培养了房志彬、李淑兰、张德启等一批新演员。平调落子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如今,大量的老艺人因为无法养家而重新种起了庄稼,曾经红红火火的剧团也变得萧条,人民的娱乐方式从听戏变成了看电影、看电视剧。如今,平调落子仅存四个专业剧团: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武安市平调落子剧团、涉县平调落子剧团还有洪生平调落子剧团。前三个剧团由政府供养,洪生剧团则是由出生于武安的河北企业家郭乃群个人筹建支持。洪生剧团聚集了回归乡里的老艺人,剧团为他们发工资、投保险,保障艺人的生活,一些老艺人陆陆续续回来,重新拾起了对平调落子的热爱。剧团义务在乡村演出,发扬传统剧目,平调落子这个渐渐失声的地方剧种在京剧、豫剧的夹击中重新回到了邯郸地区,这片土地上空又飘起热闹的乡音。

参考文献:

[1]余从.戏曲史志论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社,2013,(9):138.

[2]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河北卷[G].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3,(11):70-85+406-407+338.

[3]王振国,王鹏.周总理和娃娃剧团[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1.

[4]张午时,贾根山.武安平调落子音乐[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5]卢佳奇.河北邯郸传统地方戏——平调落子初探[J].音乐时空,2014,(10):91.

[6]本刊记者.为了心中的桃源——记邯郸市洪生平调落子剧团团长郭乃群[J].大舞台,2009,(01):7-9.

[7]李珍.武安落子调查与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

[8]高晓磊.武安平调落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现状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