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住官兵主体 凝聚智慧力量 不断增强基层建设的动力活力

2020-11-30 01:04
政工学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干事官兵基层

习主席强调指出:“要坚持扭住官兵主体抓基层,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增强基层内生动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基层建设发展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通过在基层调研,总体感到广大官兵热爱基层、安心基层、建功基层的心劲足、干劲大,争做尖兵、争创先进、争当典型的氛围浓、热情高。但同时也发现,一些单位因事务杂、任务重,还存在着工作末端落实不够、干部动力活力不足的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是工作忙、责任重、压力大、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对此,需要从三个方面持续用力、加以改进,更好地凝聚官兵的智慧、团结官兵的力量、挖掘官兵的潜能,推动基层建设向着“三个过硬”目标发展。

一、善于激发热情,让官兵干事有动力

着眼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在强化理论灌输和教育引导的基础上,重心要在增信心暖人心、善激励立威信、能容错帮解忧上下功夫。一要树正典型引领的导向。典型就是旗帜,榜样就是力量。有效发挥官兵主体作用,就要通过积极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在官兵面前树立比学赶超的榜样和目标,在基层形成“百花争妍竞春潮”的良好景象。坚持倡导“组织把工作任务交给官兵做到放心托底,个人把成长进步交给组织不用分心走神”,在入党立功、评定先进、入学深造、军士选晋等方面立起“优秀者优先、先进者先用、有为者有位”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有效激发官兵在基层精武练兵热情,坚定干事创业的信心。二要建立容错纠错的机制。基层主官担子重、任务重、责任重,往往是“官小事多、权小责重”。尤其是作为一线带兵人,身后的官兵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谁出了问题,干部骨干都要负责。比如,现在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而诱发的违规违纪问题屡禁不绝,一旦发生问题就要做检讨、受处理。不少基层连队主官坦言:每天都是如履薄冰、如坐针毡。因此,上级党委机关要区分情况、查清原因,准确界定“敢作为”与“乱作为”的具体情形和界限,不能出现问题一概“追责勿论”,真正为担当者担责、让尽责者安心,构建起想干事、敢干事、愿干事的良好生态。三要营造安心尽责的氛围。安心才会尽心。面对基层官兵的压力和困难,上级党委机关要努力做到既压担子又添劲头、既传导压力又传递温暖。真心关爱解其忧,建立完善举办集体婚礼、协调子女入学、关心转业安置、解决家属就业、困难补助救济等激发官兵干事创业热情的支基惠兵举措机制,多办官兵最期盼、干部最头痛、基层最欢迎的事情,让最辛苦的人成为最幸福的人。真正还权树其威,善于放权给基层、还权给官兵,在人员使用推荐权、经费物资支配权、敏感事务处理权等权限上,该是基层自己决定的事务事项机关不插手,让他们有职有权有动力。真实减负卸其压,守住精文简会的硬杠杠、立起减负释压的新标高,从“解放本本入手”,改变“不开会就是不重视、不发文就是不作为、不留痕就是不落实”的陈旧观念,真心把“量”减下来、把“质”提上去,不断营造官兵心无旁骛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二、善于搭建舞台,让官兵干事有活力

