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区文化馆如何积极推进群众文化创作

2020-11-30 09:08刘海珊
卷宗 2020年22期
关键词:吴中区群众文化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于艺术审美的眼光也越来越高。这对于我们基层群文的创作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契机,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基层群文的创作越来越向多样化、专业化、艺术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吴中区;区文化馆;群众文化

吴中区的基层群文创作是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总结的过程。近几年的基层群文创作实践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下面我就几点谈谈:

1 基层群文创作,聚焦生活最感人

我们常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那是因为源于生活的作品,最能引发观众的共鸣;而高于生活的选题,更能发人深省。在基层群文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想,究竟什么样的群文作品才能算是好的作品?我认为,一个群文作品应当深深扎根于群众、取材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关注身边的小人物,表现群众事、体现时代精神,用艺术的视角展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美好,小感动,小幸福。这一点体现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好的文艺作品应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也只有这样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才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

当然,打造一个好作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要求我们文艺工作者首先必须热爱生活,充满激情;必须聚焦生活,挖掘更多更好的创作素材。脱离群众,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艺术创作是没有生命力的。也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被我们视作是群文人必须牢记的法则。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文艺创作的夸张、艺术化处理绝不是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再天马行空的想象也必须有现实的意义。

2 培养编创人才,助力群文创作

现代社会,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而人才是最强大的资源和最宝贵的财富。对于文化馆而言,创作能力就是全馆的核心竞争力,创编人员就是文化馆的最大财富。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从理念和机制上着重对创编人才的培养。给年轻人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尊重原创作品,全面调动编创人才的创作积极性,为其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馆内通过提交构思方案、小组讨论修改、专家评审研究深化,为馆内创作的作品层层把关,保驾护航。并且后续对艺术水准较高的创新作品,我们要给予大力的扶持,要把一个个好的构思,新颖的想法,艺术化的处理和演绎落地,为他们提供资金上的、资源上的、平台上的全方位扶持。让年轻的群文人多多的深入基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请相关的专业老师传经送宝,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帮助年轻编创者熟悉和掌握群文创作规律和诀窍。

其次,我认为,我们要正确看待群众文化的普及性与群文创作审美水平不断提高的关系。首先,我们不能因为“群众性”就降低标准,放松要求。群众文化早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唱唱跳跳,娱乐放松了,更多的是需要在群众的文化生活里起到示范和引領的作用,弘扬社会正气,传递“正能量”。好的群文作品能更好的凸显地域特色,传播地方文化,展示别具魅力的民俗风情。它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座城市的名片,一段历史的艺术化呈现。

我们吴中区近些年的一些创作作品都很好的做到了这些。例如横泾街道创作的歌曲《“泾”风正俏》唱出了横泾的温山软水,将绿色有机的横泾生态大米,花红柳绿的太湖生态驳岸,鲜甜可口的优质绿色农产品都写进了歌曲里。在歌声里,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幅田园画卷:一缕缕炊烟静守着横泾稻田麦浪的安详模样,一片片田园,夜间玩耍的孩童倾听着东林渡的蛙唱,一点点萤火,飘过了老水车的吱吱响,一壶壶横泾烧酒,土烧的芬芳沁入胸膛。一首原创歌曲可以说描绘出了家乡最美的模样。又比如甪直镇文体中心的原创舞蹈作品《甪直连厢情》,它用到了大量甪直山歌的艺术元素,音乐婉转悠扬,又将传统的连厢舞蹈艺术化演绎,赋予轻巧柔美的舞蹈更多感人的情节,在创作表演的过程中使得连厢这一民间舞蹈形式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3 凸显地域特色,丰富创作素材

吴中自古是一块宝地,风调雨顺,人杰地灵。这里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有着蓬勃发展的现代经济,有着数不清的美丽传说,更有着许多独具一格的民俗民风。这些都是我们吴中的符号、名片,也是我们文艺创作的宝贵财富。

我们常常感叹,近些年来的演出可以说是越来越精彩纷呈,舞美灯光越来越绚烂,舞台元素越来越丰富,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节目却越来越少。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觉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创演的重点放到对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质量的挖掘与打磨上,而非把精力和资金全部花费在声光电等技术性的舞美大制作上。群文人必须在创作上花大力气,更深层次的挖掘文化艺术内在的东西,在展现的内容上,艺术呈现的方式上努力开辟新的思路,从根本上克服吴中区群文创作“剧本荒”的问题。

其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方水土里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挖掘、去体会、去呈现的东西。我们的文艺创作无需舍近求远,我们只需深深扎根于我们生活并热爱着的这方土地。

例如吴中区文化馆于小燕的原创器乐作品《吴越琴韵》。她的创作就是以吴中碧波荡漾的江南水和清秀细腻的江南文化为基础,将吴中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创作的基底,以新民乐的表现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展现了吴中自秦朝立县以来三千多年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以音乐诗的形式,跌宕起伏的叙述手法,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隧道,游走至春秋吴地,将吴中鲜活的形象印刻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通过音乐的演绎,让我们领略了不一样的吴中,那种时尚感、现代感和呼之欲出的盎然生气,都为乐曲增添了多彩的生命元素和无穷的艺术张力。透过音乐,很好的表达了土生土长的吴中儿女对于这片热土的挚爱、对于三千多年吴地历史的探寻和对于吴中美好明天的无限畅想。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作为奋斗在一线的群文工作者,我们要时时刻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真正俯下身子,坚守基层,那么,坚信群文创作必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明天。在群文创作探索的道路上,让我们“砥砺前行”,一起昂扬斗志,撸起袖子加油干,使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一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2015年10月.

[2]吴文科.群众文艺应当更加深入群众[N].中国文化报,2014年11月12日.

[3]习近平,《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网-人民日报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5/1015/c87423-27699234.html

作者简介

刘海珊(1990-),女,汉族,苏州,本科,群文馆员(中级),业务室主任,研究方向:群众文化、播音与主持。

猜你喜欢
吴中区群众文化
苏州吴中区“四敢”精神激发“四优”举措
苏州吴中区创新七项举措 提升执法质效
苏州吴中区下好安全宣传“先手棋”
苏州吴中区创新精准执法工作见成效
苏州吴中区坚守学训制度 实现动态夯基强能
吴中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