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素质教育的舞蹈教育实施思考

2020-11-28 07:42张伟
戏剧之家 2020年32期
关键词:舞蹈教育高校教育素质教育

张伟

【摘 要】在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开展的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对学生合作意识的提升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新课程改革后,我国主张素质教育,学校不仅需要教授学生知识,同时还需要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舞蹈教育的开展,不仅能够对学生心灵起到一定的陶冶作用,同时还具备了一定素质教育功能,充分运用舞蹈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也是舞蹈教育开展的深层意义。在舞蹈教学实践中能够发现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息息相关,二者相互促进与发展。本论文研究着重探究运用舞蹈教育提升学生素质的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育;素质教育;舞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2-0113-03

现阶段,我国对教育十分重视,同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素质教育逐渐落实在教育工作中。高校作为人才的摇篮,应当贯彻并落实素质教育,在舞蹈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而高校舞蹈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素质教育的教学标准,采取全新教学方式,同时还需要改革并创新舞蹈教学课程体系,使学生在舞蹈学习中提升自身素质。而高校开展舞蹈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肢体表达能力,还能够对学生情感进行深化,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得到发展。

一、素质教育与舞蹈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旨在提升受教育者的多方面素质,并将其作为发展目标。素质教育十分注重学生道德品质、能力的培养,同时还主张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始终将提升全民族素质作为现代化建设中的首要任务。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则是全面提升人的基本素质,同时尊重其主体性,注重其潜能的开发。需要明确的是,素质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首先,素质教育具备一定的全体性特征,从广义角度阐述,素质教育需要面向全体人民,社会成员需要通过正规途径接受基础教育。而从狭义角度阐述,素质教育具有全体性特征指的是适龄需要接受正规的基础教育。全体性特征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特征,在最大程度上能够保证教育的公平性。

其次,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素质教育主要是面向儿童以及青少年所提供的一种基本教育,开展素质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不是只教授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

最后,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的特征,指的是素质教育需要全面发展教育,并促进个体的发展与进步,素质教育应当为完善意义中的教育,其指向为全面基本素质。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塑造更好的個体[1]。

(二)舞蹈教育

舞蹈教育是传授舞蹈理论以及技巧的教育,同时还能够促进舞蹈的繁荣与发展。舞蹈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舞蹈还具备较强的表演性质以及技艺性质,我国十分注重舞蹈教育,在名著《礼记》中便详细记载了多种祭祀舞蹈的传授方法。需要明确的是,舞蹈教育对舞蹈实践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舞蹈教育的开展能够培养大量人才,同时对舞蹈技艺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舞蹈教育会依据目的、对象的不同,分为群众性舞蹈教育以及专业性舞蹈教育,群众性舞蹈教育主要以娱乐为主,而专业性舞蹈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专业人才,发扬与传承舞蹈技艺。

二、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教育的现状和特点

(一)高校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育发展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后,国家十分注重对高校学生开展素质教育,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高校开展舞蹈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但在当前的高校舞蹈教育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舞蹈教育普及程度相对较低

当前一部分高校已经开办了舞蹈教育课程,但教学内容存在局限性,教师仅引导学生进行舞蹈作品赏析和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还有一部分高校开展舞蹈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舞蹈课堂上仅仅为了追求舞台呈现的效果,而排练一些成品的剧目,学生对剧目涉及的舞蹈文化知识了解甚少。因此,在舞蹈排练过程中,对学生身体条件要求较高,部分学生由于身体条件欠佳,因而丧失舞蹈学习的自信心,产生畏难情绪,因而导致教师无法开展更深层次的教学活动[2]。这样的舞蹈教育活动学生没有参与和对舞蹈文化了解甚少,因而无法培养出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最终导致舞蹈教育普及程度滞后。

2.舞蹈与人文教育严重脱节

舞蹈教育的开展,不仅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同时通过舞蹈教育的学习,学生更应该将舞蹈与人文学科转化为综合的感受力。但在当前高校中,舞蹈教育的开展与人文教育脱节十分严重,教师在开展舞蹈教育过程中,仅仅只注重对学生舞蹈技巧的教授,忽视了人文学科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师资力量短缺

在部分高校中从事舞蹈教育专业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具有丰富舞蹈教学经验的教师数量更是少之又少,舞蹈教师数量不足、专业教学能力欠缺以及聘任不固定的兼职舞蹈老师进行授课等,都是导致当前高校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育滞后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些高校聘任体育背景专业的老师担任舞蹈教学,这些老师在教学前并未系统地接受过舞蹈专业训练,部分教师虽然有一定教学经验,但舞蹈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完善,也导致教学开展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正是由于师资力量的短缺与不足,严重制约了高校舞蹈教育的开展以及开展质量,限制了学生进一步地发展[3]。

4.舞蹈教育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

在我国当前的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两种教育形式,一种是为培养专业舞蹈演员所开展的舞蹈专业教育,这一舞蹈教育开设单位通常是专业艺术院校。专业院校会依据舞种的不同,将舞蹈教学分为多个学科,例如现代舞、芭蕾舞、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等 。专业院校所开展的舞蹈教育内容主要为舞蹈技巧专业知识的传授,教学内容呈现单一化、专业化,旨在培养专业舞蹈人才。另一种则是非专业性舞蹈教育,也是素质教育所谓的普及性舞蹈教育,这一教育目标并不是培养专业性人才,而是主张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以及艺术审美能力,旨在培养全面的艺术审美和综合素养。

