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气象舆情工作发展探析

2020-11-29 22:38
科技传播 2020年7期
关键词:舆情气象分析

大数据带来的理念和信息风暴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思维视角、工作模式。大数据的发展给新闻传播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一方面,新闻生产机制转向基于用户兴趣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机制,满足用户个性化、移动化、专业化、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每个个体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接受者,从而影响传播链条和态势。美国传播学者迈克尔·苏德森在《聚光灯,不是“真相的机器”》中谈到,在大数据与信息过剩的风险社会,真正有价值的新闻应当是基于数据分析得出的“预计明天将有暴风雨式的对公众的忠告、指南、通知、预警”。大数据舆情管理的核心目标就是预测,通过大数据技术与大数据思维,挖掘出数据背后的知识、规律、关联,从而为“大决策”服务。

气象舆情工作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大数据时代政府不再是信息发布的唯一主导者,各类信息的扩散速度极快,考验政府部门的应对能力和公信力;同时,大数据带来预测的视角和工具,为更快把握社会心态、发展态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气象舆情工作者应顺应趋势把握机遇,从数据库整合、海量数据搜集与搜索、数据分析、趋势预测、构建大宣传格局实现精准宣传等角度对自身工作升级迭代。

1 大数据时代气象舆情工作发力方向

1.1 综合提升舆情应对能力

数据的海量、动态、多样,有利于生产更具效度和深度的分析内容。同时,大数据价值密度低、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也对高质量、高效率舆情分析和应对提出了挑战。从技术实现层面,中国气象局与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合作实时监测平台,实现舆情监测、数据分析、大屏展示、应急联动四维一体的舆情监测体系,并逐年更新内部模块拓展功能。该平台贴合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由自然语言分析、海量高质量数据采集、深层次分析工具、文本挖掘等系统组成,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数据挖掘、采集、整理和聚类、分类方面的优势;以聚合分析展现热词,初步实现从“静态收集”拓展至“动态跟踪”;通过大屏展示,突显重点数据和内容。从制度建设层面,逐步完善气象舆情分级预警制度及各部门之间的舆情应急处理联动机制,规范部门信息的共享,明确各自分工,形成“上下联动”,实现舆论关注问题的有序引导。

1.2 以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强化数据系统性

大数据时代,舆情的引爆点和传播方式更加多变,如本地舆情可能先从外地或海外舆论场爆发形成热点,然后传向本地,形成舆情漩涡;舆情在各类传播渠道上可能形成互动而变成热点;网络关注热点和现实矛盾处理之间的错位,造成网络舆情管理对现实的指导能力不足等新的挑战层出不穷。气象话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大众媒体及网民在传播专业性较强的内容中存在知识短板,容易引发误传误解。天气系统变化、气候变化是世界性话题,参与度高,对包含历史与现实、全国和海外的海量舆情数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空间上,未来可进一步拓展“地理位置”“社会关系网”等现实维度进一步丰富数据价值。实现对舆情背后的核心人物、核心媒体、核心机构的智能发现,以及人际关系分析、社群关系分析、意见流动和阵营分析。提高舆情研判的准确性、科学性和预见性。

1.3 多角度多维度解读受众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1]。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复杂矛盾的应对与社会风险的防范应当回归到以人为本这一基本理念。

近年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成为重要的舆论场。人们热衷于在这些社交媒体上发布个人照片、心情记录、行踪定位、观点抒发等各类信息。服务器以日志形式采集用户的登录时间、搜索习惯、地理位置等大量后台数据。以这些信息为基础进行数据挖掘,便能够进行用户画像描绘人物特征和行为习惯。通过一定的数据分析手段,不仅可以描绘出网民的“个人身份特征”和“社会话语表达”,而且能够清晰地描绘出网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心理文化地图”[2]。

基于此,大数据能为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提供更宽广的视角。在理解受众态度中,“文本+关系+情绪+身份”多元结合,才能更为精准的把握,还可以进一步根据受众认知结构和情感倾向提供精准推送、个性宣传。

1.4 建立立体动态的评估体系

气象灾害占各类自然灾害70%以上。一旦发生,宣传报道对引导舆论走向、凝聚社会信心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气象问题因名词、理论不为一般公众熟知,具有一定“门槛”。而当下媒体报道存在选择性报道、政务解读宣传不到位、新媒体平台发布把关不严、话语体系的差异等问题,则容易使信息的全面和科学性会受到影响。此外,人工影响天气、极端天气等气象话题本身涉及公众利益,容易引发反复性谣言引起社会恐慌、焦虑情绪。故而需要对气象灾害性舆情、气象相关重大公共性敏感事件开展历史数据库的储备建设、提炼舆情分级、分类的立体化评估体系,借助舆情平台进一步实现动态化评估,为决策提供信息参考,为舆论引导提供科学依据。

