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及创新发展路径探究

2020-11-28 03:37孙钰峰
文存阅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困境思想政治教育

孙钰峰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下,探索互联网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回避的环节。我们应当理性分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矛盾,深入探索其教育活动的新特点和新规律,着眼于教育全过程,将互联网这一“最大变量”充分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价值彰显的“最大增量”。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创新发展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实践问题

(一)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需求契合度逐渐提高,但學生需求端的快速变化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滞后性矛盾日益凸现。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尤其是网络宽带的降费提速措施和移动端设备的价格多层次性特征,让当代大学生习得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便捷,也间接促使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经费得到大幅度的缩减,二者的契合度逐渐提高。但由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学生对网络信息获取的需求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二者的互动状态难于维持在一个均衡水平,这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二)问题导向难以形成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师生搭建了交流平台,但私密性问题却难于控制和把握、问题导向也难以形成。由于网络超越了时空限制,在这一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师生都可以自由、平等的交流自己的观点,网络的即时性和交互性改变了传统教学的“面对面”模式,师生在这一虚拟网络平台中也更容易产生共鸣、解决问题,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自由度高的另一影响维度是随时变化的,大学生思想难于被教育工作者准确掌握,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聚焦性缺乏,问题导向难于形成,进而影响教育效果。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一)保持教育者主导作用,强调受教育者主体性

要维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话语权威,应当加强教育力量建设,政府部门的顶层设计与各高校的积极作为形成合力,壮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做到思想政治过硬、网络业务精湛、敢于开拓创新,在网络新场域中坚定社会主义主流导向,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和形式手段,保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本色、育人本色。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既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把握教育方向的前提之下,从注重“输出数量”转向讲求“输入质量”,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评价反馈,关照学生的思维成长和行为选择,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情感上打动学生,在理论上掌握学生、说服学生,在教育与生活的联通中回归教育本质,凸显人文关怀;又要求学生党员、骨干和团学组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成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有益补充,要求合理吸引学生群体参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配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由此在现实体验中利用朋辈教育力量,有力促进大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激发创新创业意识和奋发向上意志。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大学生的协调互动,将不断提升网络时代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适应性和感召力。

(二)提高辅导员及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频率

利用网络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可以选择多种途径,如微博、微信、QQ等,通过这些途径不仅能增进老师与学生干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还能加强老师与全体学生的各方面交流,从而全面落实学生工作管理,进一步推进思政教育的实施。通过网络交流平台的多维化服务,有益于革新思政教育方法,使学生与老师地沟通交流成为一种常态,并能扩宽信息接收渠道,增大单位时间的信息流量。此外,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应要建立双方互相尊重、和谐信任与友爱的思想意识,实现平等的主体地位、自由的话语表达形式、民主的意见表达方式、主动的沟通交流模式。辅导员应善于掌握网络工具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全面掌握学生的动向,发现学生的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疏导、教育。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问题导向

在高校的各种网络平台建设中每个学生在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框架下都可以自由地发表各种观点,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有效的动态跟踪这些数据并分析大学生的网络思想动态,还需要对学生发表的观点进行真伪辨识(即哪些观点是大学生真实的意思表示,哪些观点只是他们脱离现实情况的感情宣泄),使聚焦问题导向成为可能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思想的引领实践下,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具有的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应用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实践中,扩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这就需要在技术层面加大投入人力和资金力度以适应问题导向需求,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最终达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

(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绝对性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

高校应朝着创建主流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推动媒介融合发展构建网络传播矩阵和坚持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舆论导向的目标砥砺前行。具体细化而言就是,一是将晦涩难懂、理论性强的学术语言转化为适合当代大学生听得懂、听得进、乐于听的语言表达形式,使主流意识形态逐渐从理论型、威权型逐渐向生活型、感召型转化。同时,充分利用诙谐幽默、形象生动、言简意赅的网络语言转化为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体系”。二是在深化高校融媒体格局的进程中,把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和网络信息传播的新特点、新要求有效结合起来,强化媒介面向、构建传播矩阵,满足当代大学生多样化、差异性的信息需求,进而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三是正确舆论导向的极端重要性需要强化网络舆情监控能力和增强舆论领导力,切实提高网络舆论的发展和正确意识形态导向之间的一致性。

结语:网络思政教育本身具有的特点就是具有广泛应用性、自主选择性、便捷利用性,它将传统思政课的模式优点利用起来,运用现代的艺术、科技等先进技术实现思政知识的传授与网络技术的充分融合,对于开展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军芳.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昌: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2]房晓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困境思想政治教育
跟踪导练(一)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