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彭湃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2020-11-30 06:39
现代哲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彭湃海丰农会

杨 俊

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后,经历了漫长的中国化过程。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点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起点说(1)按郭德宏的意见,“多数学者”仍持有这种观点。参见郭德宏:《近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述评》,《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4期。、十月革命说(2)参见雍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年第6期;庄福龄:《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吕延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进程与理论成果》,《观察与思考》2019年第5期等。、五四运动说(3)参见王先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学理探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4期;王朝庆:《“中国化”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互动研究——以20世纪20-40年代为考察范围》,《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年第4期;胡振良:《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年第2期等。、中共一大说(4)参见陶德麟、汪信砚:《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1期;周良书:《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党内论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4期;巴志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及其初步飞跃》,《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年第4期等。、中共二大说(5)参见刘国普:《中共二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步》,《理论月刊》2012年第12期;汤兆云:《中共二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肇始》,《党的文献》2013年第2期;徐方平、曾银慧:《中共二大: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等。最为主流。“大革命失败历史起点说、孙中山说、八七会议说、遵义会议说、《反对本本主义》说、蔡和森说、瞿秋白说”(6)赵秀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新探》,《江汉学术》2013年第5期。等观点,亦有一定道理。最近,赵秀华依据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对阶级分析法的掌握,以调查研究为特点的群众路线及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思想路线的创造,提出大革命后期起点说(7)同上。。

前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点问题的意见,揭示了以下事实:不论其起点在何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五四运动中国开始成批出现马克思主义者后,到土地革命战争开始前,便已蕴含若干逻辑和事实,为肇始于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的毛泽东领导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奠定了基础。因此,1919-1927年,可定义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期”。此阶段,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恽代英、蔡和森、瞿秋白等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已有定论或研究,孙中山等非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亦已有研究。

然而,恰恰是对于至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人毛泽东“同为中国农民运动的开拓者”(8)王玉顺:《毛泽东与彭湃农民运动思想之比较》,《中共党史研究》1999年第3期。,甚至对毛泽东的革命理论和实践具“相对前瞻性与先导性地位”(9)张泽坤:《近十年来彭湃研究综述》,《红色文化学刊》2018年第3期。的彭湃,学界却很少注意到其革命理论和实践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叶佐能认为,毛泽东“十分重视彭湃的农运经验”,他主办的第六届农讲所“开办宗旨、课程设置、训练方法等大体是参考彭湃主办的一、五届”,“湖南农民运动,那是在广东农民运动的影响下兴起”(10)郑溢涛、林剑虹:《党史专家叶佐能谈〈彭湃研究丛书〉》,《广东党史》2008年第3期。。叶的研究,说明彭湃在农运过程中形成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对毛泽东的农民运动有直接且密切的奠基作用。毛泽东正是依据彭湃主导农讲所时期该所各届学员的调查数据,写成《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1)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日]竹内实:《毛泽东集》第1卷,东京:中国共产主义研究小组,1976年,第166—178页。。在此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躬亲调查研究,写就《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些事件已被赵秀华认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不过其说法可再商榷。通过以上文献的梳理,可知彭湃对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不可能不大。对此问题,学界仍研究得不充分,有继续研究的必要。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定义

要研究彭湃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先要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定义。学界对此问题有着三点共识:其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其二,其最重要的内涵便是将马克思主义原理、苏联经验与中国国情、具体实践相结合(12)参见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4期。;其三,这是一套不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其中,第二点“结合”应至少体现以下四个关键特点。

(一)以实事求是为前提。其含义便是“立足于中国实际”(13)张静如、鲁振祥:《抗日战争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人民日报》1995年7月25日第9版。,“按照毛泽东的解释,就是一定要尊重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14)卢培琪、王立胜:《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贡献》,《中国网》2007年9月25日。。马克思主义者在接受理论武装的同时,还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中国国情加以考察,不能以理论为真理准绳,套用理论框架“改造”中国实际情况。对中国国情加以考察,即“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15)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页。,“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16)毛泽东:《关于社会调查的指示》,[日]竹内实:《毛泽东集》第2卷,第255页。。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维原则”“是在一般原理和具体实际的结合上理论地反映对象的思想原则。”(17)卢培琪、王立胜:《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贡献》,《中国网》2007年9月25日。。因此,实事求是务必做到“正确调查”,即至少要求调查所得,确实基于理性分析,在某些方面如实揭示中国特性。“正确调查”亦即“正确研究”。

