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催生新活力
——一二三团综合配套改革带来新变化

2020-11-30 11:03张西安
兵团工运 2020年1期
关键词:二连籽棉团场

□张西安

七师一二三团十九连职工韩卫平2017年籽棉单产370公斤,2018年籽棉单产460公斤,2019年籽棉单产577公斤……韩卫平棉花产量的“三级跳”就体现了兵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所释放的巨大能量。

产量增加成本低

一二三团韩卫平现象不是个别案例,极其普遍。该团财政局局长高鸿军如数家珍讲述着团场这几年棉花产量的增长:“2017年,棉花总产6755万公斤,平均籽棉单产386公斤。2018年,棉花总产8486.17万公斤,平均籽棉单产436公斤。2019年,平均单产直接突破470多公斤,总产一跃上亿公斤。”

“地还是那片地,人还是那些人,理念一转天地宽,这都是团场综合配套改革释放的新活力。”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吕长征总结了改革后团场棉花持续增产,职工持续增收的原因。

“以前,农机作业都由农机部门统一定制作业技术标准、收费标准,机车作业量由连队分配,农机职工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全是领导说了算,全由行政主导来推动。”四连职工叶新江高兴地说:“现在由市场主导推动,不但没了10%的农机作业管理费,还下调了农机作业收费标准。”

该团一连取消“五统一”后团场不再收取10%的农机作业管理费,仅此一项职工节本增收23.8万元。同时,由于农机职工下调了农机作业收费标准,全连植棉职工机力作业成本降低了21.7万元。

一二三团放开农机作业市场构建良性竞争机制,采取宽进严管的政策,打破了农机作业收费只增不降的局面。该团一连职工马文涛深有感触地说:“2019年,连队农机作业收费平均每亩降低了23元左右,棉花拉运价格也较往年降低了50%,彻底解决了多年来职工反映较多的拉运费高的问题。”

“现在农机作业费是职工直接支付,农机作业质量很大程度上由职工说了算。在这种情况下,促使我们必须购买更新农机装备,提高服务质量。”农机户李永宏说。

2018年和2019年,团场新增机车43辆,更新播种机20台、整套农机具219个,更新点种器2000多个,仅2019年农机补贴费用就达到了400多万元。

土地成了自己的土地,团场职工养地的积极性更高。从2019年夏季斩切膜回收184.45吨,秋季又人工揭膜15万亩、残膜回收1050吨,加上机力搂膜面积6.67万亩,回收残膜300.15吨。2019年总计回收残膜1703.45吨,有效达到了减存量、零增长的目标。

“以前养殖场的农家肥免费提供都没人要,现在掏钱抢着拉。改革后的2018年年底,一二三团职工共向田间施用农家肥10万余吨。既培肥了地力,又解决了养殖业形成的污染问题。”团政委彭勇说。

改革后,各连队“两委”服务职工积极性高涨,为职工搭建农资供销服务平台70余场次,职工亩成本费用节约260元左右。职工生产经营自主权得到落实,物化亩成本降低了117.57元。

2018年,一二三团棉花总产8400万公斤,亩均纯收入在千元以上,农业生产小额贷款较往年减少1亿元,节约财务费用400余万元,职均间接增收1611元。

合作经营走市场

年底了,奎河红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向辉特别忙碌。因为,合作社正在与北京中棉集团公司洽谈今年合作意向。

据王向辉介绍,合作意向是由中棉集团提供收购资金和负责产品销售,合作社负责2.3万亩优质棉种植基地建设,种业公司负责高端纺纱棉花新品种的繁育,为社员提供生产技术管理服务、农资供应服务和籽棉生产加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全产业链,互惠发展,全力打造奎河红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优质品牌产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使职工共同致富。

为保证交售籽棉质量,又起到监督轧花场籽棉收购的公平公正。秋收期间,合作社4名社员从籽棉采收到交售整个环节全程监督。解决了长期以来籽棉交售排队等候时间长、交花难、扣水杂高和不规范等难题。

“有了过硬的双向监督,才能维护社员的集体利益和合作社社员的信誉,合作社的发展才有保障。”王向辉说:“2019年,合作社交售籽棉3100吨左右。初步测算,每位社员入股籽棉比市场平均每公斤销售价格高出0.1元左右,使社员真正得到了经营红利,对走入致富道路充满了信心。”

王向辉他们的合作社积极创新经营模式,主动与龙头企业七师锦棉种业公司合作,探索出“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联营模式。每位社员以1万公斤籽棉(50亩身份地×200公斤/亩)实物入股,锦棉种业公司以籽棉加工费入股,杜绝“空壳”合作社,实现了实体运营,入社职工由以前单一销售籽棉转变为经营皮棉的全产业链延伸。社员参与合作社管理经营的积极性高涨。

