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新时代部队管理 法治化水平提升的着力点

2020-11-30 01:04
政工学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守法官兵法规

按照法治要求转变治军方式是解决当前部队管理存在突出问题的根本举措。新时代,要在厚植“有法必依”的思想底蕴上下功夫、在践行“执法必严”的原则要求上下功夫、在压实“违法必究”的主体责任上下功夫,不断提升部队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一、在厚植“有法必依”的思想底蕴上下功夫

提升新时代部队管理法治化水平,首先要让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使官兵信仰法治、坚守法治,打牢官兵“有法必依”的思想根基。

(一)强化法治教育。开展部队法治教育是厚植“有法必依”思想底蕴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一是创新学习方法。要结合单位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对法规制度区分“轻重缓急”,采取划分等级、点面结合的方法,加强法治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二是培养法治人才。要走开军地共同培养法治人才的路子,打造相互支持、相互依托、资源共享、军地协同、互惠共赢的人才培养格局,为部队法治教育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三是丰富教育形式。要更多采用官兵喜闻乐见的“案例教学”“模拟法庭”“参观见学”等形式,实现部队法治教育形式的多元化。

(二)浓厚法治氛围。法治文化氛围看似无形的存在,却能够带来有形的力量,是厚植“有法必依”思想底蕴的有力支撑。一是坚持正面引导。要让“守法光荣、违法可耻”成为始终弘扬在法治军营的“主旋律”,引导广大官兵把法治内化为政治信念和道德修养,外化为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二是拓展文化阵地。要通过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和法治文化墙等形式,拓展法治文化实体阵地;要适应“微媒体”时代的新潮流,推进“互联网+法治文化”,打造覆盖广泛的法治文化虚拟阵地。三是加强文艺创作。要积极组织发动所属官兵自编、自创、自演与法治相关的文艺节目,使官兵在轻松愉悦中强化法治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认同意识。

(三)树立法治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厚植“有法必依”的思想底蕴必须发挥好法治榜样的作用。一是发掘身边典型。要用典型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官兵、带动官兵,推动官兵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二是学习先进事迹。要引导官兵从法治榜样身上学习将法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法治素养和“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方式,不断涵养官兵的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三是加大褒奖力度。要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加大对法治榜样物质奖励的额度和精神奖励的力度,增强官兵向法治榜样学习的动力,激发官兵争当法治榜样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在践行“执法必严”的原则要求上下功夫

提升新时代部队管理法治化水平,关键在于严格执行部队管理法规制度,真正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

(一)坚持全面从严。令严方可肃兵威,命重始足整纲纪。全面从严是把握“执法必严”原则要求的鲜明特征。一是坚持刚性从严。要解决硬规矩不硬、潜规则难除的问题,树立法规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刚性,让法规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确保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二是坚持依法从严。要全面准确执行法规制度,既要防止层层加码、无限拔高,又要杜绝标准不高、将就迁就,彻底消灭各种形式的土政策土规定,使部队管理始终沿着法治轨道运行。三是坚持长效从严。机制是管长远、管根本的,要让部队管理全程保持全面从严的高压态势,在长效从严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实现纵向到底不断线、横向到边无缺口的长效管理目标。

(二)抓住“关键少数”。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等于抓住了严格执行部队管理法规制度的“牛鼻子”。一是坚持率先垂范。领导干部要带头遵纪守法、带头严格执法、带头办事依法,坚持立言与立行一致、律人与律己统一,做到“人情”面前原则为先、“关系”面前法纪为重,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二是规范权力运行。要破除“官本位”意识,用法规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坚持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依法治权,打造依法治权的“闭合回路”,确保权力因法而生、循法而行、违法必究,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三是落实考核制度。要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

(三)守牢平等底线。公正执法是锻造“投之所往,天下莫当”钢铁劲旅的铁律,也是把握“执法必严”原则要求的目标所系。一是坚持“时时平等”。要防止在法规制度执行上打折扣、钻空子,把制度落实的弹性“选择时”转变成制度落实的刚性“进行时”。二是坚持“处处平等”。要充分利用相关解释、实施细则、答记者问等形式,消除法规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灰色地带”,不管到“哪个山头”都要唱“同一首歌”,防止出现有些单位“法外开恩”、有些单位“罪加一等”的现象。三是坚持“人人平等”。要始终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不因关系亲疏而搞“选择性执法”,不因身份差异而搞“区别性对待”,确保部队依法管理过程中没有“旁观者”,确保法规制度执行过程中没有“局外人”。

三、在压实“违法必究”的主体责任上下功夫

各级要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层级责任,追究违法失责,以此来提升新时代部队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一)党委决策责任。党委依法决策是压实“违法必究”主体责任的关键。一是健全议事规则。提交党委决策的事项,要事先交由法制工作部门进行法律审查;党委研究议事时,要有法制工作部门全程参与;党委决策表决时,要参考法制工作部门的法律意见,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合法性、权威性。二是强化监督机制。监督是党委决策过程各个环节公平公正的保证,要加强以党委决策为重点的党内监督、以情况报告为主的层级监督、广大官兵有序参与的群众监督,通过增加“监督关口”,不断扩大党委决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三是完善追责制度。对作出违法决策、错误决策、失误决策的党委班子成员要评估危害、区分责任、严肃处理,推动形成有责必问、究责有力的党委决策责任追究机制,督促党委依法决策质量水平的提升。

(二)机关指导责任。机关部门依法指导是压实“违法必究”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一是扭住官兵主体。要改变传统指导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充分相信官兵,紧紧依靠官兵,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集中广大官兵智慧和力量,提升机关落实指导责任的能力。二是严格依据法规。机关部门要按照法规制度的要求开展各项指导工作,保证依法筹划工作、依法部署任务、依法实施指导,做到工作循于法、秩序统于法、忙乱止于法。三是建立惩戒机制。要及时制定机关部门违规违法指导基层的惩戒机制,采取直接列举的形式,明确惩罚的具体措施,敲响“违法必究”的责任警钟,高悬“违法必究”的责任利剑。

(三)官兵守法责任。压实“违法必究”的主体责任,最终要体现在每一名官兵守法上。一是建立诚信档案。要开发运行官兵守法诚信档案管理系统,依规依法对每名官兵的诚信守法行为和失信违法行为进行记录和公示,立起鲜明的守法导向,激发官兵的守法自觉。二是构建评估体系。要科学搭建评估体系的“四梁八柱”,合理设定评估体系的每个模块,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官兵守法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估,要把评估结果与官兵奖惩挂钩,促使官兵增强对法规制度的敬畏感,切实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三是健全纠错机制。要依托官兵守法诚信档案和守法评估体系探索建立覆盖全员、高效彻底的纠错机制,坚持有错必纠、有过必改,督促违反守法责任的官兵深刻分析原因,坚决堵塞漏洞,防止重蹈覆辙。

猜你喜欢
守法官兵法规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争做守法好少年
伤不起的误判:被“艾滋”10年让老农“生如死囚”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大街上撒满黒钉
奇怪的法规
阅读练习
换一换“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