(二)走群众路线。其含义便是中国共产党人要“了解实际情况,只有到群众中去和到实际中去作调查”(18)同上。。正如赵明义所说:“‘中国化’概念首先要求将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或精髓即立场、观点、方法,带上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以便于武装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19)赵明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辨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3年第2期。群众路线是在实事求是基础上,让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带上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方法,这样才能“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三)独立自主。这指的是在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前提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是中国的共产党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亦即《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说的“各国无产阶级立足于本国,依靠本国的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努力,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通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本国的革命事业搞好”(20)《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35页。的意思。

(四)创造性过程。以上三点结合起来,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中国情况进行“正确调查”,把调查结果研究透,再用于指导革命实践的实践路径,就是“创造新理论,提出新观点,拿出新办法,来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中发生的新矛盾、新问题”(21)赵明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辨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3年第2期。的创新性过程。

综合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革命的语境中,就是指中国共产党人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对中国实际情况的正确调查(研究),创造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新理论或新方法,从而让中国共产党具备独立自主地领导中国革命的能力,改变单一依赖共产国际指导革命的范式。有了这个定义,关于彭湃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的探讨方可开展。

二、海丰农民运动经验教训的奠基

彭湃是中国最早意识到农民重要性的马克思主义者(22)参见祝彦:《彭湃对农民问题的认识与贡献》,《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第6期。。他领导的海丰农民运动,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的农民运动之一。毛泽东在1926年9月高度评价了这场运动(23)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日]竹内实:《毛泽东集》第1卷,第175—176页。,称彭湃是“农民运动的大王”(24)方孔木:《毛主席赞扬彭湃同志》,《革命文物》1978年第5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农民运动,多以阶级斗争为特色。然而,对于这场运动,有观察者评论到:“农民之趋农会,恍如二十年前乡人之趋向天主教。”(25)李春涛:《海丰农民运动及其指导者彭湃》,《彭湃研究史料》,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13页。“各区官吏怕农会长,犹如前清大老爷之怕神父。”(26)李克家:《海丰的农民运动底一个观察——和雨后君讨论〈海丰的农民运动〉》,《彭湃研究史料》,第322页。甚至还有亲历者说,运动期间,农会的主要工作是“防止田主升租吊田”和“维持农业的发展和安宁”,“找不出什么‘布尔塞维克主义’的事实来”(27)同上,第321—322页。。海丰农民运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情况,仍需进一步剖析。

(一)下乡初期的挫折

1922年6月,彭湃深入家乡海丰农村,从事农民运动(28)《彭湃同志生平年表》,《彭湃研究史料》,第370页。。一开始,他藉走访亲近农民,向农民宣传地主侵夺他们劳动果实的内幕,劝农抗租(29)彭湃:《海丰农民运动》,《彭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23—125页;苏素:《“农民大王”彭湃的二三事》,《彭湃研究史料》,第358—359页。。但农民表示“耕田还租是天经地义的事”(30)苏素:《“农民大王”彭湃的二三事》,《彭湃研究史料》,第359页。,没人愿和彭湃长聊。接连数日,彭湃从农村无功而返。彭湃的失败,虽和他“穿着白的学生洋服及白通帽”(31)彭湃:《海丰农民运动》,《彭湃文集》,第123页。,农民感觉不易亲近有关系,但当他“把学生装丢了,改穿一套平常人的衣服,然而农民还是不理他”(32)易元:《彭湃同志略传》,《彭湃研究史料》,第341页。。可见,穿着不是他发动不了农民的主要原因。

