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保护与古镇旅游发展关系研究
——以江苏周庄古镇为例

2020-11-30 01:45
中国名城 2020年10期
关键词:周庄民俗文化古镇

肖 飞

导语

民俗在我国历史上有着十分肥沃的土壤,“至有人类,则渐有群;而其群之多数人之性情、嗜好、言语、习惯,常以累月经年,不知不觉,相演相嬗,成为一种之风俗。”[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国是一个普遍现象。简涛在《民俗工程系统分析》[2]中,对我国的民俗按照天时、人文、社会、经济、信仰、审美6个大类进行分类,归成为3个系统:(1)观念系统——原始信仰、迷信、俗信;(2)行为系统——岁时节令、礼俗 、亲族、家族、社团、文学、艺术、竞技;(3)物质系统——生产、交易、衣食住行。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中将民俗分为四类,即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3]。显然,这些民俗都毫无例外地和农耕时期乡村居民的生活与环境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社会发展到今天,不仅当时民俗形成的生活与环境所存渐少,且交通相对不畅的古镇、古村也成硕果仅存。从2003年起至今,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确定名村487个,名镇312个。旅游统计数据显示,在历史文化名镇中,基本都会通过开发旅游的方式将民俗文化活化,民俗成为古镇旅游的重要吸引物。而古村落由于对旅游开发具有不同程度的作用,而民俗文化的活化对旅游开发的影响则相对较弱。可见,历史文化古镇旅游开发与乡村民俗文化遗产的传承之间存在一种相融相生的逻辑关系。

1 古镇是传统民俗产生和延续的载体

1.1 民俗的发轫期源于农耕时代人们的社会活动

一种民俗的形成往往要经历若干时代的更替和积淀,不可能一蹴而就。当时的人们囿于朴素的劳作和生活,对大量的社会现象都建立在崇拜或迷信的基础之上,这时最有可能出现民俗的萌芽,然后随着时间的更替逐步定型。古代每一个姓氏都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族长是族群里最有见识、最有权威的人物。家族的传承正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宗祠文化应运而生。农祀节会的民俗,在农耕时代所有的民族都有不同的表现。鲁迅的小说《社戏》中说到的“社火”,是在祭祀迎神赛会上延伸出的各种杂戏、杂耍表演。庙会这一源自汉代的民俗活动,通常都是在镇子上举行,这种民间的宗教及岁时风俗,逐步演变为集镇贸易形式,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这些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型与实用型文化。这些文化无一例外地依附于当时人们生活的环境。因此,古镇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依附地和承载地,古镇和民俗相依为命,相得益彰。如果将它比喻为人,则古镇是身体,民俗便是灵魂,只有附丽于古镇环境里的民俗,才有可能处于一个十分稳当的生存环境之中。

1.2 现代生活方式会加快民俗的阶段性消亡

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们的观念、行为和物质系统都带来较大的变化,人们自然会对传统民俗中一些不合理部分予以取舍或翻新。“比如,关于农历三月三这个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现在汉族文化中已经基本没有了,但在布依族、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地区,依然保持这一节庆。”[4]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移风易俗”活动,使得有些明显不符合现代人审美习惯的民俗渐渐消失。即使有些村落还保持着良好的民风,但由于经济落后,年轻人纷纷离去,导致民俗活动很难保持下去。现代社会已经进入民俗消亡的加速期。不难发现,当下每一种生活方式或是新科技的出现,都会给民俗的保存带来影响,甚至消亡。譬如生育观的改变,家族的枝蔓缩小,家谱的修订显得困难,宗祠失修,安徽皖南的很多家族祠堂被拆卖到外地,宗祠文化难以为继,更不要说如何弘扬宗祠文化,这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实际上,民俗在历朝历代都会发生一些改变,这都是建立在封建社会形式上的调整。现代社会,科技和文化的进步,民俗文化生长的养料变得稀薄,保存的难度必然加大。特别是新的乡村建设和农村青年进入城市,使得民俗保持的土壤更加稀少。

1.3 古镇对于民俗的保存最为完整

调查发现,保存相对完好的古镇,通常民俗的衰减较缓。以周庄为例,周庄地处上海和苏州的边缘,在20世纪90年代初,这里还是一个孤岛,不通陆路,镇上居民出镇都要通过舟楫。著名建筑学家阮仪三当时乘小船进入周庄时,这里的民风还和过去没有差别。据统计,周庄过去共有30多种民俗活动,由于古镇和原住民的关系较为稳定,尽管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融入,民俗的衰减依然缓慢,古镇人对民俗的保护作出最大的坚守。白居易诗中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如今在周庄还依稀可见。古镇年老女人所使用的手拎式精致马桶,直到两年前才依依不舍地退出人们的视野。

