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核心素养研究现状及热点窥探

2020-11-30 10:49江雪琦李秀华胡志刚
化学教与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研究热点发展趋势

江雪琦 李秀华 胡志刚

摘要:在深入了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含义及其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整理了近年来关于“化学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总结出目前化学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及热点,就热点问题提出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研究热点;发展趋势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09-0017-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一、研究现状概述

2014年3月《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正式提出要研制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2016年9月,教育部委托课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总体框架正式发布;2018年正式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建立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能有效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升21世纪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

以“化学核心素养”为主题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2015年10月至2019年12月,共有相关文献1542篇,其中期刊1163篇,由图1可知其中大部分发布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与学》《课程教育研究》《化学教学》《化学教育》等期刊上;硕博论文324篇,由2016年只有6篇,到2018年激增到162篇,2019年数量为109篇。

而以“化学核心素养”为主题并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有相关文献235篇,其中期刊184篇,硕博论文45篇,还有6篇来自于国内会议。经图2统计,在2016年开始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019年迅速增长,文献数量达到132篇,占总数的56.2%。

表1对“化学核心素养”为主题的部分文献及期刊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期望进一步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共同特点及研究的发展方向趋势。

二、化学核心素养研究方向及热点

针对性地阅读大量文献,研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关文章,笔者在经过鉴别、分析、整理后,认为可将有关研究梳理分为两个方面,即化学核心素养理论的分析与研究、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策略,以下对学者们的观点作出一些总结。

1.化学核心素养理论的分析与研究

我国的教育改革,从双基教学、素质教育、三维目标直到现在的核心素养,即从最初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培养到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到现在的强调“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陆军的视角是站在学校教育的框架内,他认为化学学科能力是“能够准确地获取化学知识,理解并应用的能力”,具体包括“观察、实验、思维和问题解决”四个方面。他认为将化学能力、观念以及思想、方法等纳入中学化学“核心素养”体系时,应该从中学化学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而吴星则认为应当从核心素养、科学素养、化学科学三方面来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在他看来,发展核心素养不仅是在文化学习上,同时也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其对社会的接轨,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回答。必须从多方面回答“什么是化学”这个问题,强调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贯彻核心素养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并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探究意識及实践能力。

目前最为大众学者所接受的高中生应具备的化学核心素养包括五个方面:“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其具体含义不做详细阐述,前三点共同确定了化学学科的基本特质和学习方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提倡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自主独立思考、动手探究、勇于创新,而“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与价值追求。

2.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策略

(1)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设计

赵敏以“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将教学设计分为五个部分: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与学的基础、基于“活动元”的学习任务、评价方式。提出要以化学核心素养为教学主旨,将核心素养转换为具体化的课时教学目标;注重创设“未知的、实际的”问题情境,将教学问题思维化,构建有意义的知识体系;强调要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多种评价方式,并及时作出反馈和引导,形成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教学过程。

李姗姗通过设计具有逻辑关系、难度逐层递进的系列任务,将“三维目标”合理地改变发展为符合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采用以任务为驱动、以解决任务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在活动探究中渗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通过布置课前的预习任务,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内化和知识的构建。

所以,在教学设计时应当要注意教材的分析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联系整合,将核心素养融合到教学当中,并依据目标创设问题情境,重视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和自主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思维的提升,最后要进行及时合理的评价与反思。

(2)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吴梅花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一文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创设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的教学情境、开展科学的实验探究及实验教学、将科学知识融入高中生活化学知识中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兴趣、以及严谨的科学研究精神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王澍、魏崇启认为中学化学课堂的教学要与现代化的核心素养相结合起来,及时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提倡“素养为本”。提出要划分教学的层次、分步落实课程;注重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自主构建化学观念;注重以丰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重视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等等。

综上,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策略上,要完成以下几点目标:一是将对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转化成为符合化学教学本质的课程内容;二是将要求学生掌握并同化构建的基础核心学科知识转化成教学中真实的问题情境;三是将真实的核心问题情境转化成一个个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及逻辑顺序的问题群;四是根据化学学科的特质将教学中的问题转化为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活动。

三、对化学核心素养的一些思考

目前,要使化学的课堂教学真正转向能够促进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就要着力发现并研究课堂教学不符合学科核心素养的方面,研究该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课堂中去。未来的研究工作仍应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1.针对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较少

在我国化学核心素养研究的理论发展中,针对教学知识体系的构建研究仍不足。学者关于核心素养的支持研究多数来源于国内外的研究教师教学专业发展和教育的资源,或者是从课程的具体设计出发,与新兴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的关系研究仍不足,这不利于化学核心素养结合实际教学与课程改革的联系。

2.研究方法相对单一

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分析发现,对化学核心素养的研究大多采用理论知识思辨的定性研究或者是实际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对真实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效果缺乏事实性的数据支持,定量研究较少,不利于核心素养研究的全面、综合和创新发展。

3.趋向于系统深入性的理论研究

要注意整体的结合和划分,能够针对教材、教师、学生、课堂等各方面的发展提出建议;要深入研究化学核心素养具体存在的问题,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我国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深度;要提高教育评价的可操作性,发展核心素养理论的实践性和广泛性。

4.研究方法要趋向教育实证方面

目前,我国针对化学核心素养的研究形式仍较为单一,多采用文献研究的理论方法。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应利用不同形式的研究全面分析化学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踐方面的问题,拓宽研究的视角,进行多方面的研究,推动研究的科学化和现实化。同时,要关注实际的课堂教学,将大范围的理论研究与现实的实践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实际的效果来检验化学核心素养研究的合理性、反思课堂实际教学实施的可行性。

5.侧重“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实施

在对化学核心素养的研究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不断渗透和融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切不可将化学核心素养“口号化”。在教学过程中也不仅仅是针对学科内容的教授,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6.针对我国化学核心标准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

要将化学核心素养纳入评价的体系之中,转变评价的标准、内容和方法,结合多种评价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业质量、学业水平、思想道德、学科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评价,通过评价分析和发现学生在对知识的理解、运用、问题解决、实践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从而及时做出教学方式的调整,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7.要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

育人必先育己,教师是学科素养实施的引导者。教师首先要理解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积极地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而后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练和提升自己的化学核心素养和相应的教学技能,并通过不断的反思、总结、再学习、再实践的循环来突破自己。同时各级组织要多创造机会组织培训来帮助教师进行提升。

猜你喜欢
化学核心素养研究热点发展趋势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实录与反思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实录与反思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实录与反思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在教学中培育合作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