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爸爸的教育真相

2020-12-01 02:12扶桑
家教世界 2020年32期
关键词:丽娜陪伴女儿

文/扶桑

为了陪孩子,一年少挣二十万。你愿意吗?

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一个叫刘猛的爸爸,因为放下事业陪孩子上了热搜。原来,刚上高一的儿子成绩不知为何大幅下滑。刘猛几经考虑之下,决定关掉正在经营的农庄,来学校专心陪孩子。刘猛包揽了后勤,还做得一手好菜。

视频里,常见孩子津津有味地吃着,父子俩欢快地聊着,其乐融融。精心陪伴之下,孩子的成绩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当被问及被耽搁的事业时,刘猛摘着菜,乐呵呵地说,“孩子需要就值得放下啊!”钱可以再挣,但陪伴却刻不容缓。这位爸爸豁达的态度令人动容。难怪有网友感慨:有这样的爸爸真是太让人羡慕了!如果当年父母也能像这样认真陪陪我该多好呀!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长中最好的礼物。陪伴一旦缺失,后果不堪设想。

陪伴缺位,让孩子变成“精神孤儿”

在综艺《少年说》里,有个叫贺振宇的大男孩令人印象深刻。他控诉自己有一对“只生孩子却不陪孩子的父母”。原来,贺振宇从小就被放在姨妈家寄养。父母在外打工,一两年才来探望一次。

姨妈家有两个哥哥,经常欺负他。小小的贺振宇,深知寄人篱下,从不敢反抗。一开始,他巴望着父母来电话。没想到,每次他们都是匆匆打发他,没等他开口就挂了。这样欲言又止了几次,他决心难过时再也不求助父母了。他常告诉自己:父母在不在身边真的不重要,毕竟我也长大了不是吗?

而今,作为哥哥的他,发现5 岁的弟弟越来越像自己:性格越来越懦弱,遇到陌生人总是往身后躲,被人打了却什么也不肯说……他喊话父亲:今天我站在这里,不为我自己,只为弟弟。我希望他有个美好的童年,长大后阳光开朗。我希望你们亲自照顾他长大!高台上的他平静地叙述着,稚气未脱的脸上,显露着少有的内敛老成。然而,他为弟弟发声,却把自己藏起来的样子,让人格外心疼。

有网友说:下大雨我需要一把伞,你却让我独自淋雨。当我终于学会在雨中奔跑,小时候那把缺位的伞将成为烙在心底的伤痛,再也抹不去。陪伴缺失对孩子的伤害是长期而不可逆的。他们内心会产生被“抛弃感”,自身价值感和归属感也会越来越低,极易由此变得敏感、孤僻,或者暴躁、叛逆,进而做出一些对内攻击或对外攻击的行为。孩子的心,犹如一座小小的城,没有父母的陪伴,就成了空落落的孤城。当孩子习惯了黑暗和无助,不再寻求父母的帮助。看似“独立”的背后,是大人亲手将孩子推向深渊,变成“精神上的孤儿”。

“空降”父母,缺乏教育孩子的话语权

前些天,朋友丽娜跟我诉苦:“我女儿一点都不听我的!”原来,从女儿三个月起,丽娜就匆匆断奶投身工作。又因常年出差在外,孩子由家里老人带,母女俩有时一个月都见不到面。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女儿上小学。

如今,她终于从工作中解放出来了。为了弥补之前的缺席,丽娜想尽办法拉拢女儿:给她买零食、买玩具,她的极尽讨好却总是换来女儿的爱答不理。看着女儿仇人般对待自己,丽娜无数个夜晚悄悄抹眼泪。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依恋关系”,它是婴儿和照顾者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0-12岁,依恋关系伴随着养育者时间和精力的投入逐渐形成,而3 岁内是建立紧密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稳定的依恋关系,让孩子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自觉自愿地接受依恋对象的管教。因为没有建立起紧密的依恋关系,丽娜作为“空降妈妈”出现了管教乏力的状况。事实上,这种教育困局,到孩子青春期时还将继续爆发。

在节目《变形计》中,有个叫高肖男的17 岁男孩,就因为童年时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从一个阳光帅气的乖孩子,变成了一个爱顶撞、不服管教、甚至离家出走的叛逆孩子。父母大伤脑筋,却对他束手无策。

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青春期存在许多危险,但它并不能真正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只是让潜隐之物显露出来。孩子在青春期时狰狞的面目,恰是童年时期缺乏陪伴压抑的“病灶”。因为当年父母的疏忽,导致本应解决的“小病”被耽搁;如今“大病”爆发,父母试图指正时,孩子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孩子,他们对父母缺乏依赖和信任,更不愿意接受管教。“我的童年没有你,为什么长大要听你的?”正是孩子对“空降父母”们最直接的抗议。

父母的陪伴,藏着孩子的未来

儿童心理学家安斯沃思把依恋分为3 种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其中,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最健康。他们往往比较自信、安全,很容易建立起成熟的交往能力;青春期时,这类孩子也因其较好的情绪控制力,不容易出现叛逆行为。

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恋得益于0-12 岁父母的认真陪伴。所以,明智的家长,再苦再难也会腾出一只搬砖的手,亲自陪孩子成长。

教育专家尹建莉,在女儿圆圆出生后的前几年,就算夫妻俩走南闯北也一直带孩子在身边。尤其在圆圆1 岁多时,由于丈夫工作调动,没有老人帮忙的尹建莉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她拒绝了老人把孩子送回老家寄养的要求,在家附近找了个靠谱的奶奶帮忙搭把手,工作之余始终亲力亲为,不放过孩子的点滴成长。

尽管很辛苦,尹建莉从未后悔过。用她的话说“单为亲眼见证孩子一天天成长,我也要自己带孩子”。她用古诗滋养孩子,每天都有固定时间进行亲子共读;她用“开小卖部”的办法,教女儿数学和交际,把学习当作酒心巧克力;她和孩子站在一个阵营,善于接纳和倾听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麻烦和困难……

彩蛋和惊喜,总是悄悄藏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之中。良苦用心之下,母女之间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圆圆不仅成绩优异,16 岁时就被清华录取,还成长为一个善良敦厚、积极乐观、乐于分享的孩子。心理学家曾指出,陪伴在孩子身边,是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方式,更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都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父母的陪伴里,藏着孩子的未来。它就像黑夜里熊熊燃烧的火把,照亮孩子精彩的生命旅程,成为她面对世界的勇气和力量。

爱默生曾说,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孩子的乐园。有父母的守护,孩子的梦岂不香甜?最美的教育最简单,给孩子充足的爱和陪伴就够了。因为陪伴的每一个瞬间,都将为托起孩子的安全感,当他踏入人生的星河,信心十足,自由开阔;因为陪伴的每一个时刻,都将串成璀璨的链子,烙印在生命的尘埃里,温暖一生,治愈一生。

生活实苦。许多人感叹:放下砖头养不了你,搬起砖头陪不了你。可人的一生不都是在做选择吗?所以,为人父母,再苦再忙也不要错过孩子的陪伴,多倾听他的心声,多关心他的成长。

惟其如此,当孩子长大成人,他才能载着爱和自由飞翔;当我们年纪老去,才能获得一份安心体面的收场。

猜你喜欢
丽娜陪伴女儿
陪伴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大三的女儿
陪伴
海的女儿
丽娜认钟表
四只老鼠和一只猫的故事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