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博为例探析新媒体语境下“拟剧理论”的发展与嬗变

2020-11-29 22:38
科技传播 2020年7期
关键词:前台后台表演者

1 “拟剧理论”的基本观点

欧文·戈夫曼将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比做一个巨大的戏剧舞台,每个人都依据角色需要,在舞台上进行特定的表演,这就是“拟剧理论”。“拟剧理论”包括“表演框架”“印象管理”等主要观点。

1.1 表演框架

1)表演区域。欧文·戈夫曼将表演区域依据功能划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前台与后台。前台是表演者公开表演、迎来送往的既定场域。在前台,表演者根据表演剧本,对自己的表演进行修饰,为观众呈现出特定情境。后台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是表演者的个人空间,观众不能随意闯入。表演者在此进行修整并为下一次登台表演做准备。

2)表演剧情。表演剧情,又称为剧本,即表演者进行前台表演时所参考的社会规范体系。人们在社会这个庞大的戏剧舞台当中的表演是有所规范的,人们的行动受社会体系预先写好的剧本所制约[1]。表演者依据不同的剧情,在舞台上进行着不同的表演。

3)表演角色。角色是表演者为自己所塑造的具有一定特征的人物形象。表演者在前台表演时,依据不同的情境和观众切换不同的角色。“任何一个进入特定地位的人所能获得的自我形象,都能在情感和认知上对他产生吸引力,使他渴望并期待用角色扮演及从这种扮演中产生出来的自我认同来看待自己。”[2]表演者根据观众对角色的期待与反馈及时进行调整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1.2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又称自我呈现,是人们表演化生存的一项基本策略。印象管理是指人们通过修饰、美化、包装等方式试图影响和管理自己在他人心目中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表演者通常通过后台进行修整,从而能够在前台展现出观众期待的一面。

2 “拟剧理论”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新特点——以微博为例

新浪微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8 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8 年第四季度,微博的月活跃用户达到4.62 亿,日均文字发布量达到1.3 亿[3]。微博因其信息更新快速和信息覆盖全面的特点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通信及社交网络平台之一。当微博一类的新媒体成为社会化表演的舞台时,“拟剧理论”的观点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

2.1 表演区域:前台与后台界限模糊

伯尔尼·霍根将自我呈现划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同步的“表演”,另一种是异步的“展览”,在大众传播时代及之前,人们与其他个体间的互动以面对面交流为主,即同步表演[4]。此时,前台与后台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表演者在后台进行修整、包装,在前台进行表演即自我形象的建构。表演者通过前台观众的反馈有针对性地改变自己自我呈现的方式。在互联网时代,随着各种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媒介融合的趋势,表演者用来表演的前台逐渐扩大,用来修整的后台日益缩小,两者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也就是说,在新媒体时代,表演者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开始融合,私人后台逐渐公开化,后台表演成为常态。

以微博为例,当人们以微博作为自我呈现的舞台时,前台就是人们发布的各种各样通过修饰之后能够体现人设即人物特征的图片、视频等,后台则是现实生活中事无巨细的小事包括抱怨、吐槽等一些负面情绪的宣泄。而如今,人们在微博上发布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是精心修饰给别人看的内容,更包括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前台与后台的界限发生模糊。

2.1.1 私人后台前移

微博上的后台前移是表演者主动或被动的结果。表演者出于全面展示自我形象或是获得他人认同的目的,会进行主动的后台前移。以明星或网红等公众人物为例,后台前移可以帮助他们树立完美人设,吸引更多的粉丝关注。欧阳娜娜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欧阳娜娜通过在微博上发布自己的游学Vlog 或者通过不定时的直播与自己的粉丝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满足了粉丝对偶像生活的好奇心,达到了吸粉、固粉的目的。再以普通群众为例,人们经常通过微博进行减肥打卡、晒自拍、分享美食照片等一系列后台表演行为来寻求与同群体之间的共鸣,获得他人的认同感。被动的后台前移则是媒介的发展与融合导致表演者的自我场域被压缩,个人后台被迫呈现给观众,比如明星、网红等公众人物的私生活、负面新闻等。由于个人后台被压缩,表演者进行修整的空间和时间越来越少,致使表演者很难时时刻刻维持自己在前台观众心中精心修饰过的形象,于是,后台形象被动展示在了观众面前。

