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及其服务创新能力研究

2020-11-29 16:33
科技与创新 2020年11期
关键词:机制图书馆用户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知识服务以信息资源为基础,依照用户的具体服务需求,提供相应的知识服务,是以需求为导向提升知识利用价值的有效途径。相较于传统图书馆围绕知识库开展信息服务的形式,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信息开发可以通过信息共享与针对性的服务机制,优化知识查询、组织、识别、利用、重组流程,使信息服务更便捷、高效。

1 图书馆知识服务机制的发展进程与创新特征

1.1 图书馆知识服务机制的发展进程与改革动力

现阶段,图书馆的服务系统已经由传统以人力为主的查询、管理、服务机制逐步转变为依托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打造的自动化、精确化的服务平台,移动图书馆、智慧知识服务等模式在图书管理领域被广泛推广。信息科技的突破式发展与人们对知识信息的多样化需求,为高校图书服务机制的创新注入了新的驱动力量。网络时代,以移动、泛化、多元性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将成为数字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改革领域[1]。为此,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知识研究、学习合作的组织,应逐步推广知识管理的创新改革,优化现有的服务机制,立足高校发展、规划特征,打造满足更多教职工、学生群体差异化信息服务需求的智慧图书馆。

1.2 网络时代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创新需求与动力

知识服务实质上是个系统性、长期性的过程,对图书馆服务创新改革,是将现代知识管理理念与需求转化为服务系统改革的要求、效果,通过更好的经营、服务、管理方式,深入开发图书馆的信息产品价值。移动环境下用户需求的动态化、多元化、高效化、即时性、情景敏感性等特点对图书馆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是开展服务创新的根本动因[2]。

2 现代图书馆推进知识管理创新改革的发展现状以及具体内容

2.1 网络时代图书馆实现服务革新面临的实践问题

尽管高校在服务系统的完善与服务机制的创新、知识库的填充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但在知识共享改革方面的进程缓慢。一方面,高校图书馆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学生群体,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方面以学术研究、专业文献等知识为主,知识结构较为简单,服务平台功能不健全;另一方面,原有的知识管理、服务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对信息化理念理解不全面,进一步阻碍了现代数字化图书管理系统的建设进程[3]。

2.2 知识管理视角下图书馆开展创新工作涉及的内容

现代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主要内容为知识服务,即用户基于自身知识需求,向图书馆提交的服务要求。现阶段,知识服务的管理模块包括:①组织系统。知识作为组织系统的核心,组织的知识量会随着时间、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而不断积累。②价值开发。对知识的内在价值进行开发的过程也可称之为知识挖掘,现阶段,对知识进行价值开发是指利用智能化、数字化手段,将海量显性数据中具备高价值的隐性知识挖掘出来。如数据库中的文献关键字、引文等,通过知识点的查询,找出关联信息,并通过细化知识点提供给用户个性化的服务体验。③营销管理。营销管理也可以称为对知识内在价值的宣传与开发,更好地定位知识市场的需求群体。高校图书馆知识营销应注重与用户建立起结构层次上的营销关系,即在知识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技术结构、知识结构和习惯结构上建立起稳固的关系,使用户成为图书馆知识产品长期的忠实的消费者[4]。

3 基于知识管理平台创新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3.1 以用户需求为服务指导原则,注重客户体验

当前阶段,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现代图书服务机制的建立,将原有的“资源本位”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客户本位”的服务管理上,将用户需求作为指导图书服务系统改革与创新的核心原则,服务工作不再以刚性制度为唯一的标准,突出了创新服务个性化、专业化、多元化的特点。在以人为本现代理念的引导下,打造服务更便捷、信息共享更高效、知识结构更系统等知识服务平台。

3.2 知识共享平台建设向着多元化发展,用户接收信息的渠道被拓宽

知识共享服务的形式与内容是决定用户接收信息的宽度与维度的主要因素,同时,共享平台的资源与服务功能也是衡量图书馆实践工作质量的关键指标,用户通过实际的服务体验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创新工作进行评价。因此,在知识服务的实践工作中,应该拓展共享平台,加强馆与馆之间的合作,逐步完善高校文献资源数据库,进一步夯实知识服务的基础。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可通过OPAC、Calis 等系统来实现对文献信息资源可共享的保障,以形成国内,甚至国外间的知识共享体系[5]。

3.3 树立现代知识服务理念,打造具备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管理团队

目前,国内相关学者对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归纳,认为创新服务的本质是对知识生产、传播、转移与利用等开发的全过程进行优化管理,这一过程不仅包括工作模式的创新实践,也涉及现代理念的创新融合。为合理转变原有的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应强化对现代服务理念的宣传与引导,将个性化、专业化服务理念作为重要的理论支持,组建兼具创新能力与现代服务意识的高素质团队。如定期组织优秀管理人员学习智慧图书馆建设知识、就创新服务面临的实践问题开展专题研讨、引进信息技术人才等,利用知识创新推动高校图书馆的系统改革。

3.4 以知识管理为核心,构建现代信息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应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构建起管理规范、覆盖全面、运行高效的服务模式。具体来讲,现代图书服务系统的建设首先要确定具体的服务对象,即以高校学生与教师为主体的用户群体。然后立足于图书馆的馆藏、硬件设施、工作队伍等条件,确定设计参数,在评估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优化服务机制的设计方案。服务机制的改革与创新需要一定的过渡阶段,在推进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创新主体的需求指图书馆的创新改革目标,即达成效益、服务、管理领域的改革目的。服务对象的需求指用户的知识需求,包括直接需求与潜在需求两种。主体的改革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用户实际需求,图书馆依照用户知识市场的变化波动,来确定创新方向;创新能力指图书馆的成本、技术、人员、管理结构方面的改革基础,也是影响知识创新服务机制推进速率的关键所在;创新模式的设计与规划,主要指图书馆确定服务模式的决策,如日常管理、特色服务、技术改革项目等;在创新服务的客观环境建设方面,现阶段主要是对网络平台的建设,如微信公众号、微博、门户网站等。

4 结语

当前阶段,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使打造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服务机制,成为新时期图书馆改革的重要方向。高校图书馆应在建设现代信息服务机制的过程中,从知识管理的层面出发,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融合起来,打造智能化自主服务平台,创新知识共享形式,构建起现代知识服务管理模型,为用户群体提供更专业化、多元化的服务体验。

猜你喜欢
机制图书馆用户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图书馆
信用卡资深用户
两新党建新媒体用户与全网新媒体用户之间有何差别
皮革机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