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社会力量建设人才梯队

2020-12-01 03:13刘进
卷宗 2020年24期
关键词:文化馆建设

刘进

摘 要: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都特别强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2017年更是颁布实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来确立人民享受基本文化权益的权利。霸州作为第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相关的硬件建设起步较早,并日趋完善,但随之而来的是人才队伍的建设显得明显滞后,而如何保证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畅通,真正深入到基层,服务群众,让县、乡镇、村有机联系在一起,让地区文化像血液一样有机流动,从而保证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创新力,根本在于人才的梯队建设。

关键词:文化馆;社会人才;建设

文化馆作为地区内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职能部门,同时作为地区内艺术普及、辅导培训的业务部门,在人才梯队建设上,文化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实现人才梯队建设,就要从实际出发,从根本做起。霸州市文化馆的建设思路:吸引高水平的社会人才进入文化馆(站)的业务部门;用心辅导群众队伍;建立展演平台。通过这个三层次的筛选,打造出地区内业务水平最高、能够屡次获奖的团体及个人。

目前馆内有专业性师资7人,团队5个(京剧、评剧、梆子、合唱、舞蹈),文化志愿者300人。具体做法如下:

1 吸引高水平的社会人才进入文化馆(站)的业务部门

1.1 实施方案

随着我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大众对于公共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艺术类,更呈现出井喷态势,社会各类艺术学校应运而生,作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重要职能部门,馆内设立了多个业务部门来满足大众对于自身素质提升的需求,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

1.1.1 基本情况

霸州市文化馆现为全国县级一级馆。人员编制配备要求5种主要门类齐全,含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摄影)、文学,其他(理论研究、网络管理、非遗等)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但目前馆内门类只有戏曲(1人)、美术、书法(2人)、摄影(1人)、文学(1人),专业技术人员5人,管理1人。

现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对群众实行免费开放,在培训方面创立了“公益文化大讲堂”,涉及戏曲、美术等,每年各类受益人群达7000余人次;在此基础上,年底组织优秀培训团体及各乡镇精选文艺人才进行汇报演出,创立品牌活动“农民文艺汇演”,还有文学创作期刊、非遗整理等工作,屡次得到中央、省市等领导的肯定及支持。

1.1.2 存在问题

按照《县(市、区)文化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标准》来说,作为一级馆,业务人员门类缺失器乐声乐与舞蹈两项,相应的群众文艺创作辅导也有缺失,这与全民艺术普及的需求有着巨大的缺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供需矛盾,弱化了文化馆的自身职能,限制其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阵地的作用。

1.1.3 解決方案

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根据2017年3月实施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以下条例制定解决方案:

第二条“本法所称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第十五条“。。。。。。。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状况、环境条件、文化特色。。。。。”

第二十八条“。。。。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公布本行政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九条“公益性文化单位应当完善服务项目、丰富服务内容,创造条件向公众提供免费或者优惠的文艺演出、陈列展览、电影放映、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阅读服务、艺术培训等,并为公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四十九条“国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在以上条例中,都明确指出了根据地方实际,并允许购买社会文化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创造条件向公众提供免费或者优惠的服务。根据霸州市文化馆现状,有设施有场地,但辅导培训师资不足,满足不了一级馆的验收标准及公共文化服务要求,因此经馆内全体会议决定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到馆内缺失的项目门类中,提供培训辅导、演出等。具体实施为:

1)由文化馆免费提供场地作为合作基础或抵扣辅导老师部分费用。2)由文化馆人员调研市场艺术培训班标准,在此基础上下调20%-30%,在调研过程中,此种做法得到民众的支持与欢迎。3)辅导老师将免费提供普及性培训200课时以上、参与大型活动1-2场次、为馆内社团提供培训100课时以上。

1.1.4 社会效益

1)符合《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要求,顺应时代潮流,加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提高文明素质。2)文化馆的场地设施得到充分利用,节约了馆内资金,提高场地、资金利用率;健全了文化馆的业务门类,能够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预计文化馆年培训能够超过10000人次。3)民众享受到低价优质的文化服务,对于“双创双服”建设有着积极意义。4)发挥了社会力量的专业技术优势,实现了资源整合,合理配置,提高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1.2 实际案例

