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2020-11-28 07:51毕苹丹
文存阅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因地制宜民间艺术传承

毕苹丹

摘要: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该有效开发、利用当地的美术课程资源,以弥补国家美术课程的单一与不足,发挥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使学生在乡土教材中学习到属于本民族、本地区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多样性和实用性的需求。依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因地制宜,吸取本地优秀的民间文化和民族精神,让美术教育教学活动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精神。

關键词:因地制宜;乡土教材;民间艺术;传承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吸收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已经成为中华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该有效开发、利用当地的美术课程资源,以弥补国家美术课程的单一与不足,发挥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使学生在乡土教材中学习到属于本民族、本地区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多样性和实用性的需求。那么,如何依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因地制宜,吸取本地优秀的民间文化和民族精神,让美术教育教学活动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精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我的一点想法。

一、探本求源,了解贵州民间艺术,重塑美术课堂

贵州的民间艺术是我省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是经过世世代代传承和不断创造的智慧结晶。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必须要对当地的传统民间艺术有深入的了解和关注。孩子们对民间的美术也多少有所耳闻,学习起来比较容易。通过学习孩子们可以为身为当地人而感到骄傲,提高学习兴趣。像蜡染、银饰、刺绣、挑花、织锦、傩戏面具无疑是贵州民间艺术价值最高、表现力最强的美术作品,同时也是贵州民间艺术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艺术精品。我省的中小学美术课堂都可以也应该将这些民间艺术作为学校的特色美术教育活动。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合孩子的本土民间艺术内容与美术教育结合,开展民间艺术教学。例如,在五年级美术《彩墨脸谱》一课中,就可以将贵州傩戏面具引进课堂,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傩戏文化,如何绘制傩戏面具。通过学习,不仅使美术教育能够多元化,而且促使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从而使各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二、给民间艺术注入新的时代元素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时代呼唤着民族文化走进孩子们心中。

给民间艺术注入新的元素,让它与美术课堂教学的融合,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代代传承,更有利于学生从民间艺术中吸收灵感,并对当地人民的劳动价值有更深认识,从而培养自己科学的人生观。在我省生活着苗﹑侗﹑彝﹑布依等多民族,他们的服饰注重刺绣,图案十分精美。从图案的取材来看,丰富多变,有动物、植物、神话传说、英雄故事等。形象处理上敢于想象,大胆夸张,其纹样的丰富多变可说是发挥到了极致。如在苗绣中出现龙的形象就有好多种:龙的头上有牛角,尾部变成花或宽大的金鱼尾,“飞龙”呈现为鸟状,“人龙”、“蜈蚣龙”等。苗绣还常把花草、动物、人物集中在一起讲述一个故事,造型古拙,主题明确。他们把不同环境、不同季节或互不关联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在织锦工艺中经常出现的适合纹样一般有中心主体,周围的空间布满花、草或小动物,构图饱满,整体感很强又富于变化,这与现代图案的结构非常相似。传统图案设计如浩瀚江海中的一支涓涓细流渗透在许多的现代艺术领域之中,在现代设计艺术中融入传统文化,是将本土文化自我延续。如,在五年级美术《美丽的纹样》一课,属于设计应用的学习领域。教师可以把民族传统的纹样与现代平面设计融为一体,创作了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纹样作品。学生在作品内容、选材、形式及制作的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本土审美情愫的影响,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精髓。

三、构建以乡土民间艺术为特色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

贵州民间艺术文化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载体,是新时代构筑民族现代先进文化的基因,“一个民族的发展基因是不能丢掉的,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哪里去,只有守住自己的根,才能向上发展”。对于当今国内青少年中出现的一味崇洋的倾向,我国的民族文化存在着深刻的存续危机。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构建以乡土民间艺术为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实施民间乡土“美术主题文化”课程,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表现在:(1)强化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了解;(2)引导学生参与多元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3)将美术课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如果一个人从小就能接受多元文化的洗礼,学会珍惜自己的文化、历史,也学会去接受不同的族群,包容不同的见解,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是能够发扬光大的。因此,在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改革中,有效研究和实施乡土民间“美术主题文化”校本课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育人的需要。

“艺术,是心灵的交流与对话”,根据本土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实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教育活动,学生加深了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理解,加深对家乡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受到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艺术活动中,学生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培养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受到了集体主义教育,学生的责任感也增强了。民间艺术进课堂为孩子们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让美术课堂鲜亮起来。

猜你喜欢
因地制宜民间艺术传承
民间艺术篇
传承·民间艺术
因地制宜 张弛有度
侯俊明教授运用肝胃同治法治疗乳痛症经验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民间艺术
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