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探讨

2020-11-30 08:28郭海刚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

郭海刚

摘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有助于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设计中的体现,对体育运动项目的魅力充分的挖掘,将学生的体育情感充分的激发,让学生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也感受学习自由,为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断提高提供动力。文章围绕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开展,如何提升體育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开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方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一、体育核心素养的概述

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培养锻炼一种有助于其未来发展且能够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能力。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来说,主要是学生在接受体育运动锻炼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稳定、持续的素养与能力,比如说,运动的习惯、健全的人格、优良的道德品格、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等。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校深刻认识到了高质量体育教学的价值,并将体育教学提升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近些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果。体育运动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学生在积极参与各种体育项目锻炼的过程中,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强健体格得到培养。其次,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许多体育项目,都对学生的精神及注意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在参与这些体育项目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对大脑潜能进行深层次地挖掘,还能对专注力进行有效地训练。第三,小学阶段的体育运动项目是非常多的,不同的体育项目具有不同的特点,差异是十分明显的,学生在参与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运动能力及素质,还能让综合素质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二、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开展兴趣化教学的价值

在新课标中强调,要“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这就说明了在参与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开展“快乐”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趣味性十足的体育课堂是学生运动实践素养提高的重要保障。一直以来,“激发学生兴趣”都是体育教学开展的重要要求之一,但是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并没有从根本上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快乐”,“快乐”这个词并没有和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形成直接联系,很多体育课堂将“快乐”激发停留在表面,而忽视了体育课堂及学生成长所需要的快乐。要想帮助小学生实现“自我快乐+学习快乐”基础上的真正快乐,体育教师要发挥课堂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这样才是学生参与快乐体育课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助推剂。

三、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开展兴趣化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兼顾好有趣和有效两个方面的内容,教师要为学生营造适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学习气氛,这将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对体育项目的内联进行深挖,有助于将学生的兴趣点向更多的体育项目拓展,让学生在认知体育项目之间内联关系的过程中,产生学习新的体育项目的兴趣。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要学习掌握更多的儿童心理学知识,并在使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新教学方式的基础是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建更加丰富、适宜的教学场景。教师可以执行已经设定好的教学计划,对在场景气氛感染下的学生进行指导,使其对体育运动形成正确的认知,并产生兴趣,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二)借助游戏化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游戏。利用游戏教学法,可以让孩子更加快乐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体育教学中,对游戏情境进行设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有助于学生获得健康的身心发展。

小学生通过游戏来进行学习,也通过游戏来开展社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游戏教学法的合理运用,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体育教学中创设情境的重要途径就是游戏化教学的开展,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让学生学习,让学生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比如说,教师在开展50米跑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对动作要领进行示范讲解,然后学生开展实践,这样的教学方式与小学生的天性是不相符的,学生的兴趣无法得到激发。而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首先在50米跑的终点位置放置了一个篮筐,篮筐里有各种“宝石”,教师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跑到终点,拿起一颗“宝石”,送给爱吃宝石的恐龙(恐龙玩偶放置在起点位置)。在游戏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引导表扬,还是学生们的加油呐喊,都会给学生带来潜能的激发,使得学生获得运动的乐趣。

(三)发挥体育榜样的作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小学生处于信息化时代之中,可以借助各种信息设备来获得各种知识。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体育教学活动来说,虽然具有很多挑战,但是也充满了机遇。在信息时代中,体育明星影响力得到了快速、大范围的传播,人类具有崇拜、模仿榜样的特点,体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在多媒体的支持下,让学生观看体育明星榜样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

(四)利用竞赛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在体育、生活领域中,竞赛活动的开展,可以对参与者的技术、本领进行比较。竞赛是具有一定规则性的比赛,可以促进交流,充分展现了人类的美德与健康。对于小学生来说,体育竞赛的开展为其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培养了学习兴趣,释放了天性。

在体育教学中,小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各种体育竞赛,比如跳绳踢毽比赛、篮球比赛、跑步比赛等。教师在开展篮球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篮球教学的趣味性,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设置篮球比赛环节,可以是篮球运球比赛,也可以是篮球投篮比赛,这样学生们不仅积极参与比赛,还会对体育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将竞赛的方式融入教学活动之中,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动作要领,还能促进学生运动协调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一直以来,小学体育教师都在不断探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方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后,体育教师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方向。兴趣化教学的开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体育教师要考虑人与课的统筹规划,不可过于强调兴趣的激发而忽视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体育教学的价值,要将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
儿童心理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析
浅析“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浅析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