合作社的发展,也间接地提高了一二三团场皮棉质量。2019年,一二三团皮棉质量在兵团名列前茅,兵团优质棉质量补贴资金,该团占到了60.9%,达到190万元。

兵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加快了培育创新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步伐。目前,该团十连、十一连党支部通过宣传引导,由能人牵头、职工自愿,创建了“奎河红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金福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232人。目前,全团注册合作社6个,正在注册中的合作社14个。

大家的事情大家管

2019年初,一二三团七连职工王成到南北泵房巡查,发现泵房存在年久失修、坍塌严重等问题,并向连队党支部反映如不及时修复将不能正常蓄水,影响职工生产生活。

经党支部研究,建议职工重修两个泵房的蓄水池,由党支部书记李杰牵头,“两委”成员分别到两个泵房用水户家中征求意见,并讲清维修蓄水池的利弊,最终一致达成修复决定。

于是,七连党支部组织职工按“一事一议”制度自筹资金,对南北两个泵房蓄水池重新维修改造,制定了泵房蓄水池维修管理办法。52名职工和种植户讨论了蓄水池的收费事项、折旧计算方法及询价方式后自筹9.3万元,由职工选取价位较低,口碑较好的施工单位,对南北两个泵房进行了维修,没有耽误职工2843.38亩土地的浇水灌溉。

“灌水设施渗漏、坍塌放在以前,因资金不足原因、只能将就修补一下,过段时间又出问题,甚至在用水高峰期无法满足灌溉。”七连职工张海波说:“通过此次自筹资金修建水池,职工农作物基本用水得到了保障,职工不再为灌溉而发愁,为来年丰收奠定了基础。”

“职工主动参与,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体现出职工自治、自管、自筹、自建、自用的民主权力。”七连支部书记李杰说:“通过支部核心堡垒作用,引领党员职工群众的思想重参与、全自治、促丰收的意识增强,让职工群众切实享受上兵团深化改革的红利。”

随着兵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的全面展开,农业生产要求的提高。该团一连从2018年秋季以来新增200匹以上马力机车两台,采棉机一台,中型机车两台,播种机九台,残膜回收一体机一台,更新播种机点播器108个,总马力数由改革前的1210匹马力增加至1855匹马力。

相应的农机库房、机车停放也便成了大问题。在一连“两委”引导支持下,程辉、李军等8名农机职工筹建农机合作社,自筹资金70万元,建设了新的农机停放库房,该农机库房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建设12个停车棚,可停放大中型农机27辆。

为进一步改善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该团二连“两委”通过宣传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召开座谈会,调动职工积极性,协调化解矛盾,引领职工群众自筹自建,自管自用,成立询价小组和监督委员会,统一采购材料,招标建筑队进行施工,以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结合美丽连队建设,统一拆迁危旧房296户,统一规划200户,项目投资1000余万元,改善连队基础设施,实施200套抗震安居房的建设中,通过建房改善改造自来水工程,计划将原有仅3.5米宽的旧路拓完成2.6公里长,5米宽的柏油大路,使连队职工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正因为一二三团基层事务管理充分实施民主化管理,各连队对20项关乎职工切身利益的管理事务,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制度,规范民主决策程序,赋予民主管理权利。

现在,一二三团连队职工参与连队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极大提高,连队信访事件较上年降低72%,在开展的三次9000人次参与的民意测评中,职工对改革的满意度达到了99%。

达到“两满意”

2019年,一二三团党委始终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着力把党建工作打造为做好各项工作的“红色引擎”,通过“好好学习百家讲堂”抓思想,以“两测评两检验”抓服务,全团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该团以“好好学习百家讲堂”为抓手,抓好全团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横向邀请地方、上级部门等专家授课;纵向由团领导、机关干部、支部书记和组织委员授党课等多种形式。

广泛开展学习交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每周三开展“好好学习百家讲堂之廉政大讲堂”、每周五开展“好好学习百家讲堂之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围绕党建工作讲重点工作的部署落实、围绕党风政廉政讲政治规矩政治纪律、围绕违纪案例讲法律知识、围绕不忘初心讲红色故事,围绕牢记使命讲老兵故事。