(二)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教育的特点

1.舞蹈教育的对象具有广泛性

高校开展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舞蹈人才,而是为了通过舞蹈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艺术鉴赏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4]。普通高校中所开展的舞蹈教育是一种普及性质的教育,能够依据教学对象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调整。该类教学其授课形式呈现出多样化,通过趣味性教学,以提升学生的舞蹈修养为主要目的。此外高校还可以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例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舞蹈文化讲座以及舞蹈类比赛等,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此来提升其舞蹈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学形式具有非专业性

普通高校中的学生个体特征具有较大的好奇心、广泛的兴趣,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性较强,因此对艺术的兴趣以及能力也存在差异。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在开展舞蹈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明确切入点,将晦涩难懂的舞蹈理论知识采用通俗化的语言进行描述,将复杂的舞蹈动作尽量改编得简单易学,使学生能够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能感受到舞蹈的吸引力。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的开展,并引导学生进行舞蹈欣赏[5]。学生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过程中,能够逐渐培养独特的审美水平,并带动艺术审美的提升。

3.舞蹈教育的过程具有特殊性

需要明确的是,舞蹈教育并不是能够在短期内完成的教育,而是一个十分漫长的教学过程。舞蹈教育开展过程是学生舞蹈专业知识不断提升的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会逐渐积累舞蹈相关的舞蹈文化知识。舞蹈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十分丰富,通过舞蹈教育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艺术素养。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要学会运用丰富的情感教育代替枯燥的理论教育,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学生通过舞蹈学习,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舞蹈中的情感,并体会舞蹈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舞蹈还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塑造完美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

4.舞蹈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具有统一性

当前社会十分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还需要人才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开展舞蹈教育,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内容,第一个方面则是舞蹈理论知识的教学,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则主要是对一些舞蹈作品以及史论部分进行介绍[6]。第二个部分则属舞蹈实践活动教学,在高校教育中十分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性,理论教育则能够使学生对舞蹈有着基础认知,而实践活动的开展,则能够提升学生参与性,在参与过程中,学生审美能力得以丰富,能够进一步感知舞蹈。

(三)通过舞蹈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策略方法

1.舞蹈教育推动德育的开展

有学者曾提出,艺术能够以自身独特的魅力感染人们,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不断升华自己。在舞蹈教育中,通过开展舞蹈表演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体验,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深入掌握舞蹈的艺术形式以及舞蹈的情感表达。而在舞蹈创作过程中,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例如著名舞者戴愛莲所表演的舞蹈《荷花舞》,其编舞技法十分高超,将荷花不与世俗斗争的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在舞蹈中,采用盛开的荷花比喻祖国的繁荣发展,从而激发出当代大学生对美好祖国的热爱之情。而在舞蹈《飞天》中,则充分运用了戏曲元素,舞者在展示绸带飞扬的过程中,其舞姿十分惊艳且流畅,步伐轻盈,进一步激发了当代大学生对未来的希冀[7]。

高校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育采用集体教学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舞蹈技巧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其团队合作意识。在舞蹈训练中,学生们互相帮助,攻克难关共同进步。学生在严格的舞蹈教学中能够养成不放弃、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舞蹈教育推动智育的开展

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不仅自身技能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其审美能力以及鉴赏能力也将会得到提升。舞蹈主要是通过人的肢体语言从而进行艺术形象的塑造,并表达出人物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想象力得以丰富[8]。通过不同类型舞蹈的学习和表演,让学生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感知力均会得到提升。高校开展的素质舞蹈教育课程,教师不仅会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训练,通过训练,学生舞蹈技能能够得到提升,并且还能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舞蹈教育推动美育的开展

高校通过开展舞蹈教育,能够进一步推动美育的开展。高校开展舞蹈教育,学生可以在学习中能够对舞蹈产生一定认知,同时产生情感共鸣,最终提升学生对美的理解与感受的水平,推动美育的开展。美育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形体美、人格美以及心灵美,并促进学生外在美以及内在美相统一。高校在开展舞蹈教育的过程中,舞蹈欣赏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将引导学生欣赏多种风格和形式的舞蹈作品,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自身艺术审美能力也能得到陶冶与提升。舞蹈主要是通过肢体语言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同时在舞蹈中也涵盖了音乐、舞美、服装以及情感等多个方面内容,是一种十分独特的表现艺术[9]。在高校中,舞蹈教育能够充分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语

当前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同时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程度也在提升,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高校开展舞蹈教育的主要目的则是提升学生艺术修养以及审美能力,并带动学生内在素质的提升。舞蹈教育的开展,能够推动德育、美育以及智育的开展,同时对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引导与导向作用。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艺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还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探究意识,进一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慧,李凌婧.浅谈舞蹈教育在美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艺术科技,2019,32(11):77.

[2]郝蓉.舞蹈鉴赏在舞蹈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32):246-247.

[3]王静娴.谈素质教育实施中的舞蹈教育[J].黄河之声,2019,(12):141.

[4]曲晨.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小学舞蹈教育[J].课程教育究,2019,(25):225.

[5]杨梓涵.中小学普及舞蹈教育实践可行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

[6]白相春.高校舞蹈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探究[J].亚太教育,2019,(04):24.

[7]刘丽.舞蹈教育的发展趋向探索——评<素质教育背景下舞蹈教育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09):2.

[8]李琰.论舞蹈教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实施的必要性[J].华夏教师,2019,(06):88.

[9]文胜.中西舞蹈教育之比较引发的思考——评<中美综合性大学舞蹈教育理念比较>[J].新闻战线,2018,(23):152.

猜你喜欢
舞蹈教育高校教育素质教育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舞蹈教育对少儿成长的作用与意义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