下乡前夕,彭湃说到,社会主义是“对于现代社会制度(组织),大抱不平”的“有心人”取“社会革命”(33)彭湃:《谁应当出来提倡社会主义》,《彭湃文集》,第9页。方法来取缔现有不公平社会制度的行动。他在《告同胞》中,甚至引用《共产党宣言》,对污蔑、非难社会主义的论调进行反驳(34)叶佐能、谢乾生:《海陆丰农民运动》,《彭湃研究论集(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第187—188页。。如此可知,彭湃在下乡前夕,应能大体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亦预示着未经实践洗礼的彭湃发动农民的手段,只能是向农民宣传“原教旨”的阶级斗争。这种理论,农民闻所未闻,自然无人理睬。

之后,彭湃改走访为宣讲。他“装束成一农民,独自带着留声机落乡”(35)彭震:《追述彭湃》,《宇宙风(乙刊)》1939年第6期。,“专找在农民往来最多的十字路中去”(36)彭湃:《海丰农民运动》,《彭湃文集》,第125页。,“唱留声机……站在板凳上”(37)彭震:《追述彭湃》,《宇宙风(乙刊)》1939年第6期。,“唱自编的歌谣”(38)李思贤:《“六人农会”》,《彭湃研究史料(上)》,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第140页。向众人宣讲连较聪明的农民也表示“我也不晓”(39)彭湃:《海丰农民运动》,《彭湃文集》,第127页。的道理。他声情并茂的演说、歌唱,确实吸引了三四十人的听众,但却遇到“乡村的农民也有许多人都信我是精神病的人”(40)同上,第126页。的新情况。

查中医对癫症病状的描述为:“或笑或歌,或悲或泣,如醉如痴,语言颠倒,秽洁不知。”(41)[清]林佩琴编著、刘荩文主校:《类证治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年,第197页。连聪明的农民林沛和读过些书的徐友植都听不懂彭湃说的话(42)徐友植:《我和彭湃在一起的日子》,《彭湃研究史料(上)》,第38页。,乡人更易误解彭湃“语言颠倒”。有了这种误解,彭湃演讲时“激昂时,顿足流涕,愤怒时,目眦发指”(43)彭震:《追述彭湃》,《宇宙风(乙刊)》1939年第6期。,还常唱歌吸引农民的情状,确可能被误解为“或笑或歌,或悲或泣,如醉如痴”。他“一副苦黄脸,顶上覆着蓬乱的黑发,长长地垂到后背,足有三月不剃”(44)彭震:《追述彭湃》,《宇宙风(乙刊)》1939年第6期。的形象,也可能被误解为“秽洁不知”。乡人相信彭湃“发癫”,说明要农民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存在很大难度。

彭湃下乡初期遭遇的挫折,主要缘于他照搬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向农民宣传革命。这说明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很好地发动群众、领导革命及解决中国问题。遭遇挫折的彭湃,在部分农民的帮助下,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改良,摸索出发动农民的正确路径。

(二)“六人农会”初现成功

彭湃的听众中,有位叫张妈安的农民向彭湃表示自己和林沛、林焕、李老四、李思贤“很相信你的说话”(45)彭湃:《海丰农民运动》,《彭湃文集》,第126页。。7月29日晚,彭湃在赤山会见五人,成立“六人农会”(46)李春涛:《海丰农民运动及其指导者彭湃》,《彭湃研究史料》,第280页。,并接受林沛的建议,决定趁晚上农闲时,由五人介绍入村,做“浅些”的宣讲(47)彭湃:《海丰农民运动》,《彭湃文集》,第127页。。

从1922年7月29日“六人农会”成立到1923年1月1日海丰总农会成立,农会由最初的6人发展到16590人,取得了重大发展(48)彭湃:《彭湃给李春涛(1923年2月9日)》,《彭湃文集》,第25页。。然而,彭湃说“湃本来是要仿照‘苏维埃’的组织法,不过我对于这种组织,尚未彻底明白”,因此仿照“普通学生会式的章程”制定海丰总农会简章(49)彭湃:《海丰总农会临时简章》,《彭湃文集》,第19页。。彭湃用以发动那么多农民的手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什么关系?

