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细犬

2020-12-01 13:17杨前勇王春亮
中国工作犬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猎犬资源

杨前勇 王春亮 吴 晴

(作者单位: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330100)

中国细犬犬种资源是我国犬品种资源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神话故事中二郎神身边的神兽“哮天”的原型。其作为一个古老的地方犬品种,具有较高的生物学及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本文对中国细犬品种的历史起源、遗传调查、种群现状与地理分布以及品种分化、保护进行了阐述,并就保护这一优良的地方犬品种提出了建议。

古代,犬主要能力是帮助人类“狩猎”。在我国华北平原活跃着一种古老猎犬——中国细犬,现分布于陕西、山东、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区,笔者在新疆最南边也多次看到过该犬种。

该犬种属于视觉型猎犬,俗称细犬、细猎犬、快犬,动作极其敏捷。捕获猎物后会使用鼻腔呼吸,不用倒口,这样使猎物既保持活力,又不易逃脱。因此,相对其他猎犬,该犬更善于在平原地区捕猎兔子之类的小型野生动物。可以想象,每年5、6 月份,华北平原正是收割小麦的时候,躲在麦地里的野兔随着藏身地范围越来越小,跑出麦地后被细犬追逐捕获,与收割小麦的热烈气氛相得益彰,展现出一幅收获的景象,其乐融融。《说文稽古篇》记载:“游牧时代,惟犬独多,穴居则畜犬守御,狩猎则携犬自随,因而人必畜犬。”在古籍记载及考古发现中也常有细犬的踪迹。

一、历史上的中国细犬

在神话故事中,二郎神的哮天犬可谓是家喻户晓,其中描绘的哮天犬的体型外貌特征与如今的细犬很相似。明初杨讷在《西游记》中记载“又号黑风大王,诸佛不怕,只怕二郎细犬。”该书成为后来吴承恩同名小说故事的雏形,书中写到猪八戒唯独害怕细犬的这一细节,这是首次提到《西游记》中二郎神的哮天犬为细犬。

可查到的古籍中最早有关细犬的记载,是在宋代叶隆礼《契丹国志》中:“迄未尝有定制。内耗郡邑,外扰邻封,以至捕海东青于女真之域,取细犬于萌骨子之疆,内外骚然,祸乱斯至。” 将细犬与有“万鹰之神”的海东青并列,可想细犬在当时的重要地位。这段话也表明契丹、萌骨(蒙古)、女真等北方游牧民族均有饲养细犬的传统,且作为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元时期历史学家马端临撰写的《文献通考》中写道:“宋太祖……始狩于近郊,先出禁军为围场。五方以鸷禽细犬从出城”,描述的是宋初时期的一篇热烈的田猎景象,带上猛禽和细犬围猎,可见细犬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但是到了宋太宗时期,“端拱元年十月,自今非特朕不于近甸游猎,其五方所畜鹰犬并放之,仍令诸州不得以鹰犬来献。”以及宋真宗之后,“自景德四年后,上不复出猎。天僖初,又诏禁围草地,许民耕垦。”为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耕地,田猎开始被禁止,细犬的饲养自然也会减少。但是,宋、辽、金时期细犬可作为礼物赠送,如清代吴广成编撰的编年体史《西夏书事》中记载:“金主因德进等献礼物十二床、马二十匹、海东青五、细犬五,赐赉与高丽使等。” 此外,晚清夏仁虎《旧京琐记》记载:“宗室之殡,柩前有一木如葫芦状以为别,八旗殡前,各树其所隶旗。殡仪有驼马、账房及黄鹰、细犬之类,皆示不忘射猎游牧之本。”进一步说明在华北和东北地区有饲养细犬狩猎的传统习俗。

如果以体型外貌特征或者其他名称来追溯,中国细犬的历史就更为久远。如两晋时期有关细犬忠义的传说,《搜神记》中记载的“的尾救主”,以及《两晋秘史》中的“黄耳传书”,所写的犬均为晋代的快犬,也就是中国细犬的别称。2017 年CKU 对陕西细犬进行鉴定认证,同样也命名陕西细犬为“猃”,两千多年前的《诗经·秦风》就记载说明先秦时期,细犬就已成为御用猎犬。再往前追溯到西周时期的西北地区还出现过以犬为图腾的犬戎族,犬戎又称为“猃狁”。《礼记·曲礼》要求“效犬者,左牵之。”至今,仍遵循着左手牵犬的习惯。甲骨文中的形象笔画,勾勒的就是这种长嘴、翘尾、前弓后蹦、身体修长的秦猃身姿。在一些宫廷画作中也常有细犬的形象,如金代张禹《文姬归汉图》、明代仇英《明妃出塞图》,画中均有形似细犬的图案,表现为口吻较粗、背部强壮、腰细、尾翘。

虽然每个时代关于中国细犬的描述不尽一样,有些记载因时代久远,也无从更准确、更严谨地进行考证,但是无论是古籍记载、神话故事、壁画文字均能找到细犬的踪迹,曾一度成为皇室御用猎犬,甚至作为国礼馈赠,可想而知细犬在当时地位的重要,说明中国细犬这一古老犬种,历史之久、影响之大,是超过当代细犬现状的。

