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世雄和他的画风

2020-12-01 07:29
中华书画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世雄广州美术学院款识

□ 梁 江

1953年,已毕业于华南文艺学院的梁世雄再入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后改为广州美术学院)深造,1956年毕业留校任教。1986年至1993年,梁世雄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其他职务还有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画派研究室主任、岭南画派纪念馆副董事长等。他一直在广州美术学院,是一个标准、纯正的“学院派”范例。迄今,梁世雄在广东画坛的艺术履历已长达五六十年。他在创作和教学上齐头并进,几十年一以贯之,成为岭南画坛现代转型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梁世雄 云峰叠嶂映松涛 192×355cm 纸本设色 1996年 中南海紫光阁藏款识:云峰叠嶂映松涛。丙子年秋月重登黄山,归写其意,岭南梁世雄并题。钤印:世雄(朱) 梁(白)

梁世雄,1933生,广东南海人。现为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梁世雄山水画选》《梁世雄画集》《梁世雄绘画六十年》《梁世雄书画集》等。

梁世雄擅长山水画,但我们尚应注意他是由人物画转攻山水画的,造型严谨的观念也随之转化为他山水画创作上的重要特征之一。再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是梁世雄从岳父、著名古文学家容庚教授的教导,以及容庚所庋藏的大量文物、字画、碑帖当中获益良多。传统文化的涵养,成为他数十年来从事艺术和创作的强盛精神动力。这些要素,构成了我们解读作为当代著名岭南山水画家梁世雄的基本语境。他之风格特色,他之艺术贡献,他在当代画坛上的位置如何,正由此基本语境,由历史的纵横坐标方有可能获得客观之判断。

五六十年间,梁世雄一直在广州美术学院从事中国画教学和创作活动。有论者谓,广州美术学院从关山月、黎雄才两位前辈创建中国画系,到杨之光、梁世雄相继接任系主任的40年间,坚持了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源于生活与高于生活的创作理念。这一说法,道出了广州美术学院作为奉行现代教育理念的正规教育机构的基本特征,因而是有眼光的。“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也即开放式的办学,其实也是现代教育与古代师徒制传承方式的最大区别。而“源于生活与高于生活”似乎更是一切文艺创作的普适性规律,只不过,“岭南派”曾特别强调而已。

梁世雄 珠江春晓 180×196cm 纸本设色 2004年 广东美术馆藏款识:甲申初春,于珠江南岸,世雄画。钤印:梁世雄(白) 岭南人(朱)

梁世雄历年所作山水画,重视写生,强调生活体验,这是从“二居”到“岭南派”的传统,也是新中国美术的重要特征。他的许多重要作品,都因此融入了明显的时代特色。梁世雄的画风,在稳健平实中见新意,如同李伟铭所说,是“稳妥”和“渐进”型。而我认为,这一特征,是梁世雄作为“学院派”,作为中国画教授之必需。天才固然难得,但天才的惊世骇俗和跳跃式思维,却未必适合能“教”也能“学”的工作要求。从他几十年不同时期的作品看,梁世雄之于山水画创作,一直注重笔墨语言的精到,一直重视从生活素材到艺术的提炼,更一直重视艺术探索和创新精神。他一系列西北题材的山水作品,融清新与雄强为一体,既折射出一个南方画家的独特感悟,也表明了他在笔墨语言上广汲博纳的开放眼光,因而很能体现他的个性特色。

梁世雄的画风严谨稳健,待人宽厚平和,在同事和学生当中口碑甚好。这样的艺品人格,与他为人师表的职责相得益彰。回顾他在广东画坛的艺术旅程,以身作则,垂范后学,数十年如一日,岂易言哉!他以一种令人敬重的方式,彰显了岭南画坛的艺术精神。

梁世雄 霜叶红于二月花 120×68cm 纸本设色 1986年款识:霜叶红于二月花。丙寅新春,世雄题。钤印:梁世雄(白)

梁世雄 山居秋色 67×60cm 纸本设色 1990年款识:世雄画。钤印:梁世雄(白)

猜你喜欢
世雄广州美术学院款识
岭南画学之路
——教学文献展
李燕婷、邓灵康作品
自况
钱松喦书画之真伪研究
曼生壶款识探索(上)
甲午随吟
吕学晶作品
吕学晶作品
吐鲁番发现的明代成化瓷器款识字体结构研究
浅述清代瓷器的款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