彭湃发起农会,借用了农村秘密会社的形式与组织。“六人农会”中,李思贤“学过武术,会打拳”(50)李思贤:《“六人农会”》,《彭湃研究史料(上)》,第141页。。彭湃发动农民时曾“试着向闲间拳馆这方面入手”,“向他们学习拳术”(51)苏素:《“农民大王”彭湃的二三事》,《彭湃研究史料》,第359页。。武术,是秘密会社标准特征。“六人农会”成员李思贤曾说:“彭湃告诉我们说:对外我们称农会,对内则叫做‘贫人党’。并为‘贫人党’规定了三个手势作为秘密联络的信号。”(52)李思贤:《“六人农会”》,《彭湃研究史料(上)》,第141页。农会成员活动时,须完整亮出三手势“暗号”,表明是“自己人”再谈话。农会活动的三大纪律是绝对服从上级指令、坚决为贫人请命、高度严守机密。以上行动规定与洪门高度类似(53)赵虎:《彭湃对农村秘密社会的借鉴与改造》,《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后来的十人团“采用了三点会的仪式,要杀鸡,吃鸡血酒,发誓等”(54)陈修:《回忆海丰农民运动前后二三事》,《彭湃研究史料》(上),第145页。。十人团“须常常开秘密会议……须绝对秘密,此为秘密性之训练”(55)《广东农民运动决议案》,《彭湃研究史料(上)》,第186页。。这几个反复的“秘密”,充分揭示了十人团的秘密会社性质。此时农会,在农民心目中,更像为民请命的“侠义团体”。

从《海丰总农会简章》、各约农会简章及农会利益宣传单等仅存的农民运动资料来看,农会的纲领为“图农民生活之改造,图农业之发展,图农民之自治,图农民教育之普及”(56)彭湃:《海丰总农会临时简章》,《彭湃文集》,第18页。,具体工作为“防止田主升租,防止勒索,防止内部竞争,凶年呈请减租,调和争端,救济疾病,救济死亡,救济孤老,救济罹灾,防止盗贼,禁止烟赌,奖励求学,改良农业,增进农民智识,共同生产,便利金融,抵抗战乱”(57)《农会利益宣传单》,《彭湃文集》,第15—17页。17条,确实看不出多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子,反而能明显看出农会保障农民利益、协助农业和农民发展的“农民之友”色彩。

在“六人农会”的组织下,农民运动取得长足发展,主要原因是彭湃和农民代表们一道结合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若干特点,将农会塑造成“侠义团体”和“农民之友”。这种结合虽少了马克思主义色彩,但极具中国特色,成功地让马克思主义者“带上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并在某种意义上“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发动了大规模的农民运动。这说明只有从中国特殊国情出发,了解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此时的彭湃似有依据他对中国社会的若干特点的初步认识,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想法。

(三)实现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与农民斗争工作的结合

从1923年初海丰总农会成立,至8月15日“七·五”农潮被反动势力瓦解,海丰农民运动渐现高潮,发展到海丰、陆丰、惠阳、紫金、惠来、普宁六县,约134000农民加入农会,声势浩大(58)彭湃:《海丰农民运动》,《彭湃文集》,第148—150页。。这时,农民运动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三点,体现了彭湃依据中国农村社会的若干特点发动农民运动,再以阶级斗争理论引导农民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思路。

第一,农会的壮大,与彭湃借用秘密会社成功发展农会的经验有关。彭湃成功发展东城王党、三点会等秘密会社领袖加入农会(59)《彭湃传》,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第88—89页。。同时,彭湃将有各派秘密会社背景的农民统一在“乌红两色对缀四联合的农会会旗”(60)同上,第71页。下,以马克思主义旗帜,初步统一、改造了秘密会社。

第二,借助农会发动农民开展抗租、维权、救济、教育、改良生产、医疗、仲裁调解等工作,树立的威信。阶级斗争理论在农民内部有了较有效的传播。在农会的宣传、组织下,农民已能作为“先锋队”,一手拿农会的大红旗,另一手拿写着“反对升租吊田”“反对三下盖”“反对伙头鸡”等诉求标语的白布参加大游行(61)《海丰劳农节报告书》,《彭湃文集》,第33页。。阶级斗争理论,已被农民初步接受。