2.1.2 个人前台可塑

“拟剧理论”中表演者通过在前台进行表演来获得观众的反馈从而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表演行为进行调整。在新媒体时代,观众拥有更多的反馈渠道与方式对表演者进行反馈,他们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因此变得更加频繁,导致表演者的前台的可塑性进一步增强。用户即表演者在微博上进行自我呈现时,通过精心的展示塑造自己的独特形象。用户粉丝即观众随时可以通过点赞、转发、评论的方式对表演者发布的内容做出隐形评价。表演者能够从这种评价方式上即时得到反馈并转变、修整自己的个人形象和表演方式,以获得更多观众的满足与关注。这种即时的交流反馈使表演者的可塑性增强,更加适应表演行为。

2.2 表演剧情:剧本多元化与专门化

剧本的多元化是指在表演者在进行表演时,会根据身处舞台以及观众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剧本,以满足各种类型观众的观看需要。也就是说,观众的反应对表演者剧本的选择发挥着重要影响。表演者甚至可以依据观众的喜好,通过学习,表演出自己本不擅长的剧本。在新媒体时代,剧本和表演行为的多元已经成为表演者不可缺少的特点之一。

剧本的专门化是指表演者为了某一特定的观众群体制定的专门的表演剧本。比如,明星、网红等公众人物的“人设”。他们的“人设”分为很多种,“真性情”人设、“吃不胖”人设、“女汉子”人设等。这些“人设”通常是表演者在某次舞台表演中塑造出的人物形象,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吸引了更多的粉丝关注。于是,表演者为了维持粉丝对自己的关注,开始有意识地维持自己的这个“人设”,表演专门化的剧本,以吸引更多喜欢这个“人设”的观众的关注。

2.3 表演角色:匿名带来的角色自由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进行表演的场所通常是数字平台、虚拟空间。与真实的社会环境相比,虚拟空间中的表演者可以不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这为匿名表演带来可能。

匿名表演不受社会环境的限制,使表演者拥有更多的表演自主性与身份自由度。一方面,表演者可以通过角色转换,满足不同的表演需要。例如,表演者可以同时拥有两个微博账号,也就是两个表演舞台。表演者根据每个账号的粉丝群体的不同,进行不同类型的表演行为,获得不同粉丝群体的赞赏。此外,表演者也可以通过匿名表演进行角色塑造。戈夫曼将个人前台进一步分为外表(表明表演者的社会身份的因素)和举止表明表演者在特定的情境中希望扮演的角色类型的因素)[5]。匿名化的数字空间中,角色塑造更加自由。表演者可以通过文字或者图片将自己塑造成任何类型,任何自己想要的角色。比如,在现实生活情境中,你是一个冷漠的人,在微博中,你可以通过发布图片或者文字,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乐观开朗的人。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绝对化的匿名状态是很难达到的。微博可以通过查询IP 地址的方式,得到人们的具体信息。因此,在新媒体表演中,角色自由与行为限制并存。表演者要遵循网络规范,杜绝消极的匿名表演行为。

3 结束语

人类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动物,无时无刻不在社会化舞台上进行着表演。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表演的舞台、剧本、角色都发生着变化,表演者的行为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人们在社交媒体的表演舞台上进行表演时,同时也应注意现实生活中的表演行为,在虚拟与现实的双重交流互动中理性地塑造自身的形象。

猜你喜欢
前台后台表演者
公路电助力 从幕后走向前台
孟晚舟:从前台打杂到华为副总裁
后台暗恋
妙猜两数
前台、后台精彩花絮停不了
网站前台设计分包合同中应注意的问题
以“后台”的名义节省电池用量
电力调度中后台监控系统的应用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论表演者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