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环境地质灾害的现状及优化措施

2020-11-29 16:33何贵龙
科技与创新 2020年11期
关键词:滑坡灾害损失

何贵龙,张 强

(1.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宝安管理局,广东 深圳 518000;2.深圳市地质局,广东 深圳 518000)

调查研究后发现,当下环境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比较高,而且造成的损失比较大,因此必须对常见的环境地质灾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够真正地推进社会的安全稳定发展。

1 常见的环境地质灾害类型

当下常见的环境地质灾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1 地震

地震危害性比较大,也是环境地质灾害中的一种。之所以会发生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应力调整以及平衡。中国处于三大板块的交汇处,因此地带构造运动比较活跃,很多地区都属于地震多发区,发生地震的概率比较高。

1.2 滑坡和崩塌

滑坡和崩塌是环境地质灾害之一,主要是在重力作用下,软弱的地表结构发生了下滑情况。崩塌主要是由于重力的影响导致岩土体从母体中脱离,从而造成滚动堆积以及崩落等。一般在丘陵地区不经常出现滑坡崩塌现象,规模相对较小,而山区滑坡泥石流的灾害比较多[1]。

1.3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的周期相对比较长,成因也比较复杂。一般在开采地下资源时,如果出现了超量开采现象,可能会造成地表土体压缩,地面标高大面积降低,从而出现地面沉降问题。

1.4 泥石流

泥石流的突发性比较强、速度快,同时在较短时间内会冲出大量泥沙以及石块,在较宽阔的堆积区域内会不断漫流堆积。

2 环境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分析

造成环境地质灾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人为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索取不断增加,影响环境的变化。比如人们大量挖掘地下煤炭资源或者随意乱砍滥伐,增加了滑坡、泥石流等发生的概率;进行公路修建或者建造房屋等时也容易造成滑坡现象,因此人为因素也是造成环境地质灾害的原因之一。

2.2 自然原因

自然原因造成的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比较大,比如,四川汶川地震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影响地质灾害的自然因素包括地壳运动,这些灾难不容易被人察觉,因此只能采取防治的办法,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而且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3 中国环境地质灾害防治的现状分析

当下防治环境地质灾害,主要采取以下对策。

3.1 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区

为了有效防止环境地质灾害发生,降低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各项损失,政府部门建立了灾难调查区,通过派遣专家小组进行专项调查研究,了解地区的地质地貌特征、气候特征来预测地质灾害,并且制订出相关的应急对策。尤其是对频发区进行灾难危险等级划分,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通过科学合理分析各个地质灾害频发区发生灾难的特点、时间的频率来制订地质灾害预防方案,全面推进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3.2 建立完善的搬迁相关制度体系

为了避免环境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毁灭性打击,相关部门结合灾害等级、灾害的影响范围采取相应的搬迁制度。将居民由灾害危险区移至政府安置安全区,保障了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有效降低了灾区的损失。因此应结合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一系列影响,结合当地实际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尤其是完善搬迁机制,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的居住场所。

3.3 建立相关的应急处理机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环境地质灾害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不仅要为防治地质灾害提供资金和人才保障,也要建立应急处理机制。比如建立应急处理技术系统、应急处理技术装备、网络信息平台等,针对环境地质灾害快速采取应对举措,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排人员抵达灾区进行援助、救援,减少损失,确保灾区的社会稳定。

3.4 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研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行环境地质灾害防治时也应加强对地质灾害的深入研究,对重大地质灾害常发的典型地质环境、内在机理以及成因等进行科学研判,才能合理划分地质灾害的风险区,建立监测预警。构建高效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更好地防治环境地质灾害。各地地方政府必须要充分重视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科学合理评估地质灾害的危险,制定减灾规划。坚持“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更好地对灾害进行预警预报,从而建立规范的防范制度和体系,真正减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4 全面加强和防治环境地质灾害的措施分析

鉴于环境地质灾害的影响非常大,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4.1 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地方政府必须加强对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及时了解当地环境特征,针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采取有效的防治办法。保护生态环境,避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推动经济发展。因此应该定期宣传环境地质灾害知识,并且制订相关的应急措施,及时对地质灾害进行预估和判断,才能够降低损失。也可以结合实际状况设计相关的专项基金,提前进行预防或者进行灾后重建,尽量降低地质灾害对当地经济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4.2 要进一步合理规划地质灾害的防治举措

各地方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出地质灾害的防治规划,才能指导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一方面要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要根据经济发展的现状合理开发和开采地下资源,避免由于开采不当所引发的地质灾难[2]。

另外,要坚持“预防为主、综治结合”的原则,推进“谁引发、谁治理”的办法,自然原因所造成的灾害无法准确进行评估,但是在经济发展以及资源开采时必须充分认识到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且能提前规划,避免造成损失。

4.3 加强新技术的应用

在对环境地质灾害进行防治时也应不断采用先进的技术,应用先进技术能提高防治水平。比如可以通过卫星云图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对特定区域内的自然环境数据进行全面实时监测。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能及时了解自然环境的现状,一旦存在危险隐患,要及时进行救援。也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灾后救援,这样不仅能提高救援的效率,而且也能更好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总之,不断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科学技术手段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防治,才能真正减少不良影响。

4.4 提高所有人员的防治意识

需对环境地质灾害的危害、发生的特征等进行宣传,确保人们知晓环境地质灾害有关知识,一旦发生环境地质灾害,可进行自救。了解地质灾害发生前的一些征兆,可将损失降到最低。政府部门应当通过广播、电视、官方微博等形式,向当地居民定期进行环境地质灾害相关知识的宣传,主要指导人们了解灾害发生的有关应急措施,并且对地质灾害进行预估及判断。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些环境地质灾害,大大降低其所产生的危害。

5 结语

在发展的新时期,常见的环境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为了有效地防止环境地质灾害,需充分重视该项工作,完善相关的防治措施,结合具体现状制订地质灾害的防治规划以及应急预案,采取先进技术防治环境地质灾害。在当前社会,必须加强地质灾害的探知工作,并做好积极的防治部署,最大程度降低地质灾害的危害性,从而确保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猜你喜欢
滑坡灾害损失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洪涝造成孟加拉损失25.4万吨大米
2001~2016年香港滑坡与降雨的时序特征
某停车场滑坡分析及治理措施
两败俱伤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损失
那些损失上百万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