第三,农村调查得以初步开展。1923年7月成立的广东省农会,设调查部,对农村经济状况、阶级结构、农民失业情况、现实灾害等略作调查(62)彭湃:《海丰农民运动》,《彭湃文集》,第149—150、154页。。尽管这次调查未能形成报告,所有调查资料“都被军阀烧了”(63)彭湃:《彭湃给文亮》,《彭湃文集》,第46页。,彭湃对农村阶级结构的认识仍依稀可见,如“农民中,自然是佃耕农占大多数。赤山约约占十分之九”(64)彭湃:《彭湃给李春涛(1922年11月18日)》,《彭湃文集》,第12页。,“海丰农民,有田可自耕者,百不得一,余则皆就田主领田佃耕”(65)《海丰全县农民泣告同胞书》,《彭湃文集》,第48页。等,较为笼统,或夸大其词。虽然彭湃此次调查未尽完善,但从实际调查着手,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结合的手段,为彭湃在后来的农民工作中延续下来,为孕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海丰农民运动中,彭湃基于对广东农村社会若干特点的正确认识和运用,初步将马克思主义阐述为能被农民接受的主义。其发动的农民数量,居同时期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农民运动之最。历次请愿、游行运动中,农民作“先锋队”的事实,也说明马克思主义初步“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农运期间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现实特点结合的原则,团结更多人参加革命的方法,依赖调查研究农村实际情况的方针,都为彭湃在后来的农民运动工作中所发扬,似将引导彭湃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做出重大贡献。

三、农民运动讲习所时期的重大贡献

1924年7月,已经海丰农民运动洗礼的彭湃,于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彭湃主导下,农讲所共办五届。1926年初第六届开始,改由毛泽东主持(66)余炎光:《彭湃——中国现代农民运动的先驱》,《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第一届农讲所办学期间,彭湃重新开展海丰农民运动中未能完成的调查工作,首次实事求是地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正确调查”了农村社会的实况,并在总结、反思农民运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实践,成功开辟或拓展了党在“群众路线”“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等方面的实践内容。

(一)首创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农村社会调查方法

彭湃对广东农村情况的“正确调查”,主要体现在农村阶级结构和社会经济情况方面。

第一,阶级结构方面。1924年10月16日,李劳工回忆彭湃分析农民问题时说:“农民中自耕兼佃农约占全农户百分之三十,纯佃农约占全农户百分之五十。”(67)李克家:《海丰的农民运动底一个观察——和雨后君讨论〈海丰的农民运动〉》,《彭湃研究史料》,第316页。李劳工(克家)回忆这个片段发生在1922年7-12月,属孤证。依据上文相关论述,可知彭湃不可能在海丰农民运动期间,便已得出这个结论。因此,李劳工回忆的时间有误,确切时间仍待考证。1934年,广东农村经济调查团对全省38县152村进行了调查,数据为自耕农32.6%、佃农57.2%、其他10.2%(68)《广东的农村生产关系与农村生产力》,上海:中山文化教育馆,1934年,第71—72页。文中广东农村经济调查团的调查,是1930年代马克思主义者主导的唯一一次针对广东农村社会情况的学术性调查。。依据以上两组数据,都可得出广东农村自耕农少于佃农,而这两种农民均远多于地主和雇农的结论。排除十年间“农村衰落,将驯而至于全国破产而后止”(69)同上,序第1页。可能导致佃农数量增加的影响,可知在1924年10月16日前,已对广东农村阶级结构有了“正确研究”。

第二,社会经济情况方面。彭湃在1924年5月11日和陈独秀说到,在租额高涨的现实情况下,按中等年况算,佃农每佃进一石种田,就会“每年亏本二三十元之多”(70)彭湃:《关于海丰农民运动的一封信》,《向导周报》第70期,1924年6月18日。,导致负债。这种说法值得推敲。首先,广东农村经济调查团统计的广东农民负债率为43.9%(71)《广东的农村生产关系与农村生产力》,第85页。。按彭湃的说法,佃进土地的农民占70-80%,负债率也应为70-80%。此比率较处于衰败期的10年后的数据还高得多,显然有误。其次,如佃进土地便会亏本,大量产生的应是雇农和半雇农,而不是佃农和半自耕农。可见,直到1924年5月11日,彭湃的研究还不够准确。

