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常见病害处理

2020-11-30 09:08张宝春
卷宗 2020年22期
关键词:基底层沥青路面病害

张宝春

摘 要:在交通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下,大量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使用沥青混凝土材料,然而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害,导致路面严重受损。该文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功能、结构三方面阐述了常见的病害现象,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方式,希望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做好预防工作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常见病害

随着公路上的运输车辆数量越来越多,部分车辆还有超载现象,导致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磨损,且施工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质量控制导致沥青混凝土出现一些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因此研究沥青混凝土常见病害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 沥青路面多见的病害分类

1.1 路面出现裂缝

主要为网裂、纵横向的裂缝以及龟裂路面出现的横向裂缝与路面的中线接近垂直,起初裂缝多常见于路面两侧当中的硬路肩处,随着时间推移进而向全路幅逐渐发展,并且裂缝呈现出均匀分布的趋势。纵向裂缝是指路面均普遍出现的纵向裂缝,多数出现于路面加宽或者半填半挖的路基位置。龟裂指的是形成较多的多边形网状开裂且相互交错分布,初始龟裂的形态为沿着轮迹带产生多条或者是单条的平行纵缝,进而在纵缝间产生的横、斜向的连接缝最终形成网状的裂缝。通常而言网裂与龟裂均伴有路面出现唧浆的现象。

1.2 松散类有沥青混合料

松散和坑槽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中,坑槽作为多见的病害之一,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坑槽指的是路面受到破坏后形成坑洼的深度高于2ClII且面积大于O.04m2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基层或土层松软变形、粘结料老化、油污等均会造成沥青路面的松散,在行车荷载作用逐渐形成坑槽。

1.3 变形类

主要有车辙与路面沉陷以及波浪拥包路面的表面沿着轮迹纵向出现凹陷现象属于常见的路面受损,加上荷载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轮迹带出现下洼及形变现象,最终形成2条纵向的凹槽。同时车辙深度表示通常是轮迹带的外侧凸起峰顶至槽谷底之间的距离。这些病害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在积水时极易发生汽车打滑而导致交通事故。

2 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2.1 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水是导致公路路面出现病害的直接原因,当路面出现积水而无法及时排出时,存留水将会以层间水、孔隙水以及深层渗水的形式存在并快速渗入公路的内部。对于高温的天气而言,路面受到动荷载的影响,沥青出现上浮,使得混凝土的稳定性有所下降、面层也逐步受到破坏,使得层间水可存留于沥青的各个隔层内,加快了公路路面受到损坏的程度。

2.2 因沥青的热稳定性导致的病害

沥青混凝土于高温的条件下,加上车轮的反复碾压等作用,荷载的应力已经超过了沥青拌合料稳定性的极限。由此导致沥青拌合料出現侧向流动进而变形逐渐形成车辙现象,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年限。轮迹部位出现下凹,受到车轮作用较少的车道其的两侧出现向上隆起,进而在弯道位置出现向外推挤现象,增加了路面的安全风险,不利于车辆的安全行驶。此外沥青拌合料还可作为有效的高强度粘弹性材料。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模量均可随着温度的升高出现急剧的下降。因此进行公路路面常见病害的处理时,应该控制好沥青混凝土的配比,减少车辙及横向推挤以及拥包等现象,从而减轻对路面的损坏。

2.3 由路基的强度不足与路面的稳定性较差导致的病害

受到路基的强度影响了路面的正常使用,主要表现为压实度不均匀、软基处理不当、地基下沉、未隔断地下水以及中央的分隔带中排水设计尚未完善。施工过程中的级配未进行严格的控制、集料的品质尚未均匀以及路面的厚度控制未合理、碾压不实以及路面的压实度较差、出现集料离析现象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公路路面的稳定性大大降低。与此同时,基层当中的干缩裂缝向表面反射也可对路面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3 沥青混凝土常见病害的解决对策

