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网PEST战略分析

2020-11-29 22:38
科技传播 2020年7期
关键词:受众科技信息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句话来自于英国知名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它已成为虎嗅网的“题中应有之义”,寓意虎嗅网具有老虎的嗅觉,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商业以及科技等垂直领域的前沿动态。虎嗅网以用户生产内容和“社会化”的形式,为受众提供资讯,它是读者和作者、企业和客户双向互动的桥梁。

PEST 分析法是一种宏观分析企业的范式,是用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技术4 个维度来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做出预判。

1 政治环境分析

1.1 国家扶持互联网行业发展

信息技术作为中国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在国家战略中被放置于一个异常重要的位置上。在软件层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 年印发了《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指出我国今后将致力于推动产业生态体系协同创新、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虎嗅网报道、转载、评论信息技术产业和TMT领域的最新信息,同时虎嗅网本身就从属于TMT 领域,在其双重属性作用下,更容易受到国家政策的照顾。在内容分析层面,虎嗅网传播所涉及的内容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下更新换代极快。在媒介分析层面,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告诉我们,媒介本身才是最有意义的信息。作为我国的朝阳产业,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政策上给予多种照顾。随着2019年上交所“科创板+注册制”规则的发布,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创新步入快车道。

1.2 互联网的野蛮生长需要落实监管

不同于传统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虎嗅网以“众包”的形式开展业务,带来了丰富的流量,展现出众多的创新活力。与此同时,也会面临传统媒体所无法预料到的新业态:企业主体、作者、转载方、读者等利益盘结、版权纠纷不断出现;在网络新闻层面,诸如“洗稿”等问题层出不穷。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著作权的保护,我国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而且侵权的主体难以确定,维权成本十分高昂。这一乱象需要国家与时俱进地健全引导政策,促进互联网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2 经济环境分析

2.1 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强劲,产业升级如火如荼,越来越成熟的商业市场催生出越来越专业的受众群体,人们对于深度、原创的商业资讯以及TMT领域的创新创业信息展现出来越来越多的关注度。尤其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获取新闻的渠道越来越广、移动设备越来越普及等,公民新闻开始浮出水面。在每个人都拥有发声筒和扩音器的时代,媒介打破了行业壁垒,专注于商业、科技的工作者以及深耕垂直领域的受众在发声筒前,转身蜕变为内容的发布者。这为虎嗅网的“众包”模式打入了一剂强心针,它通过“社会化”的创造方式,链接了信息收受双方、企业和客户,而这些行业的专业信息和第三方的专业评论,正是虎嗅网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2.2 资金涌入科技投资市场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软硬件企业的上市,人们对于互联网产业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在战略投资机构和二级市场投资人看中的行业投资价值上,TMT领域下各垂直行业水涨船高,各类最新资讯像雨后春笋般生长,大量的新闻事件给予科技媒体更多的新闻来源。在底层格局不断重构的背景下,虎嗅网之于投资市场,自然是一只“独角兽”。2014 年6月6 日,阿里巴巴已对虎嗅网进行投资,并且在近日已经完成了工商变更。信息产业被视为未来的经济增长点,在“中兴事件”与华为5G 技术被美国及其盟友遏制的大背景下,“中国芯”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市场的重视。在政府意志的导向下,科技市场势必会迎来一波发展高潮。虎嗅网致力于观察、记录、评论科技企业,以及本身就作为TMT 领域的一员,在资本流动中,也势必会成为受益方。

2.3 新媒体的资本困境

2015 年,虎嗅网正式挂牌新三板,但半个月之后,其报价系统的成交量依然为零。虎嗅网的境遇并非个例,挂牌新三板的荆楚网和北国传媒等媒体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类似虎嗅网的新媒体科技公司,并没有做到规模盈利,也没有独特的盈利模式,根据虎嗅网《公开转让说明书》披露,线下活动、整合营销占据其总收入的70.48%。这类事件触发型收入,导致虎嗅网的大客户频繁更换。因此,其估值也就成为令投资者难以安定的难题。

3 社会环境分析

3.1 社会环境的改善带动商业和科技信息的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过数十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开始陆续收获发展红利。物质条件的改善带动了商业和科技信息的消费。虎嗅网则以此为契机,在商业蓝海里提供原创且优质的资源。此外,在教育事业发展的带动下,中国的文盲率越来越低。在强大的物质和教育资源的促进下,中国社会开始向消费驱动转变。大而广的新闻门户网站无法满足“分众”需求,细化的商业和科技领域变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受众渴望消费的信息。虎嗅网作为商业和科技资讯的佼佼者,自然受到投资人和普通受众的青睐。

3.2 职业环境面临考验

虎嗅网采用“社会化”的模式来生成内容,这大多是凭借撰稿人的一己之力来发布文章,这些文章素材来自作者的个人阅历和工作、生活圈子,这极大考验了撰稿人的媒介素养和虎嗅网网站编辑的业务能力。并且对虎嗅网如何摒弃低俗内容、如何避免具有鲜明个人倾向性的内容、如何运用有效且足够的事实来回应文章所想要表达的争议内容、如何平衡科技行业不同竞争者的利益诉求等方方面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2018 年12 月17 日,今日头条披露北京虎嗅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转载外媒新闻时夹带“私货”,已将其告上法庭。

4 技术环境分析

4.1 人工智能助力新媒体行业发展

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延伸。在互联网领域,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在信息过载的社会中,受众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但受众的信息需求却得不到有效满足。而人工智能就直击这对矛盾,给予受众以清晰具体的推送。在商业与科技新闻领域,每时每刻都产生大量的信息,作为虎嗅网核心竞争力的原创评论,自然也要结合社会热点和行业前沿,力求能够在舆论漩涡中引起共鸣。在此,对于新闻信息的抓取和推送则显得尤为重要。这尤其显示在对于国外行业信息的选取上,除了编辑的人工选取外,或直接或间接的运用人工智能来反应热点和重点、需要融入到虎嗅网的生存与发展之中。

4.2 网络媒体对用户信息的保护存在失范行为

新媒体以云端的形式,存储用户信息。但对于新媒体技术的监管,仍然存在着一些漏洞。2018年8 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发布《App 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根据调查结果,个人信息泄露总体情况比较严重,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的人数占比为85.2%,没有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的人数占比为14.8%。2018 年,闹得沸沸扬扬的Facebook 因用户隐私泄露导致市值蒸发360 亿美元之巨。对于保有用户隐私的互联网企业来说,任何有关泄露用户数据的行为将为自己的商誉抹黑。将维护用户信息安全作为发展的信条,是网络媒体安身立命的前提和基础。

5 结语

在信息过载的背景下,虎嗅网成为解决“受众无时无刻都在获取海量资讯但对于商业、科技资讯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在PEST 分析法这一范式下,虎嗅网呈现出澎湃的生命力:国家扶持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大量资金涌入科技投资市场、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善,中国开始向消费驱动转变、人工智能越来越在新媒体行业的发展中释放出活性因素。但与此同时,互联网相关细分领域监管缺失、新媒体面临资本困境、职业环境面临考验、网络媒体对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不力等因素则成为亟待改善的重要方面。

猜你喜欢
受众科技信息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订阅信息
科技在线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科技在线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