1.4 古镇民俗旅游开发具有较高价值

“民俗作为民族精神文化意识,积淀着异常丰富的心理背景,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与心理特质[5]。”由于民俗所具有的唯一性特征,各地在发展古镇旅游时,都会着力打造这一最具吸引力的人文景观。总体判断,未来单纯的民俗保护必然是被动的,只有旅游对古镇民俗的保护和发掘是主动的、积极的和有利用价值的。尽管在利用中会出现一些消极的现象,但瑕不掩瑜,其积极作用不容低估。如何平衡好古镇民俗保护和旅游异化之间的关系,需要研究者和实践者进行有效的对接。

2 古镇旅游开发对民俗保护的影响

2.1 积极的影响

2.1.1 民俗活动已成为古镇旅游的主导产品

民俗活动和古镇建筑完全契合,尽管有些民俗作为旅游项目的表演性特征较为明显,但由于其具备原真性的基本特征,游客对这些民俗活动依然很感兴趣,具有较好的认可度。如很多古镇都会有“抛绣球”“进洞房”“金榜题名”等民俗表演活动,游客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很难想象,在一个现代的小镇子里开展这样的民俗活动会取得何种效果。

2.1.2 民俗资源的挖掘卓有成效

历史的更替,有不少的民俗只有记载或是具有一定的民间记忆。各地在旅游开发中,通过调查、挖掘和整理,将这些民俗文化活化。周庄明代富豪沈万三家里秘制的“万三蹄”,在当地影响很大。后来,沈家衰落,“万三蹄”便也失传。20世纪90年代初,周庄发展旅游,当地专门组织力量重新研制,终于将这一餐饮民俗挖掘出来,“万三蹄”文化长盛不衰,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1.3 民俗对于游客寓教于乐的作用

民俗过去曾遭误解,被认为是迷信、落后和愚昧的产物,这是不正确的。只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的国家,才会产生民俗。民俗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一个特定时期时尚的文化现象。积极向上的民俗可以对游客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他们通过观赏、参与,获取精神滋养,增加对民族传统的了解和对民间文化的认同。中国的古典神话,诸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女娲补天等,如今,不得不赞叹古人思路的开阔。即便是一些现在看来不健康的民俗,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也有其可取之处。民俗是初心,是乡愁,是眷恋故土的密码。民俗中拥有最精彩、最活跃、最能感动世人的文化现象,有其内在的生命要素,可以通过比较、反思和发展,让人们在拥有现代文化共性中张扬个性,增加对外交流的能力。

2.2 消极的影响

2.2.1 旅游开发对古镇建筑的损伤

古镇传统建筑中雕梁画栋、砖石雕塑等,包含着名目繁多的民俗内容。这些建筑大多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是古镇吸引游客的重要载体,也是古镇历史价值之根。由于年久失修,许多古建筑破损严重,在古镇旅游开发中,一些地方为了满足开发商的要求,将一些古宅拆去,然后新建仿古建筑,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古镇的原真性。有些地方由于认知水平不高,对古镇建筑的修复没有做到修旧如旧。日本歧阜县白川乡荻町的世界文化遗产合掌屋,每隔三四十年就要对茅草屋顶进行一次更换,全村平均每年都会有两至三座要换屋顶。每座房屋更换时,约需两百人一起穿上传统的服装,在狭小的屋顶上作业两天时间。这里所有的建筑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样式。他们已经将这种修复变成了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民俗文化景观。

2.2.2 旅游开发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冲击

古镇大多远离喧嚣,相对封闭,当地民俗文化受到外来干扰也相对较少。越是这种和现代生活反差强烈的民俗,往往越具有旅游开发的价值。大量游客的涌入,加上经营者对游客猎奇行为的迁就,导致民俗的异化现象严重。例如20世纪90年代,云南泸沽湖地区依托少数民族摩梭人母系社会延续下来的独特婚姻方式“走婚”民俗,成为旅游热点。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导致走婚民俗开始变味,有时甚至成为外来者取乐的场所。正是因为人们对特殊的民俗习惯的好奇,旅游开发者将民俗当成赚钱的工具,可能会导致许多经典民俗的变味或消失。

2.2.3 旅游开发影响古镇民俗化的生活方式

古镇居民的生活起居、闲情逸致、生产劳作、婚丧嫁娶等自有其情调和格调。海南文昌的清澜古镇,男人们每天都会在小镇敞开的茶馆里自在地品茶聊天,这是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但大量候鸟型游客的到来,使得他们不得不做出改变,以适应越来越快速的现代生活。古镇旅游中,游客来源的广泛性往往带来不同文化的交替式渗透,导致民俗化生活的变异和小镇风情的式微。

2.2.4 旅游对民俗遗存挖掘的随意性

旅游的重要特征是要讲故事,通过讲故事引起游客的好奇,进而产生旅游的冲动。小镇民俗多,故事自然也多。有些地方为了取悦游客,“不深入研究民族文化丰富的内涵和表现民族文化浓厚的民族性和纯朴性”[6],不惜违背民俗文化的生长过程和逻辑关系,胡编乱造,将民俗虚假化、娱乐化。有的甚至无中生有,移花接木,使民俗庸俗化。古镇民俗的地域特征十分明确,同样是婚丧嫁娶,由于地域、民族等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目前同质化现象突出,使民俗文化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3 乡村民俗文化遗产在未来旅游发展中的保护途径