二、细犬的遗传调查和种群现状

(一)细犬的遗传调查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地方犬品种资源。本文作者通过高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对16 个有代表性的中国本土犬的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调查、选择信号和群体分化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地方犬群体分化与地理位置存在很大关联性,比如在中国西南山地,因为山高林密,猎物丰富,当地居民有饲养猎犬的风俗,并且部分猎犬属于半野生状态,自行寻找食物和筑窝,包括四川的凉山犬、青川犬、川东猎犬和贵州的下司犬等,被分为第一个大类。其次,高原犬群体包括黄色藏獒、铁包金藏獒、林芝犬等被分第二个大类。陕西细犬、山东细犬和部分河北细犬被分为第三个大类。在民间有中国四大细犬的说法,除了这3 种细犬外还有蒙古细犬,但是蒙古细犬却没有分为此大类,推测蒙古细犬在分化过程中,渗入了其他犬种基因。此外,北京犬和西方的蝴蝶犬、欧亚犬被分为第四个大类。

犬在品种形成的人工选择或自然选择下,其基因组某些区域,特别是与受选择性状相关联区域,会留下选择信号。选择信号检测不仅能反映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对品种形成的作用,还可以作为特殊性状候选基因鉴定的一个有效方法。中国四大细犬,具有非常典型的体型外貌的特征,身体细长(腿长、头长、躯干长),胸腔大,爆发力强,奔跑速度快,耐力足。通过全基因组扫描,发现在9 号染色体上选择信号区域中,出现了一个KRT 同源基因簇,包括KRT9、KRT19、KRT15、KRT13 和KRT32 这5 个同源基因,它们在角蛋白丝组装中起到重要作用,在13 号染色体选择信号区域内筛选了COMMD5 和ZNF 基因家族,这些基因与冠心病以及肾脏和大脑的发育相关。尤其是在1 号染色体连续性强选择信号区域98.2Mb 至99.4Mb,发现了6 个重要候选基因BICD2、IPPK、ECM2、ASPN、OMD、OGN。经多次证实BICD2基因突变导致了脊髓性肌萎缩,并且和下肢肌肉发育有关。IPPK 与多个功能有关,包括刺激DNA 修复、内吞作用、mRNA 运出细胞核。经报道,IPPK 基因和人类的身高有关。ECM2 编码了细胞外基质,被认为可能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动脉损伤后的迁移。ASPN (Asporin) 是小富亮氨酸蛋白聚糖(SLRP)基因家族的成员,与调节骨骼生长有关。OMD(Osteomodulin) 在骨盐沉积中起到重要作用,被认为可能涉及在生物矿化过程中,成骨细胞的功能绑定通过α(V)β(3)整合素,它是一种成骨细胞诱导破骨细胞活动的成熟标志。OGN (Osteoinductive Factor)可诱导TGF-beta-1和TGF-beta-2 连接促使骨生成,在肌肉与骨头间的连接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基因的功能与中国细犬的特殊体型结构和奔跑能力相关,因此,BICD2、 I PPK、ECM2、ASPN、OMD、OGN 这6 个基因可作为中国细犬的体型、肌肉韧带的发育的候选基因。

(二)细犬的种群现状

近年来,很多地方禁止饲养大型烈性犬,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很多土生犬种大量减少,甚至绝种。我国四大细犬品种中的河北细犬,原产地河北省河间市,现存的纯种细犬只有40 头左右了,其中有的血缘关系较近,属于濒危犬种。陕西细犬受当地狩猎作业越来越少的影响,其用于狩猎的原始用途已难发挥,主要养殖在农民家里,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蒙古细犬、陕西细犬等犬种因大量引入灵等国外的赛犬品种无序地杂交,其保纯工作也面临现实问题。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很多养殖了细犬的犬户,不愿意花钱去注册、植入芯片,导致注册犬的数量达不到要求。山东细犬虽有一定的数量,但由于其繁育量少、杂交严重,使山东细犬的保护缺失,濒临绝种。据不完全统计,民间的纯种山东细犬数量目前只有200 ~400 头,2006 年被列入《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

三、细犬的地理分布和分化

(一)陕西细犬的分布和特点

陕西细犬,曾用名西安细犬、关中细犬,在我国是被真正当作猎犬用的犬种之一。主要生长在陕西关中地区的渭南、西安、咸阳等地,主要用来追逐狩猎野兔,也可看家护卫。颜色多样,以白色、黑色、红色为主,纯色较多,青色、虎斑色较少见。被毛为平滑而贴身的短毛发。头长而狭窄,鼻梁隆起,良品多隆鼻,颈部有足够的长度,圆拱,呈弓形。肩胛长而稍向后倾斜,体形呈流线型。腿部前肢直而结实,肩部肌肉明显。后躯有力而肌肉发达,飞节与臀部间有足够的长度。尾细长,以自然的曲线状下垂,末端弯曲。

