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精神对西方音乐史的影响分析

2020-12-02 00:18
北方音乐 2020年18期
关键词:古典主义舒曼舒伯特

张 鑫 李 扬

(黄河交通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打响了攻占巴士底狱的枪声,自此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天赋人权与三权分立等自由民主思想取代了封建观念,沉重打击了传统的宗教特权,彻底摧毁了法国君主专制制度。民众的思想自由得到了解放,浪漫主义精神及其文化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在浪漫主义精神的影响下,以贝多芬为代表的古典主义音乐家在其创作后期作品风格也逐渐显现出浪漫主义的特征,为后来的浪漫主义音乐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如弗朗茨·舒伯特、弗朗索瓦·肖邦等优秀音乐家将对封建专制下的压迫现象融入到音乐创作中,批判了黑暗现实,并通过音乐表达了对自由民主社会的向往,创作出了大批流传百世的优秀作品。音乐作为人类思想表达的重要载体之一,在19世纪浪漫主义精神的影响下,极大地发挥了其文化影响力,推动了西方民主社会的变革。

一、浪漫主义音乐诞生的背景

19世纪的西方社会由于封建复辟,整个社会陷于君主专制的黑暗统治之下,人民的思想自由受到严格限制,经济生活遭到严重压迫。在此背景下,音乐家们对于社会革命不再抱有希望,又无力改变黑暗的现实,因此转而将一腔苦闷都转向音乐创作中,将个人的内心情感与对美好未来的幻想都融入到了音乐之中。音乐旨在发泄内心的苦闷,表达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浪漫主义音乐便由此诞生。浪漫主义精神影响下的音乐作品不同于古典主义音乐,其将对个人内心情感的探索放在了音乐创作的首要位置,以表达个人思想,宣泄个人情绪为追求。浪漫主义音乐创造了大量的短小音乐体裁,如即兴曲、夜曲、无词曲、幻想曲等,歌曲特点也以艺术抒情为主。[1]音乐家为了更好地表达个人情感,对于古典音乐的表现手法进行了丰富,创新出了更多样复杂的音乐表现手段,因此浪漫主义音乐的色彩更加华丽,感情更加激烈。以舒伯特、舒曼、肖邦、李斯特为代表的音乐家在那一时期取得了丰硕的音乐成果,并以其华丽强烈的音乐影响了整个欧洲社会。浪漫主义音乐虽然诞生于黑暗消极的社会环境之中,然而其音乐作品却旨在批判现实,表达未来愿景,因此反而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力,为西方音乐史开辟了新天地。

二、浪漫主义音乐派系的代表人物

(一)歌曲之王——弗朗茨·舒伯特

弗朗茨·舒伯特是古典音乐家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锋,为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的繁盛创造了有利的音乐创作环境。舒伯特的创作生涯是由为古典主义思想家歌德的诗篇《纺车旁的格丽卿》谱曲开始的,在之后的两年里舒伯特创作了大量的古典主义音乐杰作。其音乐风格转向浪漫主义是在其于1818年辞去教师工作后专心投入音乐创作开始的,由于没有了工作舒伯特也失去了固定收入,加之当时封建复辟,普通民众的生活举步维艰,舒伯特的身心在长期困苦的生活中受到了极大的摧残。这一时期,他经常在其音乐作品中宣泄个人的苦闷压抑的情绪,有感于人民的革命奋斗在歌曲中大量歌颂了民族解放斗争事迹,打开了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灵感之门。[2]他的音乐作品承接了古典主义的传统,创作出了大量浪漫主义艺术歌曲,被称为“前所未有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伯特本人才华横溢,善于用最精简的歌曲形式来抒发个人澎湃深沉的情感,其歌曲对于情感与音色的细腻处理极其完美,极大地推动了“声乐套曲”音乐形式的进步。舒伯特在31岁风华正茂的年纪逝世,却在其短暂的创作生涯中为全人类留下了大量宝贵的音乐作品,被誉为“歌曲之王”。其在古典主义音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又为浪漫主义音乐先河的开创带来重要的启蒙作用。

(二)钢琴诗人——罗伯特·舒曼

罗伯特·舒曼是德国19世纪最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之一,其音乐作品如《C大调幻想曲》开创了别具一格的音乐形式,是音乐创作界天才般的杰出人物。罗伯特·舒曼出生于德国茨维考的书商家庭,虽然舒曼自小就在自由的家庭环境中学习作曲,并在父亲的支持下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钢琴家。然而,在舒曼少年时期,父亲骤然离世,舒曼只得在母亲的要求下转而前往莱比锡学习法律。[3]莱比锡是当时德国音乐文化最为活跃的地区,舒曼在大环境中被极大地激发了音乐创作热情,并在此期间结识了教授他音乐技能的老师里希·维克,维克也在未来给予了舒曼无限的痛苦。由于不同意舒曼与自己女儿克拉拉的婚姻,维克对舒曼施以了残酷的精神折磨,导致其患上了精神忧郁症,并在十几年后因病情恶化而离世。舒曼个人生于浪漫自由的家庭,成长于德国音乐文化活跃的自由时期,接触过德国革命思潮,因而其作品中充满了丰富的浪漫主义精神。他的钢琴曲作品大多创作于热情自由的青年时期,其作品富有浪漫的诗意。舒曼将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发扬光大,将个人敏感委婉的倾诉浓缩在诗词之中,再谱以钢琴曲赋予其强大的生命力。舒曼的浪漫主义精神与德国社会的文学精神共同进步,反映出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三、浪漫主义精神对西方音乐史的影响