3.1 挖掘古镇民俗文化创意商品

古镇旅游和古镇民俗如影随形,如何给予民俗文化展示和销售以一席之地十分重要。现在很多古镇商店,卖的都是雷同化、低端化商品,降低了古镇的格局。古镇商业固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挖掘古镇民俗文化的精髓,将其演变成为人们喜爱的文化创意商品。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给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周庄古镇也曾充斥着大量的低端商品,影响了古镇的品质和形象,遭到社会的诟病。后来,他们调整发展思路,关闭了许多低端店面,腾笼换鸟,增加具有周庄水乡特征的民俗展示和专卖店。通过政府扶持,给民俗文化传承人提供制作和经营空间。对一些有分量的民俗文化免费提供表演场所。通过调整,古镇的观赏性明显加强,旅游的附加值明显提升,古镇的品质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3.2 让原住民把古镇民俗留存下来

“原真性”的民俗文化来源于古镇中下层民众,是当地居民在日常生活和劳作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习俗惯制,具有强劲的生命力[7]。古镇的原住民有民俗文化的基因,外来者无法替代。社会上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古镇旅游开发必须把原住民迁出去。理由是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不适应古镇旅游的开发需要,甚至将他们的民俗民风视为落后、愚昧和封闭。古镇本来就属于他们,没有了他们便没有了古镇的民俗。周庄明确提出,要建设一个让原住民一代又一代生活下去的宜居、乐居的古镇。周庄古镇的民居中,有超过50%的民居仍由原住民居住。他们的生活条件虽然已经大大改善,但他们依然部分保持着以往的生活习俗,并且还影响着他们的后代。

3.3 保持古镇健康的民俗民风

古镇民俗作为重要的旅游项目,需要有个净化和选择的过程。在周庄,有3类民俗得到了很好的发扬:一是积极的民俗文化,主要表现在行为系统,即岁时节令、人生礼俗、家族等方面;二是观念系统中原始信仰,如重要的祭祀文化得到很好的发扬。周庄的泉福寺一直是周庄人祭祀祈福的主要场所,民俗活动至今兴盛;三是物质系统中的生产、交易、衣食住行等民俗活动。周庄的夜间演艺节目《四季周庄》,没有走高端化、大场景、名人化的演艺路径,而是由古镇里的群众充当主角,他们白天干活,晚上便换上旧时装扮,牵着牛,挑着担,划着小船来到演艺现场。场景也都是古镇里没有粉饰过的房子和小河。一场演出,捕鱼的鱼鹰和小船,唱着周庄小调的船娘,挑着麦捆的农夫,一切都是周庄往日的民俗风情。他们通过这场民俗表演,感恩上苍的风调雨顺,感恩土地的赐予。十多年来,长演不衰,游人评价甚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4 设立民俗博物馆,全面记录民俗史

我国的民俗学、风俗学研究主要处于理论层面,民间的参与度不高,因而保护的力度有限。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有形民俗物件的阶段性衰减在所难免,如一些传统的生活器具。这些渐次消亡的民俗虽没有光大的可能,但全面准确地记录或保存下来却十分必要。因为这些民俗中蕴含着大量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和成因,透过这些民俗可以清晰地梳理出社会发展的最真实的脉络。周庄专门辟出最好的地段,腾出较大体量的古建筑,设立周庄博物馆,里面详细地陈列和介绍古镇周庄的民俗史和实物,免费供游人参观。由于民俗文化的丰富性、地域性和差异性,国家和地方设立统一的民俗博物馆难度较大,容易挂一漏万,以古镇作为民俗博物馆的设立地,最为恰当,“以形成不同文化类型的民族生态博物馆群”[6]。民俗文化研究学者也应将这些星罗棋布的古镇博物馆作为研究的重点,通过深入梳理和研究,使我国的民俗文化得到系统性保护。

4 结语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定的“文化景观遗产”包含3种类型,其中的“持续性景观”,“它在当地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其演变发展的物证”①。显然,古镇民俗文化完全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中“文化景观遗产”范畴。每一种民俗的分量虽有不同,但文化景观的属性不会改变。文化景观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元素,在发展古镇旅游的活动中,民俗保护和民俗文化的发掘应当作考核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考核内容,任何对民俗文化的忽视、损害以及不尊重,都应坚决予以阻止,实行一票否决。国家应当研究出台古镇在旅游开发中对民俗文化保护的相关法规,明确古镇保护、旅游开发和民俗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厘清各自的边界,通过旅游的开发来促进古镇的保护,促进当地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注释:

①UNESCO.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1972.

猜你喜欢
周庄民俗文化古镇
周庄端午到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古镇之旅
梦里周庄
古镇——镇远古镇
周庄古镇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