(二)山东细犬的分布和特点

山东细犬也叫山东猎犬,产于山东的聊城、济宁、梁山和德州一带。是典型的利用视觉追踪猎物的狩猎犬种,主要用于狩猎野兔等小动物,已有2500 多年的历史。敢于攻击目标,凶猛,猎取反应强,占有欲望强,合群,服从主人指挥,弹跳力强,奔跑速度快,耐力好,能连续高速奔跑8km以上。分长毛型和短毛型两种,以长毛型为多。身高60 ~75cm,被毛颜色以灰色、血红色最佳,还有灰色、血红色、虎皮色等。

(三)河北细犬的分布和特点

河北细犬主要分布于河北地区,嗅觉灵敏,衔取欲望、捕猎欲望高,耐力好,奔跑速度极快,被当地人用来狩猎野兔。性格稳重,对主人绝对忠诚。该犬身高56 ~75cm,体重20 ~30kg。毛色有黑、白、红、黄、青等颜色,被毛长度不足1cm。身体瘦长,前腿高直,颈肌肉发达,细长呈弓形,头窄而长,长耳朵悬垂在两侧,长尾巴自然弯曲。被毛短,但在耳朵、尾巴、大腿和前后腿处也长有少量长毛。

(四)蒙古细犬的分布和特点

蒙古细犬又称契丹猎犬,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东部等地区,其体型大,奔跑速度快,耐力好,嗅觉灵敏,耐粗饲,对主人忠诚,有较强的领地意识,有强烈的搜寻和追踪捕猎欲望,是给够适应大多数地形的综合型猎犬,在东北地区主要用于狩猎。公犬高70 ~80cm,母犬高65 ~75cm,公犬35 ~50kg,母犬30 ~40kg。颜色主要有白和草黄,黑、青灰或虎皮较少。头部窄,嘴较长,腿细长,躯体较长,腹腔宽大,腹部皮肤松弛,背微弓,身体结构非常适合高速奔跑。耳有垂耳和折耳两种。尾细长而下垂,略弯曲。

四、细犬保护和开发的建议

(一)思想上要重视,加大细犬犬种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的宣传,努力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犬种资源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养犬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以保护珍贵遗产和可持续利用为导向,积极开展种质资源保护、监测和管理培训,加强资源的保护开发力度。要积极开展细犬犬种资源的基础研究,加大保护、培育、科研、推广工作力度,建立细犬犬类遗传资源动态信息监控机制。2006 年,山东细犬作为地方品种被列入《中 国家畜家禽品种志》,要以此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犬类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资源保护的工作成就。如果没有明确政策的支持,“一刀切”的方式限养对保种场将是一个毁灭性打击。要确保具有完备的法律手续,并得到社会各界和公安、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理解、重视和支持,把犬资源保护工作纳入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使犬类遗传资源的保护步入法制管理的轨道。

(二)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开展细犬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细犬作为地方品种,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繁殖能力好,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明显的经济性状,遗传性相对稳定,基因库巨大,为育种研究、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因工程等基础性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原始材料,是我国犬品种资源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开展种质资源基础、精液和卵细胞冷冻保存技术、体外授精技术、克隆和DNA 库等技术的研究,要积极开展管理技术研究。比如,如何建立优良犬种的保种场、保护区,如何开展基因库的管理、保护监测等。要积极开展持续利用研究,大胆创新,研究出犬品种保护与开发协调的新模式,统筹做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同时也要结合应用传统的保种措施开展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建立保种场,有计划地加强保种工作,按照父系血统组成保种群,确保基因类型不漂变、不遗失,并加大选育力度,淘汰遗传不良个体,走保种选育与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制定细犬的品种标准,多方筹集保护资金,定期开展犬展犬赛和繁育成果展

尽快统一细犬4 个品系的特点,求同存异,制定出中国细犬的总标准,针对每一个品系再制定相适应的单系标准,必要时予以修正。加强种犬交流措施和育种科研, 每年进行种犬评定,确定等级,科学制定标准和繁育计划,建立中期和长期育种目标。建 立狩猎场和竞跑场,但只限各品系参加,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赛事。筹划并建立中国细犬主题网站,利用媒体尤其是自媒体进行大力宣传以扩大影响。同时将传统的狩猎文化与现代人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相结合,开展旅游业,将狩猎和竞赛作为旅行社的卖点。与当地政府合作,通过政府在政策上的扶持,定期开展犬展犬赛和繁育成果展,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并充分发挥专业协会和民间组织的作用。

五、展望

因中国细犬的总标准目前还没有统一,尽快求同存异统一4 个品系的特点,制订出正式的品种标准,要积极开展细犬犬种资源的普查和鉴定,摸清家底,然后加大保护、培育、科研工作,切实加强细犬犬类遗传资源动态信息监控,确保细犬品种资源得到持续有效地保护,积极消除严重限制中国细犬长久健康发展的各种障碍。加大力度进一步争取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尽早成立中国细犬民间组织,以便更高效地开展中国细犬的保护和发展。

猜你喜欢
猎犬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学会用理性与智慧来指引行为
环球资源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猎犬黑豹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本·西蒙斯 黄金猎犬
行走水面的狗
行走在水面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