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亚洲命运共同体大格局打造亚洲文明研究领域新高地
——记浙江大学“亚洲文明学科会聚研究计划”启动会

2020-12-01 00:28周妍
海交史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王勇东亚亚洲

周妍

2020年6月28日,浙江大学在紫金港校区召开“亚洲文明学科会聚研究计划”启动会,为学校启动的首个人文社科学科牵头的“创新2030计划”。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为首席专家颁发聘书并发表讲话,副校长何莲珍主持会议并介绍立项情况,文科资深教授、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许钧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介绍未来愿景和工作计划。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所长卜宪群研究员通过视频参会,学校相关院系、职能部门负责人,校内外专家学者、师生代表、媒体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从国家战略目标到国际科学前沿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浙江大学“亚洲文明学科会聚研究计划”响应国家重大战略目标,聚焦国际科学前沿,对于推进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战略互信、利益互融,在未来大变局中探究国际关系新格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任少波书记进一步明确了“亚洲文明学科会聚研究计划”的视野与展望:要坚持全球视野,畅通文明交流之路;坚持立德树人,筑牢交流互鉴之本;坚持学科强基,引领会聚创新之势;坚持传承发展,涵育优秀文明之果,以努力形成浙大新文科特色。

“亚洲文明学科会聚研究计划”的特色基于“文”的六大维度:文明思想的交融与共生、文化理念的传承与创新、文字语言的认知与变异、文献典籍的环流与再生、文物史迹的流变与保护、文学艺术的理解与对话。具体而言,将融合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考古学、哲学、艺术学、社会学、法学及相关学科力量,围绕东亚文明、东南亚文明、南亚文明、中亚·西亚文明、中外文明互鉴等五大版块展开研究。许钧教授总结道:研究计划将以整体视角关注亚洲,营造全方位的亚洲研究体系;探讨亚洲文明研究的重大理论构建和现实挑战问题,为促进亚洲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浙大方案、贡献浙大智慧。

当天,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钱乘旦教授通过视频连线,作了题为《高举亚洲文明之光,共筑人类幸福家园》的主旨报告;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王勇教授在启动会现场作了题为《从“东亚文化”到“亚洲文明”》的主旨报告,两份报告为亚洲文明研究提供了两个不同的视角。

从世界史的角度看亚洲文明

钱乘旦教授的报告从世界史的角度对亚洲文明研究的意义作了深刻的阐明。钱乘旦教授首先指出,从地理位置上看,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同属于亚洲地区,古埃及横跨亚非两洲,部分位于亚洲,因此可以说没有亚洲文明就没有人类文明。

此论断基于钱乘旦教授对于文明起源与演进的理论框架构建。他指出,文明有两个载体:一是政治的载体即国家;二是精神的载体即意识形态;文明的产生及延续取决于两个载体的统一发展。首先来看中国,自秦始皇统一中国,政治统一成为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重要保障,而政治统一又需要强大的思想基础,即孔子学说。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大动乱的时代,为了建立安稳有序的社会秩序,他设计了一套有关秩序的学说。因孔子学说与帝国结构的高度结合,意识形态与国家政权形成了完美对接,中华文明从而成为世界上唯一至今未曾间断的文明。相较而言,从城邦制度到封建制度,欧洲的国家政权与意识形态一直未能实现理想的对接,因此东方“先进”、西方“落后”的态势长期不变。为了摆脱落后的局面,他们创造出了现代民族国家。民族国家以民族共同体为政治的载体,以民族认同感为思想的载体,在实现思想与国家对接的同时,西方开启了近代崛起的篇章。以西方的崛起为标志,人类文明进入了“现代化”的新时代,伴随出现的是“普世”之说、“西方中心论”。钱乘旦教授强调,“普世主义”的真正含义是将西方等同于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由此不复存在,文明之间的平等地位也不复存在。

另一方面,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印度、俄罗斯、土耳其、埃及、伊朗等古老文明的核心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类文明再一次迎来了具有变革意义的崭新局面。以古老文明核心区的复苏为背景的新局面引起了西方的焦虑,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风靡一时。对此,钱乘旦教授以“文明回归”论作为回应,强调文明的多样性不一定意味着冲突,冲突不一定意味着存亡;“回归”意味着文明的多样性再次呈现,文明间的关系重新平等。钱乘旦教授从世界史的角度定位亚洲文明的复兴,揭示亚洲文明研究对于促进文明多样化所具有的重要历史与现实意义。

从东亚史的角度看亚洲文明

王勇教授的报告从东亚史的角度对亚洲文明的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与钱乘旦教授的报告形成呼应。他首先依据自身见闻,介绍了香港学者虽以亚洲为研究对象,但须以英文发表研究成果的困惑,生动地揭示了亚洲学者在西学与东学间的长期困境,强调打破以欧洲范式看待亚洲这一传统思路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王勇教授以“丝绸之路”的概念为例,立足历史探源,反思借助西方之眼认知亚洲的局限。历史探源的首要任务是梳理西方提出“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与问题意识。“丝绸之路”的概念由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以1868年至1872年间的访华经历为基础,李希霍芬与弟子合作完成了5卷本巨作《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China: The results of My Travels and the Studies Based Thereon)》,在亲自执笔的第一卷中他提出了“Seidenstrassen”,英文是“Silk Road”,即“丝绸之路”。王勇教授进而追溯西方与丝绸接触的一个原点——东西方军事冲突的战场,阐述了丝绸受到罗马贵族喜爱、深入罗马人生活的过程以及从中产生的“羊毛树”传说。王勇教授强调,追根溯源的意义在于揭示西方对于丝绸的接受与想象建立在西方的社会现实之上,“丝绸之路”的概念背后隐藏了以探险寻宝、商业贸易、情报搜集等为目的观察中国的问题意识,是以西方外来眼光审视中国、审视亚洲的结果。

带有强烈西方色彩的“丝绸之路”的概念逐渐为国际学术界和一般民众广泛接受,成为描述古代以来欧亚大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关键词。然而回归亚洲本身来看,中国丝绸向东传播到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的历史同样悠久古老,而且形式与内涵别具一格,尤其体现在“蚕桑文化”的传播上,日本皇后亲蚕的习俗延续至今即为印证。实际上,如果着眼亚洲自身的脉络可以发现,因丝绸的较早传入及丝织技术的普及,丝绸之路绝非唯一最重要的交流渠道。王勇教授提出“书籍之路”的概念正是对此问题的回应,描绘出了一条以汉文典籍为媒介的交流渠道。“书籍之路”是王勇教授构建东亚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在此基础上拓展东亚笔谈文献研究、东亚汉典传承研究。立足东亚历史脉络,以多元文明为视角、比较研究为方法的东亚学理论建构将是支撑亚洲文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从世界史的角度还是东亚史的角度,亚洲文明研究都将围绕亚洲文明的多样性这一问题意识而展开。在立足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大格局,打造亚洲文明研究领域的新高地的目标与方向下,“亚洲文明学科会聚研究计划”将以贯穿地理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文明的整体视角和多学科方法,系统研究亚洲地区多元文明特质及其交流互鉴机制,将引领构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新亚洲文明观”。

本次“亚洲文明学科会聚研究计划”启动会,受到海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及《海交史研究》对东亚文明版块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猜你喜欢
王勇东亚亚洲
以泉会友,共享东亚文化盛世
王勇:渡过一茬茬孩子,值了!
王勇智斗财主
王勇:我的想法就是“坚持”
感受东亚风情 共享品质生活——2018东亚博览会暨第六届韩国商品博览会成功举办
学霸“三小只”
亚洲足球
王勇智斗财主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
日全食令亚洲很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