霸州市文化馆经历了50、60、70、80年代的高潮后,从90年代开始,馆内大部分文艺骨干相继到达离退休年龄而离馆,造成馆内业务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翌年,市财政停拨馆内业务经费,业务发展基本停滞。2010年,全国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霸州召开,文化馆建设提上日程,恢复了经费拨付,但面对无人的局面,业务开展可以说百废待兴。如何吸引人才,文化馆采取以下办法:

1)发布《霸州市文化馆关于吸收社会力量参与馆内培训的实施方案》。2)组织现有业务人员熟悉业务。3)发挥退休老同志的优势,纳入志愿者队伍,补充馆内力量不足。4)鼓励乡镇村街的文艺骨干,进入基层辅导培训,以此建设分馆、支馆。

经过调整,馆内吸收进了3名专业性很强的技术人才,业务人员门类达到5项(音乐、舞蹈、文学、曲艺、美术),符合县级国家一级馆标准,且不占用馆内经费,免费开放资金利用率得到最大化,馆内业务水平提升,取得丰硕成果:获得河北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2016年《从抗战老歌中走来的巾帼老兵》获“全国群文系统文艺作品选集优秀作品奖(最高奖)”(中国文化部“文化大视野编委会”颁发);原创多支舞蹈和音乐等等。

2 用心辅导馆(站)群众队伍

2.1 建立培训辅导规划

“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初文化馆都会根据馆内师资力量及团体人员做好相关培训计划。以文化馆为基地,以各乡镇综合文化站、文艺团体等为分教点有计划地进行培训,创立了“公益文化大讲堂”,涉及舞蹈、声乐、戏曲、美术等,每年各类受益人群达8000余人次。

2.2 实际案例

事情要想做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不可少。公共文化服务重在“服务”,在服务中时时刻刻替他人着想,让群众体验到“家”的感觉,让他们来的轻松,去的高兴,发扬主人翁的精神,并在各项管理中充分质询群众意见,将矛盾化于无形,大家乐在其中,让文化馆成为群众共同的家。

1)为戏曲演员专门编谱。戏曲是配合的艺术。科班出身对于戏曲有着自己的理解,每一段戏、每一次演唱、每一个人演唱都会是不同的曲谱、不同的效果。因此要让培训学员唱好一段戏曲只能是为每位学员的单一唱段录音,并根据录音整理成曲谱,并交由乐队统一节奏,整谱避免唱、奏员之间内讧,这样的演唱效果出的慢,但是却保证了演职员间的整体化。退休的王文清老师在这一方面兢兢业业,不图回报。每翻录一段曲谱都要耗费至少一星期的时间,经常半夜还在翻录。正是有了他的付出,乐队才能屡创佳绩。在2015年任丘举办的六县市京剧票友联谊赛中,霸州包揽所有奖项;天津北京的票友慕名而来,有时与来此演出的知名演员与乐队老师切磋交流,提升技艺。2)深入、细致的长时间培训。无论是为每位学员翻谱,还是各类团体的培训辅导,细致用心,让每次培训都落到学员们的心里,是提升各类团队水平的标准,也因此馆内老师在学员们心中树立了负责、耐心的榜样,学员们也因此得到了水平的提升,并在地区比赛中屡屡获奖,文化馆也成成廊坊市基层群众文艺辅导基地、省市两级“三下乡”先进集体的称号。学员王子木在培训老师4年多的教诲下,由零基础开始,在指法、腕力运用、识谱等环节细微处着手,在2017年获得首届"本真杯"全国少儿京胡展演邀请赛金奖。文化馆百人合唱团队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由音乐老师改编霸州民歌《抓雀》在廊坊合唱比赛中得到院校专家肯定。3)作品迈入原创,反映生活百态。有了好的团队,必须有好的作品,才能真正走入到群众中间去。而好的作品也一样来源于群众生活。小品《烛光里的妈妈》《异年》、舞蹈《大丰收》《过河》都来源于生活,无论是下乡演出还是舞台展演都收获了热烈的反响,受到了百姓的欢迎。4)重大活动及决策引入群众征询机制。行政的规划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存在不同的区间,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该馆引入群众参与机制,群策群力,在多次重大活动及下乡服务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群众中的老同志担任了联络员,协商沟通,让二者的努力方向趋于一致,形成合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建立展演平台