“百家讲堂”活动的开展,党员干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履职能力、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特别是有些基层连队的书记、连长,通过“百家讲堂”备课、上讲台,理论得到了提高,口才表述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此基础上,团党委为抓好改革后的连队职能转变任务,使连队“两委”更好适应改革后的任务,更快转变职能、更高效服务职工群众,掌握并进一步提升职工群众对“两委”成员服务的满意度。更好检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检验“两委”成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实现党支部解决职工群众诉求率100%,实现职工对党支部满意率100%目标。在二连和六连先行试点,探索实施了“两测评、两检验”。

“两测评、两检验”即连队每月第一个周一利用升国旗时间,组织党员对党支部班子上月工作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组织职工群众对“两委”成员上月工作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

对党支部的测评内容包括战斗力、向心力、凝聚力、引领力、执行力五方面。对“两委”成员测评内容包括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党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等方面,职工对“两委”成员的测评,“两委”成员每月满分100分,职工根据“两委”成员当月的表现对“两委”成员打分。

该团政委彭勇说:“通过‘两测评、两检验’把党员职工群众对党支部班子和“两委”成员的满意度作为工作的“晴雨表”,检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检验“两委”成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支部和“两委”成员履职尽责、服务职工、工作作风的提升,党支部战斗力、向心力、凝聚力、引领力、执行力全面提升。”

党支部强 凝聚力有

去年6月10日,一二三团二连职工孔令江找到连党支部书记刘继宝怯怯地说:“‘七一’建党节快到了,我想入党,这是我的入党申请书。”说完,把一份入党申请书交给了刘继宝。近两年,二连有36名职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二连是一个拥有土地面积7865亩的中型连队,现有职工143人,其中基干民兵20人,党员18人。兵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激发了这个连队的活力,职工群众对党支部的公信力明显增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凸显,这也是众多青年职工向党组织主动靠拢的原因之一。

张永强、刘小媛夫妻俩是兵团第三代人,他们是兵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自2017年加入职工队伍以来,二连党员真情实意为民服务的鲜活事迹深深感染着他们,也激励着他们。于是,小两口一起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有着本科学历的青年职工侯叶华,2017年加入职工队伍,二连党支部为民服务的举措也深深感染了她,使她也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侯叶华说:“我作为一名大学生,也想像共产党员一样服务职工群众,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二连职工秦化芳说:“连队党员陈浩利一直在为连队默默地奉献,他的精神感动着我,激励着我,让我有了入党的想法。”

秦化芳说的陈浩利,是一名有着15年党龄的老党员。2018年以前,他一直从事连队植保工作,是连队职工公认的病虫害防治专家。二连职工遇到防虫治虫方面的难题,都会去找他。连队7000多亩棉花地,哪块地容易得红蜘蛛,哪块地容易生蚜虫,哪块地对缩节安敏感,他都了如指掌。2019年,为方便职工问询联系,他还专门建了连队职工微信群,针对发生的病虫害问题及时在微信群里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办法和措施。

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开展以来,二连党支部从抓连队党建工作入手,夯实连队基层基础,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制度,建立了《党支部目标管理》《党员承诺制度》等。同时,为了更好服务职工群众,二连党支部定期对职工进行走访,每位“两委”成员每周走访三户职工群众,帮助职工解决遇到的困难。在春播期间,连队党支部一班人帮助职工铺膜、查种、协调机车;田管期间,指导职工滴水、施肥、植保、打顶;“三秋”期间,帮助职工协调车辆、劳力、采收新棉,为职工解决实际难题。连队党支部一班人真心、真情服务,感动着每一位职工。

二连职工谢志文是连队的一名普通职工,去年妻子病重去世,他还要照顾有智力障碍的弟弟,家庭生活十分困难,连党支部根据他家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帮扶措施,并经常在农忙时来到地里帮助他田管、查种、覆土,帮他渡难关。

谢志文说:“连队党支部了解到我的情况以后,种地给我提供贷款,还动员全连给我以‘水滴筹’的方式筹集捐款7000多元,解决了我的难题。”

二连党支部立足抓党建、强服务、重引导,以典型引路。树榜样、立规矩,立足解决职工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从而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党支部是职工群众的主心骨和依靠。

二连只是一二三团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缩影。由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了,主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职工群众越来越多。据了解,2019年,全团入党积极分子326人,同比增长达到了34.5%,而且农业一线职工群众的入党比例逐年增大。□

猜你喜欢
二连籽棉团场
2021 年度新疆兵团一师阿拉尔市籽棉收购相关数据分析
团场的秋
浅谈棉花加工回潮率对棉纤维长度的影响
一只羊腿
完善团场全面预算管理体制的探讨
籽棉存放时间与公检颜色级结果关系探讨
籽棉存放时间与公检颜色级结果关系探讨
新时期职工教育在团场职工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及措施
新型团场建设中的金融支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