1924年10月16日,李劳工回忆,彭湃认为农民生活困苦原因是:①帝国主义操控下,工业品价格增长飞快,而农产品价格“只能保持原状”;②政府捐税过重;③地主(李所说的“新兴资产阶级”,应是彭湃所说的“地主”(72)彭湃:《海丰农民运动》,《彭湃文集》,第119—120页。)向因前两种缘故入不敷出的农民放高利贷,农民只能拿田抵债,渐无产阶级化;④地主抬高地价和田租,让农民苦不堪言(73)依据以下文献参正,李克家:《海丰的农民运动底一个观察——和雨后君讨论〈海丰的农民运动〉》,《彭湃研究史料》,第316—317页;彭湃:《海丰农民运动》,《彭湃文集》,第116—120页。。

广东农村经济调查团也总结了广东农民生活困苦的三个原因是:田租高昂,捐税繁重,商业、高利贷资本的剥削(74)《广东的农村生产关系与农村生产力》,第29—53页。。第一点与前段④对应,第二点与②对应,第三点与③对应。前段①便是“剪刀差”,刘大钧代表调查团总结到,在中外、城乡产品的“剪刀差”背景下,“我国农村未能适合于工业化之世界,致农业未能改进,产品日受淘汰”(75)同上,序第1页。导致我国农产品价格难以上涨,农民日渐困苦。这些内容,亦可与前段①对应。

据以上内容综合推断,彭湃对广东农村阶级结构和社会经济情况的“正确研究”,实现于1924年5月11日至10月16日间。彭湃在该时间段共开展过三次农村调查:1924年6月初,彭湃前往广宁县调查(76)《广宁农会进行之近况》,《彭湃研究史料(上)》,第181页。;7月3日,第一届农讲所开办,该所每周日均派遣学员往广州市郊调查(77)《本部一年来工作报告概要》,《中国农民》1926年第2期。;7、8月间,彭湃又赴花县调查(78)《刘尔嵩给团中央的报告》,《彭湃研究史料(上)》,第192页。。其中,广州市郊调查的内容,可从农讲所课程寻其踪迹。对农村阶级结构的“正确研究”须依赖统计学知识,而对农村社会经济情况的“正确研究”须依赖政治经济学知识,农讲所恰好设有“统计学”和“政治经济之浅释”课程。(79)《本部一年来工作报告概要》,《中国农民》1926年第2期。因此,彭湃的“正确研究”更可能是和农讲所同仁共同开展的广州市郊调查的结果。

彭湃的广东农村社会调查,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定义中的实事求是原则,确能在运用阶级分析法、政治经济学知识的基础上,如实反映广东农村社会的特点,应是“正确调查”。经由此次调查,彭湃已在国内马克思主义者中,首创实事求是的农村社会调查方法。

(二)经总结、反思产生新的理论自觉

彭湃对广东农村社会的“正确调查”,就建立于彭湃对海丰农民运动的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彭湃及其主导的农讲所的相关活动,亦可体现彭湃对农民运动经验的总结和教训的反思。

从课程设置和教学情况来看,第一届农讲所有较深的“彭湃特色”。其一,“中国秘密社会简史”(80)同上。等课程的设置,体现了彭湃对海丰农民运动有效方法的继承。团结可团结的力量参加革命,蕴含一定的统一战线思路。其二,农讲所“最注意于所外活动,凡星期日须有农村运动实习……及东西南北四郊之实际调查”(81)同上。,重视实习调查,亦是彭湃对海丰农民运动经验的总结。调查工作有计划地推行,说明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新东西”已有一定理论自觉。其三,农讲所特设“军事训练”课程,规定学员须在黄埔军校进行为期十天的军训(82)《本部一年来工作报告概要》,《中国农民》1926年第2期。同上。,也体现了彭湃对海丰农民运动未竟事业的反思(83)据彭湃回忆,海丰农民运动未有武装农民。彭湃:《海丰农民运动》,《彭湃文集》,第170—171页。,这也可理解为武装斗争思路的萌生。