调动官兵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激情,就要在尊重基层官兵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上做文章。一是建设发展让官兵献计策、当主人。基层是贯彻落实党委首长决心意图的最末端,政策措施是否有效可行,他们最有发言权。党委机关在议战、议训、议教、议安等重大问题时,可挑选基层思想训练骨干和安全员列席党委常委会、首长办公会,让他们“挑刺揭短”、出招献计,既谈看法又拿办法,领导机关可及时识短补缺,这样可有效克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工作落实的对策。二是纯正风气让官兵担责任、当主力。风气连着士气,士气依靠正气。营造基层的清风正气,既要靠各级基层组织和一线带兵人,更要靠基层广大官兵。基层风气监督员作为风气监督的“前沿哨”“探照灯”,在纯正基层风气、团结凝聚官兵、推动部队建设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上级有关要求,通过在旅团级单位进行党风监督员试点引路,积极正风肃纪、全面监督,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能。因此,要更好治理微腐败、纯正部队风气,就要切实发挥基层官兵“摄像头”和“纠察哨”的作用,让“微腐败”无处藏身。三是教育增效让官兵敢创新、唱主角。这几年,各级虽然在抓基层教育上取得了一些实效,但一些单位搞教育还依然存在着内容“假、大、空”、形式“僵、硬、干”、手段“老、旧、俗”的问题,教育不走心、不入心、不暖心,往往是“台上磨破嘴,台下打瞌睡”。要改变这种状况,切实使官兵“学得有味、记得清楚、悟得深刻”,就要以“新”引路,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课堂、优化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善于用“启发式、讨论式、辨析式”模式,变“一人讲、众人听”为“众人参与、共同提高”,真正把课堂交给官兵、将话筒递给战士。具体要做到“四个转变”,即观众向演员转变、主演向导演转变、施教向策划转变、翻本子向看样子转变,以此打造精彩纷呈、生动活泼的教育课堂,从而激活教育的“一池春水”。四是会议活动让官兵有底气、站主位。基层“八个会”是推动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落实的有效抓手。要着眼发挥基层“八个会”尤其是连务会、班务会、支委会、党小组会的功能作用,有效改进以往召开会议时主官唱“独角戏”、班长跳“光杆舞”、干部领“大合唱”,致使新味不足、议味不浓、兵味不够,把会议开成了程序会、过场会、形式会。对此,要通过培训明确会议召开的程序、内容、环节、要点和时机,不断拓宽官兵参政议政的渠道,努力把基层官兵在建设中当主体、站主位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善于用心帮带,让官兵干事有能力

抓建先抓纲,强基先强能。发挥基层官兵的主体作用,要在能力素质的提升上使长劲。一要刷新思维抓培训。分析近年来发生的事故案件,原因固然有多种,但心理疏导不到位、训练管理不科学、带兵爱兵不用情、文化生活不丰富、情况信息不清楚、管网用网不严格是重要教训。这就警示我们,面对新生代、新情况、新问题,对各级带兵人的培训不能再用过去“只要训练好、就是素质好”“只要能严厉、带兵没问题”的老思想老观念,而是要真正搭上新时代的列车,刷新思维,全面提高,实现能力素质的换挡升级,使其适应新时代带兵育人的能力要求。二要精心帮带搞指导。部队体制编制调整以来,基层干部骨干调整大、流动快,抓建基层生手多、新手多,因此必须切实抓好帮带指导。要帮好“重中重”,让党支部善把关,就是要在提升党支部的学习力、凝聚力、创造力、决策力上用心,让党支部在提高“三个能力”上站位高、善把关。要解好“难中难”,让干部善统筹,就是要在帮助他们理思路、善统筹上用力。要教好“弱中弱”,让骨干善带兵,就是要着眼转变“军事好就是能力好、管理严就是会带兵”的片面认识,努力在引导干部骨干“会玩、善教、能练、真爱”的能力素质上用功。三要强化历练促提高。岗位是最好的磨刀石。基层官兵成才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尤其是作为营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部位,一方面要主动变“二传手”为“主攻手”、“隔断墙”为“承重墙”,在工作推动中依靠大家的智慧,在练兵备战中凝聚群众的力量。另一方面,在督导工作落实和检查考核中,要把优秀的班(排)长和士兵吸纳进来,让他们在练兵备战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把他们锻造成工作面前的“多面手”、问题面前的“灭火器”、压力面前的“千斤顶”,进而促进营这个“中间地带”向“中坚力量”转变。

猜你喜欢
干事官兵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忠诚许国,老而弥笃”——“干事创业敢担当”评论之一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职务纵有“天花板”,干事也没有
放开干事创业的“手脚”
“李云龙式”干部如何发现,怎样用好——这也是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重要标尺
走基层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