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2020-11-30 01:02刘各巧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岗位

刘各巧,冯 立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工程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0 引言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已融入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课程承载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必备基础和工具,对学生顺利完成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网络教学技术的不断成熟,网络教学环境大大改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面临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标准与专业学科特点匹配度低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所有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使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信息获取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本专业的学习。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所有专业采取统一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工作,没有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进行专业区分,完全忽视了专业学科的特点,导致很多学生学习吃力进而厌学情绪高涨,特别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1.2 传统教学模式减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知识、技能和应用相结合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知识过程中体验知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课程往往采用以计算机知识结构为主线、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只停留在能听懂教师授课内容、完成习题和作业的层面,不能良好地将所学知识结合实际需要,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1]。这违背了课程的教学标准和教学要求,无法帮助学生真正学习到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无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不利于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岗位。此外,教育的地域性差异使得新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这势必会导致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差异变大,给课程的教学组织和实施带来困难。再者,课程面临有限课时的挑战,从大多数院校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来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般会在大一第一学期设置,由于新生入学报到时间较晚,再加上入学军训,课时严重不足,课程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1.3 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存在一定断层

当前,企事业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实际就业的岗位需求往往高于学校教学内容。按照当前职业教育“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应贯彻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方针,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技能需求。因此,应从岗位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岗位能力要求,以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专业办公能力为培养目标,不断调整、完善和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覆盖范围。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课程内容偏旧、实操项目应用度不高以及综合操作占比偏少等问题,这样无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1.4 单一的考核方式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

课程考核是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以及应用情况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般由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部分构成,因此,大多数院校的课程考核方式也采取理论考试和上机操作组合模式。但这种“一刀切”的考核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而言过于简单,对于进校前未接受计算机方面知识学习的学生而言会比较吃力,不利于课程的教学。同时这种“终结性”考核的期末试卷往往源自历年题库系统,一份试卷内含的考试要点、题型及题量等是有限的,不可能包罗万象,因此,“终结性”考核只能考察学生对部分知识点及其应用的情况。再者,这样“固定”的考试模式还会导致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和练习,常常采取“临阵磨枪”的方式应付期末考试,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步失去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只会一门心思地应付考试,助长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

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

2.1 融入专业特色,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

随着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计算机技术更加深入地融入其他学科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因此,在制定课程标准和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学科专业特色,将专业的知识融合到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2]。

为了能够更好地匹配各学科专业、制定融合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标准,采取的实施路径:第一步,根据学校开设专业实际情况,将计算机应用基础划分为理工、艺术、文法、经管等学科类别。第二步,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含的知识模块,确定各专业学生都需了解和学习的通识模块。第三步,根据各类专业的特点和要求,确定、增加及完善对应类别所侧重的专业模块(具体细节见第3点),进一步确定各模块相关知识点及每个知识点对应的技能要求,制定课程的教学标准、内容及方案。第四步,结合专业岗位的需求设计相关实训项目。

2.2 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新型教育模式的优势

随着信息化技术与教育的不断深度融合,大量在线教学模式,如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翻转课堂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强力的冲击。MOOC因其开放性、大规模课程资源集成、学习者无时空限制等优势成为大数据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但因教学秩序难以保障、教学质量无法估计,导致大规模的退课和不合格现象,使得MOOC的实践效果不尽如人意。2013年,加州大学伯克分校Armando Fox教授提出了SPOC概念,将MOOC与线下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以翻转课堂教学、变革教学结构优化教学效果[3]。相比于MOOC,SPOC具有小规模、私密性以及线上和线下混合学习的特点,这使得SPOC既克服了传统教学方面片面和分散的问题,又弥补了MOOC的缺点,同时对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工作具有很好的支持作用[4]。因此,借助新型教学模式,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展基于“MOOC+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大有裨益。

新教学模式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实施路径为:第一步,构建SPOC。首先,基于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自有在线教学平台等)构建符合学校实际需求的SPOC教学平台。其次,授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准备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包括微视频、练习题、章节测验以及其他辅助资料等;同时还需在在线学习平台上设置或打开课程的互动功能,方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最后,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课前指导工作,包括明确课程任务要求、讲解本门课程开展的形式和注意事项等内容,让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进行课前学习。第二步,学生开展课前自主学习。学生结合课程的学习任务,遵循教师推荐的学习步骤和相关任务,仔细观看微视频完成学习内容,学生可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整视频观看的节奏,简单的内容可以快速拖放,复杂的内容可以反复观看,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视频观看完后可进行附带的测试或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通过上述过程,学习者就能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收获了什么以及存在哪些疑惑,以便及时与其他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和分享。第三步,教师组织学生实施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或结合学生课前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设置课堂活动任务,组织学生共同商讨、分解以及完成任务。对于难度适中的问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疑难问题,可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来共同商讨和解决,但需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第四步,课后巩固和评价。教师基于课堂活动中反馈出的问题,总结优化教学内容、方法,改进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2.3 结合岗位能力要求,再整合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应从职业要求和实践能力培养入手,将工作岗位上的真实案例作为课程实操项目,以专业为基础,基于企业岗位能力和素养要求进行教学内容再整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岗位职业素养。

为了能够更好地让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匹配,在第一点阐述的基础上,采取的实施路径为:第一步,结合学校开设专业,了解和收集该专业对应的岗位,梳理各岗位工作任务与计算机能力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将计算机能力需求映射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这样就形成了“岗位工作需求-计算机能力需求-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根据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很容易地获取某专业学生胜任某岗位所需掌握和具备的计算机能力。第二步,将岗位工作涉及的实际任务融合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形成具有“真实岗位”的案例实训,比如,数控专业增加制作“产品使用说明书”、经管专业增加撰写“产品宣传策划方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增加制作“职工工资表”等。通过对这些案例实训的操作和练习,学生们能真切地体会计算机对自己今后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重要性,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驱动力。为了避免重复学习和加强知识的关联性,可结合岗位工作对计算机能力的需求,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后续类似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形成与专业相结合的新课程,并适当地调整学时学分,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可将“计算机应用基础”与“Word/Excel/PPT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合并为“计算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4 注重过程考核,形成科学的考核机制

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标准至关重要。具体地实施路径为:第一步,结合课程标准,注重过程考核,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标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论知识涉及面较广、实践操作性较强,因此,制定该课程的考核标准需要注重过程的考核,而不能仅是“一锤定音”的终结性考核。可将该课程的考核分为学习态度(占10%)、过程考核(占60%)、期末考核(占30%),其中,学习态度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率、上课纪律以及学习态度等,期末考核主要是上机考试,包括理论测试和综合实操测试。第二步,细化课程过程考核,设置相关模块及占比。过程考核包括课程实训(占40%)、课后作业(占10%)、平时测试(占5%)、相关竞赛(占5%)等模块,其中,课程实训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或知识点集合的掌握情况及熟练操作度,课后作业及平时测试是课程实训的补充测试。授课教师在进行课程实训项目设计时,可参考和借鉴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相关职业资格认证的考试要求,将这些开放式考核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助于学生熟悉和掌握考试要点,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取证率,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步,课程考核标准的实施和应用。授课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各考核项的表现情况进行记录,最后根据学习态度、过程考核以及期末考核的占比计算学生的最终成绩。

3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技术不断成熟,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改革也必将与时俱进。课程的改革不是对当前教学标准、模式以及内容的否定,而是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技术、新理念进行细化、扩展以及优化,最终目的都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掌握以及应用,提升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快速适应能力。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岗位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