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助推东北亚区域合作提质升级

2020-11-30 06:15
党员干部之友 2020年7期
关键词:东北亚地区中日韩对华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日韩三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凸显了三国利益深度融合、命运休戚与共的现实,为三国深化合作增强了民意基础。当前,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中国与日韩关系改善向好、中日韩三边合作不断走深走实的新形势下,推动“一带一路”在东北亚地区延伸落地正当其时。

推动东北亚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面临重大机遇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东北亚地区,这种变化体现得尤为显著。一方面,经济上的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东北亚地区是与北美、欧洲并列的全球三大经济中心。中日韩三大经济体通过产业分工链利益相连,使东北亚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由于朝核问题的存在,加之中日、日韩围绕历史认识、领土海权等问题矛盾尖锐,地区国家间关系敏感脆弱,这个地区又是政治安全高风险区。这种矛盾的二元对立特征形成了东北亚地区独特的国际关系格局与构造。

2018年以来,这种二元对立结构开始出现积极变化的信号。一是随着中朝、美朝、朝韩高层互动的恢复,朝鲜半岛局势峰回路转,出现改善势头,朝核问题重现政治解决的希望,长期紧张僵持的地区安全局势趋于缓和。二是中日、中韩关系相继走出低谷,逐步回暖,日韩两国对于“一带一路”的认知和态度出现积极变化。

从根本上说,东北亚地区的二元对立构造虽然持续多年,但从长远看是不可维持的。特别是在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平稳发展,日、韩在少子老龄化形势下经济发展潜力下降,地区经济发展动能趋于减弱的情况下,地区国家间希望打破长期以来横亘于政治安全领域的合作障碍,从地区和平和解进程中挖掘新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动力。这为“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地区延伸落地提供了历史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地区落地面临三重挑战

第一,是现实障碍挑战。虽然朝美关系有所改善,但目前朝美谈判陷于僵局,两国相关政策均存变数,半岛局势仍存在反复甚至严重倒退的可能。未来推动朝鲜弃核之路将充满曲折,构建半岛和平机制的前景也很不明朗。只要东北亚地区的敌对状态没有改变,整个地区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建设就将无从谈起,在东北亚地区建设“一带一路”就缺乏现实条件。此外,中、美、俄大国博弈形势错综复杂,日、韩、朝、蒙夹杂其中各有不同利益考量,也使“一带一路”合作受到政治因素干扰的风险增加。

第二,是认知障碍挑战。当前,日韩对于“一带一路”具体合作开展态度依然比较谨慎,中日、中韩间尚未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韩国虽然早在2015年就加入了亚投行,官方也多次表达合作意向,但双方口头共识迄今未变成具体合作协议。在日本,围绕“一带一路”主张竞争抗衡的声音大于对华合作的主张。近来,安倍政府虽然对华态度出现积极变化,但为中日“一带一路”合作设定了诸多前提条件。2017年6月,安倍在表达愿与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合作时,强调了四点“前提”,即项目全面开放、具有透明且公平的采购程序、确保项目具有经济效益、不损害借款国家的财政安全。对此,有中国学者认为,日本政府与中方倡议进行对接时,刻意留有余地,强调在合作理念及方式上与中方的差异性。同时日本在“一带一路”框架之外,也调动战略资源,采取多方面针对措施,与“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了直接竞争。

第三,是美国因素干扰。当前,美国对“一带一路”态度依然消极,总体奉行制衡对冲的政策。2020年是美国大选年,选战期间两党很可能争相对华示强。未来无论是特朗普继续执政还是民主党上台,短期内都不会改变对华基本态度。如果美国对华战略继续朝着全方位竞争遏制方向发展,未来还会对东北亚地区加大投入,着力遏制中国地区影响力上升。一方面,美国将继续渲染“中国威胁”,通过美日、美韩军事同盟加强对日韩掌控,突出军事安全议题,明里暗里阻挠日韩对华开展“一带一路”合作;另一方面,美国将加大“印太战略”实施力度,通过推进实施“印太地区透明度”等倡议,在中国周边加大经济投入,对冲“一带一路”的影响。

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落地东北亚的路径选择

第一,激活并用好包括“泛黄海经济技术交流会议”、大图们江区域合作规划和环日本海合作构想等东北亚地区既有次区域合作架构。以中日韩三方框架为主,适时视情纳入朝鲜、俄罗斯、蒙古,共同探讨未来东北亚地区陆海联运和互联互通前景。这些合作架构也可以和中国东北振兴战略形成对接,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在东北亚的合作空间。

第二,加快完成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在历经16轮正式谈判之后,目前中日韩三方正在力争达成一个全面、高质量、互惠且有自身价值的自贸协议。目前三方经贸关系中呈现互补性下降、竞争性上升的倾向,三方在自贸区谈判中围绕市场准入标准和农业补贴等敏感领域也有不同的利益考量。如能克服困难,最终形成一个高水平自贸安排,从中长期看有利于逐渐打通目前三方经贸合作中的瓶颈,完善中日韩之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工体系,建立一个相对稳定可预期的竞争性合作规制,有利于三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互利务实合作。

第三,以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契机,推进中日韩命运共同体建设。在疫情肆虐下,中日韩三国间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受到严重冲击。在中国抗击疫情过程中,日韩各界提供了大力支援,民众对华展现善意,使中日、中韩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此后,随着疫情在日韩扩散,中国也向日韩防控工作提供了积极配合与支持。此次抗疫合作充分显示了中日韩三国联系空前紧密、利益深度融合、命运休戚与共的现实。以共同应对此次疫情为契机,未来中日韩应加强应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公共卫生领域问题的交流合作,探讨在信息共享、应急支援、医疗科研等领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三国政府应用好此次共同抗击疫情过程中国民感情的积极变化,加强三国间的各领域交流,增进民众间的理解互信,使“命运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这也将为“一带一路”建设在东北亚地区落地、为中日韩合作走深走实奠定更为坚实的民意基础。

当前,“一带一路”已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重要平台。从完善“一带一路”总体布局、充分发挥互利共赢纽带作用的角度出发,需要适时将东北亚地区纳入“一带一路”的视野框架之中。目前东北亚地区形势趋向缓和,中日、中韩关系改善向好,中国宜抓住有利时机,借助日益完善的中日韩合作平台,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在东北亚地区延伸落地,助力地区和平、和解和一体化进程。同时,应本着开放包容精神,在全球各地既有的“一带一路”项目规划中,适度考虑和纳入中日韩第三方合作因素,积极用好日韩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在国际发展援助领域的经验,推动三方开展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供稿)

猜你喜欢
东北亚地区中日韩对华
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定位研究
扬州市与西班牙塞维利亚结对华校奥数云授课正式启动
本期导读
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销售总量同比减少44.8%
“蛰伏”后,再启程——记中日韩对接合作发展山东行
在潍坊,共话中日韩合作
“中日韩+X”模式,打造三国合作新平台
东北亚海洋经济重心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1~2月中日韩造船三大指标实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