2 气象舆情管理工作长效发展策略

2.1 认识传播规律,把握社会形势

舆情是公众对社会存在的主观反映。敏感的网络舆情虽然出现在虚拟空间,但归根到底还是来源于社会现实。因此,在重视舆引导论、科学回应的同时,善于从舆情中提炼指导工作的思路,加强自身建设才是基础和底气。另一方面,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及公共治理参与意识的提升也是舆情层出不穷的原因,应以积极的心态看待。

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变迁,启发我们应及时掌握信息传播规律,知识快速迭代更新。观察社会心理、学会换位思考,洞悉事实、观点背后的事件真实脉络,培养预判预测的能力。大数据是技术,更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是提高我们洞察力和舆情应对能力的“利器”。通过对数据的全方位监测,准确的定位,及时的干预,改变舆情生成和传播态势,引导网络舆论朝着理性的方向展开。

2.2 理性看待大数据,强化自身建设

大数据思维运用在舆情分析、舆论引导于决策支撑的助益可以有以下几个思路:舆情分析的起点是大规模、真实且实时的复杂数据全集;解决渠道监测分析全覆盖的技术瓶颈,实现对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形态数据的处理;实现对相关热点话题的自动识别、智能聚类以及对传播路径的追溯并用图表进行可视化展示;研发更加简明有力的解读方式浓缩各类信息,提供精简有力的产品和服务,辅助决策;实现对气象潜在敏感舆情的风险预判,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引导;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言论载体新形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应对互联网数据壁垒。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大数据的局限所在,大数据不一定等同于好数据。如,大数据虽然扩展了监测范围,但存在监测盲区。“网络舆情大数据并不等同于现实社会舆情情况,网民观点不同于公民观点。媒体对风险判断基于新闻价值判断,而不是科学判断。”[3]舆情管理工作中,需要合理运用网络舆情分析、用户画像、社会调研、效果评估,确认舆情服务的边界,使舆情服务更科学,避免决策误判。

2.3 注重深度挖掘和可视化展现

基于目前的舆情监测平台尚未充分挖掘舆情数据深层价值的现状,可以从可视化展现入手,提高舆情研判及应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一是传播途径,即对舆情去向、数量和范围的追踪开展可视化分析。通过对舆情事件的传播扩散重要节点及时定位,便于舆情处理迅速介入。

二是公众情绪分析。目前仅开展“正面、负面、中性”分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态度的把握,尤其在公众情绪极化时,社会风险较高,可能由线上转向线下,故而需要舆情分析动态跟踪。目前有舆情技术团队开发出“赞扬、愤怒、悲伤、恐惧、厌恶、惊奇、喜悦”等多种情绪的受众情感倾向自动分析功能,值得气象舆情工作者思考借鉴。

三是建立评估模型实现动态把握。综合考虑舆情的发展阶段,即一般分为酝酿期、发展期、扩散期、爆发期、减弱消散期等阶段;舆情的重要敏感程度,影响时间及范围;涉及机构或人员的身份;舆论讨论的媒体、渠道等要素,从而科学制定应对策略。

2.4 树立前瞻意识,打造专业团队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 等新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变革,舆情管理要直面海量复杂数据和新知识、新技术的挑战,自我更新迭代。创建大数据系统及舆情监测分析平台需要持续的成本投入及技术保障,系统地开展网络舆情业务和研究工作,更需要打造具有复合知识体系、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学习适应能力的专业团队,致力于舆情规律、条件和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更有效、更精细化挖掘气象舆情大数据的深层价值,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方案。2018 年5 月,人民网-延庆冬奥世园舆评中心揭牌,这是人民网在全国设立的第一个舆评中心。舆论环境风险评估专业化程度将不断升级。气象舆情工作者可以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优势互补。当今时代我们面临日新月异的知识和技术,媒体传播渠道终端极大丰富、极端复杂。相应地,舆情管理工作也应与时俱进提升质效,实现立体化、动态化、全局化、智慧化。

猜你喜欢
舆情气象分析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舆情
舆情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