彭湃经对广东农村情况的研究,总结、反思海丰农民运动的经验教训,产生了实事求是的理论自觉,萌生群众路线、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等新设想。之后,他将三种设想付诸实践。

第一,群众路线方面。第一届农讲所共38名学员,其中“以要‘入民间去’(即‘到群众中去’)之分子为多”(84)《本部一年来工作报告概要》,《中国农民》1926年第2期。。第二届农讲所学员的选拔工作,增加口试、入学检查等内容。口试先“把一般闻声投靠的及无聊的学生尽数排除了”(85)同上。。入学检查表设“你有无亲切戚友在乡村”“你出世在城市抑或在乡村”“你习惯农民生活否”“你由何年起至何年止在乡村居住”(86)《本部一年来工作报告概要》,《中国农民》1926年第2期。等问题。经此两关,第二届农讲所学员中农民比例上升到40%,工人比例上升到30%,第三届农讲所农民学员比例更是上升到72%(87)同上。,正好体现了实现干部“从群众中来”的尝试。

三届农讲所大部分毕业生被派往各县担任特派员,组织农民运动。学员开展工作时,必“先将该村户口及生活状况作详细之调查”(88)同上。,再动员群众,组织农会。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工作方针,以及依靠群众学得农村情况,用所学党的主义加以研究,再于研究的基础上帮助群众实现其诉求的过程,较好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

第四届农讲所开始招收外省学员。截至1926年初,在农讲所毕业生的工作支持下,广东已有44县70余万人参加农会,湖北、直隶、河南、四川、广西、湖南等省亦成立了农会(89)陈公博:《农民运动报告》,《中国农民》1926年第2期。。农民加入农会的行为已有一定“自觉性”。彭湃和农讲所同仁已初步探索出“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的方法。党在农村的群众路线,依托农讲所,取得重大发展。

第二,武装斗争方面。接受过军事训练的第一届农讲所学员莫萃华,在学期间,屡邀彭湃到东莞洪屋涡指导农运(90)陈登贵、林锦文主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人物传略》,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18页。。二人联合组织了第一支农民自卫军。1924年8月11日,农民自卫军五百余人,“旗帜数十幡,步枪三百余杆,马数匹,队伍异常齐整”(91)《东莞农民联欢会纪盛》,《彭湃研究史料(上)》,第197页。地接受了彭湃、阮啸仙等人“检阅”。8月27日,依托第二届农讲所,广东农民自卫军正式成立,彭湃亲任总指挥(92)和森:《今年五一之广东农民运动》,《向导周报》第112期,1925年4月26日。。这支部队参加了1924年第一次北伐、镇压商团叛乱、东征陈炯明、驱逐刘杨之役、援助省港大罢工、武装逮捕涉嫌暗杀廖仲恺的谭启秀、肃清邓本殷等军事活动(93)罗琦园:《会务总报告》,《中国农民》1926年第6、7期合刊。。同时,“维持地方治安,保卫农民利益”(94)李永芳:《国民革命时期的广东农民自卫军述论》,《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6期。,一直是农民自卫军的主要职责。截至1926年初,广东农民自卫军总人数增长至3万余人(95)陈公博:《农民运动报告》,《中国农民》1926年第2期。,它的创设,为“各省农民自卫军的建立与发展树立了光辉榜样”(96)李永芳:《国民革命时期的广东农民自卫军述论》,《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6期。。各省农民自卫军,又为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工农革命军的创立,奠定了武装、兵员和干部队伍的基础(97)参见李永芳:《国民革命时期的广东农民自卫军述论》,《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6期。。广东农民自卫军的创设,可视为党的武装斗争路线的开端。