在此吸收社会力量、打造培训平台基础上,年底组织优秀培训团体及各乡镇精选文艺人才进行汇报演出,创立品牌活动“农民文艺汇演”,全部来自霸州市各个阶层,用群众演员、讲群众事、说群众话、抒群众心声,切实落实文化惠民的服务宗旨。

4 群众文化工作的经验和建议

4.1 遴选人才,从基础做起

文化馆经过多年的废弛,管理松散,大量人才已经流失,各项业务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成了一个“空壳子”。该馆从零开始,馆内同志凭借专业的科班经验、恪尽职守,严于律已、人文关怀,除说服原部分文化馆人才回馆开展业务外,还从社会招募年轻人才,注入新鲜血液。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刚恢复工作的文化馆,在群众心中的认可度很低。经过馆内人员的齐心协力,慢慢聚拢起各类团体,馆内直接辅导文艺团队5个,基层文艺辅导基地15个,馆外活动辅导基地2个,形成以文化馆活动培训中心为基地,以各乡镇综合文化站、文艺团体等为分教点有计划的培训体系。随着与基层联系日益紧密,下乡、培训、辅导等各项业务都渐渐成型,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才有了自创小品、原创舞蹈、歌曲等优秀作品,才有了“公益文化大讲堂”“农民文艺汇演”的群众文化品牌。

4.2 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虽然经过多年的建设,但与国外、国内发达地区的文化供给相比,县级市及乡镇普遍存在着供给不足。我们市里文化馆承担着群众文化供给的重要职能,但与数量庞大的群众来比,一个县级市文化馆显得形单影只。这就需要发挥文化馆的带头作用,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作用。使得文化馆的大型群众活动与小规模、常态化的群众活动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并将平日的培训成果搬到了舞台和村街,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

4.3 聚贤集能,让优秀志愿者成为群众文化领路人

要实现群众文化的普及化,没有众多志愿者是不行的。多年来,文化馆一直秉承文化惠民的服务宗旨,并培养了颇具规模的志愿者队伍,对其中诸多先进文化志愿者给以重点支持,打造典型,带动更多的文化骨干由参与者转变为组织者、由组织者转变为推动者,这些文化志愿者及团队,成为我市基层群众文化的助推剂,全市群众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

4.4 公平公正,保障矛盾的顺利解决

培訓工作繁杂而又细致,涉及人员众多。资源有限与人员众多有着天然的矛盾,怎样解决这一问题?那就是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评价标准就是谁对群众文化的热情高,谁对群众文化的贡献大,那就应该得到重点的支持。这样就实现了团体之间的相对公平,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对于群众文化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5 以人为本,创造馆内气氛和谐

一是以群众为根本,创造一切条件让群众感受到愉悦的氛围,感受到温暖的服务,而不是冷冰冰的人和物,让大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二是尊重人才,专业人士对于群众文化工作有着积极的引导意义,让大家乐意跟着做,跟着学。文化馆为专业人才创造发挥其才能的土壤与氛围,这样才能取得多赢的局面。

4.6 积极探索,公益与市场有机结合

面对文化馆培训人次与自身师资力量、活动经费的短板,与社会专业人士合作,对于重大活动专业人员公益性参与策划、培训、联络等事项,起到提升活动整体与群众表演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建丽.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估体系研究[J].佛山研究,2017(1):51-54.

猜你喜欢
文化馆建设
硅元尚瓷文化馆即将揭牌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家乡
大爱有光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