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偏见

2020-11-28 07:53
学生导报·高中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哲学家理论科学

①千百年来,“偏见”一词一直是带贬义的。在人们心目中,偏见就意味着错误,是思想认识的大敌,因此,人人都不应当有偏见。偏见是如此不受欢迎,以至于各个领域的思想家无不以扫除偏见为己任,以便达到无偏见的认识。在人们心中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偏见是应当消除而且是可以消除的。

②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和各种相关理论,特别是哲学真理观的发展,传统的偏见观开始动摇,人们日益意识到偏见是普遍存在的。美国科学史家萨顿经过一番考察后指出:“即使是掌握最伟大真理的英雄,也不能完全摆脱偏见的束缚。”美国哲学家桑塔亚那则提出:人的见解是受利益驱动的,而利益上的差异必然要导致偏见的产生,因此,“理智是充满偏见的”。对传统偏见观抨击得最激烈的,当推德国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在伽达默尔看来,偏见不同于错误,“偏见”不应当是贬义词,然而历史上人们总是对偏见口诛笔伐,使偏见蒙受了千百年的不白之冤。伽达默尔明确提出:现在该是为偏见平反昭雪的时候了。

③现代思想家十分注重对偏见根源的探讨。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理解是有条件的,人对事物的理解要受“理解的前结构”的制约,如社会文化背景、传统观念、风俗习惯和他所从属的民族心理结构等等,这些因素在理解活动中起着先入为主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偏见的产生是在所难免的。

④伽达默尔认为,偏见是人的历史存在状态,是一切理解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偏见是人的视界,真正的理解过程是视界融合的过程,即解释者的偏见与被解释者的内容相融合并产生意义的过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伽达默尔将偏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合理的偏见”,另一类是“盲目的偏见”。合理的偏见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它是由历史传统造成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传统中,传统是我们无法超越的东西,而接受了传统也就意味着看问题有了自身的视角,意味着看问题的偏见性,因此合理的偏见是无法避免也不应该避免的。而盲目的偏见则是由于认识上的主观性错误,如盲目崇拜权威,轻率下结论等原因造成的,这种偏见是应当克服而且是可以克服的。

⑤许多思想家都十分强调语言在偏见形成中的作用。因为语言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接受的东西,而语言又带有民族性。语言中的一些成语本身就是浓缩的价值判断,例如我们汉语中所说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都体现了民族的价值取向,接受了这些东西,自己的思想也就有了偏见。

⑥现代人的偏见观与真理观的演变是一致的。现代真理观是建立在对传统的绝对真理观进行冲击的基础上的。以前人们总以为,有些理论,特别是有些自然科学理论是可以绝对正确即无条件正确的。在不少人心目中,数学就是这种绝对正确的理论,然而这种绝对化的观念在许多哲学家的冲击下一步步瓦解了。许多科学界人士,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任何科学结论都无法达到绝对的全面性,也就是说,任何科学理论也都是带有片面性或偏见性的。正如西方著名科学社会学家李克特指出的那样:“作为科学的参与者,科学家们在描述科学时会有偏见,其方式就如同其他人在描述他们参与其中的现象时通常会有偏见一样。”

⑦总之,在偏见问题上,现代思想家要求人们树立新观念。实际上,这种偏见观也是现代社会的必然产物。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社会的多元化必然要产生思想的多元化和对权威的反抗,而对权威思想的反叛使人们对所谓绝对的全面性不再抱有幻想,这就必然导致将偏见普遍化、合法化的现代偏见观。

1.第②段中的“口诛笔伐”在文中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以下有关“偏见”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偏见的产生,是利益上的差异导致的必然结果。

B. 偏见不是“贬义词”,有其特有的作用和价值。

C.语言在“偏见”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D. 因传统观念等因素,致使偏见的产生在所难免。

3.不能依据文意作出推断的一项是(  )

A.所有科学理论都是带有偏见性的。

B.偏见是人的思想历史存在状态。

C.合理的偏见是历史传统造成的。

D.盲目的偏见是应当且能克服的。

4.指出第③段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与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人们用语言文字对偏见进行揭露、批判和声讨。

2.C(文中没有说“决定性作用”)。

3.B(多了“思想”,“思想”于文中内容无据)。

4.举例论证。具體、有力地揭示和阐释了“偏见”产生的根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5.作者开篇提出“偏见是应当消除而且是可以消除的”观点,接着,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对此加以辩证的分析、说理,最后得出“在偏见问题上,现代思想家要求人们树立新观念”的结论,即偏见是普遍存在的,偏见也有其特有的作用和价值。全文结构清晰,脉络分明,逻辑缜密。

猜你喜欢
哲学家理论科学
船夫和哲学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科学拔牙
泥泞处脚印深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