3.1 裂缝病害的处理方式

对于不同形式的裂缝问题主要有以下2种处理方式:第一,在环境温度较高时,沥青混凝土产生的轻微裂缝难以自动愈合,此时,可在出现裂缝的公路段做好清洁工作,将路面的杂物清理干净,同时在裂缝处喷洒定量的沥青,然后在喷洒过沥青的路面上覆盖干燥的粗砂或石头,厚度控制在2~5mm,然后使用小体积压路机在垫料上展开施工,沿着裂缝涂刷少量沥青。第二,针对裂缝的大小不同应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并采用标准的技术流程展开施工。首先,当裂缝的宽度不足5mm时,可先将裂缝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将粘度弱的沥青加热灌到裂缝当中,控制浇灌深度为裂缝深度的2/3,然后将粗砂以及碎石填入其中,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处理结束后,应将裂缝之外的沥青、沙石等进行清理。其次,当裂缝宽度超过5mm时,可将牢固性弱的裂缝边缘进行清理,将加热的沥青材料浇灌其中,做好压实工作。当裂缝内的湿度较高时,应使用乳化沥青材料。再次,当裂缝原因是沥青的性质、路面架构、路面使用时间长等原因产生的大范围裂缝,应仔细检测路基层强度,如果符合技术要求,则可采用乳化类型的沥青进行封层,然后将上封层铺好,优化沥青罩面,对沥青表面进行处理。

3.2 沥青混凝土功能病害的处理方式

1)沉降病害处理。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发生沉降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路基沉降不均匀造成的,此时应采取措施加固路基底层和基土,将其夯实,使其不再产生沉降。除了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之外,当路基底层和土基的架构遭受损坏时,也可能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发生沉降,此时,应仔细查找出现问题的层面,做好各层面的处理工作,可从下至上进行逐层处理。2)拥包病害处理。对于沥青路面产生的拥包病害主要有以下2种处理方式:第一,如果产生拥包的原因为沥青数量过多、细料分散不均匀等,但是路基底层稳固,可使用人工方式或机械方式清除拥包,然后使用加热后的沥青材料重新施工。第二,当产生拥包的原因为路面和底层的融合度不高时,可将产生拥包处的表层清除,待清理完成后从新浇筑面层。

3.3 沥青混凝土结构病害的处理方式

1)路面部分松散处理。对于不同原因产生的沥青路面部分松散,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第一,沥青混凝土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粘结料的老化而产生路面松散时,应将松散部分完全清除,并进行重新施工。第二,路面产生松散的原因为路基底层不稳时,应将不稳固的部分进行加固处理,或者清除不稳层面,然后进行重新铺设面层。第三,由于材料选择方式不当,导致沥青的黏着性差,应向其中加入粘附剂或者用石灰水对粗料进行处理,以提高沥青与粗料之间的粘附性。2)坑槽处理。对于产生坑槽的沥青混凝土病害,如果基底层结构完好,只是面层处有坑槽,在处理时应采用圆洞方补的方式,在路面上画出和路中心平行的线条,进行挖槽作业,开槽至稳定部分,确保槽壁结构垂直开槽轮廓,清理后展开修补,用混合材料的沥青混凝土进行填补,确保和原来的路面结构相同。当坑槽是由路基问题而形成的,则应处理路基结构,然后按上述方法浇筑面层。

4 结语

总之,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公路建设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很容易遭到破坏,导致人们出行的舒适度降低,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安全隐患。因此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探究是很有必要的,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应该加大施工材料的控制,提升设计水平,加强路基建设和控制,完善施工全过程的管理与把控,从而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蔡方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及病害防治[J].江西建材,2015(11):174-177.

猜你喜欢
基底层沥青路面病害
食管基底层型高级别异型增生9例临床病理分析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P16、P53、Ki-67在食管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诊断意义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自体支气管基底层细胞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小样本探索性研究*
沥青路面养护的新工艺新方法探讨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