第三,统一战线方面。1924年6月,彭湃调查广宁、花县农潮时,已借国民党媒体宣传,并派对农民“表同情之工友,跑入内地向农民宣传奋斗”(98)彭湃:《为广宁、花县农潮事给团中央的报告》,《彭湃文集》,第71页。,利用新学生社等学生团体“跑入内地派传单,向农民慰劳”(99)同上,第71页。。11月,彭湃回到广宁,继续领导农运,率农民自卫军抗击反动地主武装,并促成大元帅府派出铁甲车队及第三师一营开赴广宁“保护农会,剿办匪徒”(100)《孙中山派铁甲车队支援广宁农运的命令》,《彭湃研究史料(上)》,第201页;《关于广宁农民反抗地主的斗争的五个报告》,《彭湃文集》,第77—81页。。12月19日,官兵到达广宁,彭湃随即组织农兵联欢大会。会上,彭湃表示,兵农本属一体,广宁地主劣绅则是“效法军阀”的“反革命”,是军人和农民“受种种无穷痛苦”的缘由。他号召士兵和农民一道,以“农民、兵士个个都能够衣食住充足”为目标联合一致,战胜地主劣绅(101)参见彭湃:《在广宁农兵联欢大会上的演说》,《彭湃文集》,第75—76页。。1925年初,大元帅府再遣卫士队驰援广宁(102)《广东农民运动报告》,出版地不详,1926年,第72页。。在彭湃的组织、协调下,农兵联合队伍抵制了县长蔡鹤朋对农运阳奉阴违的阻挠,逮捕了假意和谈的民团局长谭侣松,揭露了卫士队长卢振柳勾结当地反动派的阴谋,将铁甲车队、卫士队和农民自卫军统一在前线党组织的号令下,取得了农民斗争的胜利(103)肖甡:《锋芒初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8—60页。。此次农运,彭湃多层次地整合农、工、学、兵等多种力量,促成党对农民斗争指挥权的落实,较为多元地在实践中发展了统一战线。

第一届农讲所创办前后,以彭湃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首次实现对广东农村阶级结构和社会经济情况的“正确调查”。之后,彭湃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托于“正确研究”和领导农民运动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反思,产生了“群众路线”“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等方面理论自觉。这在当时便把农民运动推进至新高潮,也为党在进一步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实践中,完善群众路线、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等多方面的理论实践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 语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其内涵主要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点。彭湃对于此三点内容,均有基础性的重要贡献。

第一,“实事求是”的最重要内涵是“当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具体论断与中国国情不相符合时,在‘中国化’过程中绝不允许生搬硬套,而只能从中国国情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创造新理论,提出新观点,拿出新办法,来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中发生的新矛盾、新问题”(104)赵明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辨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3年第2期。。海丰农民运动期间,彭湃已通过实践,证明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原理不可行,发明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农村社会的若干特点相结合的革命手段。主办农讲所时期,彭湃首创实事求是的农村社会调查方法。这说明“绝不允许生搬硬套,而只能从中国国情与实际出发”的要求,已能为彭湃所深知并践行。这在当时开启了党的实事求是实践的先河,也为后来反教条主义者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重要的斗争依据和行动指南。

第二,“群众路线”要求“到群众中去和到实际中去作调查”(105)卢培琪、王立胜:《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贡献》,《中国网》2007年9月25日。,并“将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或精髓即立场、观点、方法,带上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106)赵明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辨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3年第2期。。海丰农民运动期间,彭湃成功地让马克思主义和农运工作相结合,初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主办农讲所时期,彭湃在对农民运动经验教训的反思和总结,以及“正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干部选拔方式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试验;在农民工作中,贯彻先调查、后动员的方式,较好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初步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第三,“独立自主”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是中国的共产党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彭湃领导的农民运动,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创的农民革命事业,无疑为当时“一切均借俄助”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独立自主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

从创办农讲所开始,彭湃领导的运动紧密有条,明显是由其经实事求是的调查和研究形成的新理论来支撑的。也就是说,彭湃在农民运动中展现的一切,不仅是一种实践或行动自觉,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理论自觉。在理论自觉的主导下,从广东农民自卫军的创建、广宁农民斗争的若干实况来看,彭湃已初步开启了党的“武装斗争”路线,并更为灵活、多元地丰富了“统一战线”的内涵。总之,彭湃在农民运动领域的探索,对于党进一步在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实践中,开展或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猜你喜欢
彭湃海丰农会
阿什河哈尔滨段水质评价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纪念彭湃同志诞辰120周年征文启事
烈士的革命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彭湃入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