(一)浪漫主义精神对西方音乐的继承与创新

浪漫主义精神诞生并取得繁荣发展的19世纪也正是古典主义音乐消亡的时候。以贝多芬、舒伯特为代表的古典主义音乐家都在其后期音乐的创作中显现出浪漫主义色彩。浪漫主义精神影响下的西方音乐继承了古典主义的核心,又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融入了时代特性,抓住了浪漫主义在社会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前期很多浪漫主义音乐家在进行音乐创作时继承了古典主义的和声体系,融合了诗歌、美术、戏剧等艺术形式,强调综合性的艺术表现。[4]在对古典音乐的继承上,以跨越了两个世纪,将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衔接起来的音乐巨匠贝多芬为例。由于19世纪社会革命的推进,在经历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复建复辟与新革命后,贝多芬的音乐思想也受浪漫主义思想浪潮的影响,在其后期的音乐作品中开始在古典音乐的基础上进行浪漫主义创作。贝多芬后期的音乐创作在牢固的古典传统基础上,音乐规模缩小很多,增强了作品的歌唱性,赋予其更强的个人情感,显现出浪漫主义特征。浪漫主义音乐在继承古典音乐精华的同时,打破了其传统的节制的特性,融入了对封建专制的批判,在音乐作品中宣泄对于现实的不满并寄托了对自由民主的追求。浪漫主义音乐打破了传统音乐的固定表现形式与音乐风格,其作品形式更加多样丰富,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时民众的思想意识,蕴涵的历史意义更加深厚。

(二)强调个人情感的自由表达

浪漫主义音乐的诞生是基于19世纪的西方社会民众对于现实黑暗的失望,转而将现实批判、未来追求等投射到音乐作品的创作中。音乐家在创作时对浪漫主义的追求是超出当时实际条件的,因此更具梦幻的诗意,强调的是其精神的满足,与社会现状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在浪漫主义精神的鼓励下,创作者更注重创作时个人情感的自由表达,尽情挥洒宣泄所思所想,其作品具有高度自由的特性。也正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充斥着压迫与剥削,民众的劳动力被过分压榨以供上层贵族的奢靡享受,社会贫富差异化极大,因此,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音乐作品普遍带有忧郁伤感的基调,曲风变换多样,点明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聚焦点,对于浪漫主义精神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底层社会人民越发渴望摆脱封建社会的压迫,实现人权自由,加之工业革命的发展使音乐的阶级性逐渐淡化,音乐不再只是上层贵族的享受方式,此阶段的西方音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发展,音乐创作者与优秀的音乐作品也是层出不穷。音乐家通过创作宣泄个人情感,对于丑陋黑暗的现实予以强烈的批判,并在其作品中勾画美好的愿景。[5]听众在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时,从音乐中抓取到创作者的情感与之达成共鸣,使人们在绝望的黑暗统治之下还能够保留一定的未来希望,生出对于上层贵族残酷统治的反抗动力,民众的精神不再是麻木而荒芜的。浪漫主义精神强调个人人权与其思想意识,做到了“以人为本”,其音乐作品不再受政治限制,充满了自由性。

(三)促进民族主义的发展

浪漫主义精神诞生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大环境下,在同一时期,西方各国在人权思想的影响下陆陆续续揭竿而起,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发源于维也纳的奥地利音乐在欧洲社会的主导地位被撼动,形式多样、题材丰富的浪漫主义音乐遍地开花,形成了繁荣的音乐文化盛景。浪漫主义精神对于个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强调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巨大作用,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发展。当音乐的阶级性被打破,音乐越来越接近民间文化,音乐家们汲取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与民间流行文化,赋予了音乐新的生命力。音乐作为载体,承载了浪漫主义精神,在各国创作者的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民族特性,备受民众欢迎。浪漫主义音乐蕴涵了创作者的家国情怀与其民族意识,表达了对于民族的深沉爱意,为民族主义精神在解放运动中发挥作用创造了有利的文化空间。

四、结语

浪漫主义精神发源于19世纪的西方社会,在其精神指导下,人们将对现实的不满宣泄到文学、美术、音乐等作品中来,其中浪漫主义音乐受到法国大革命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民主性。浪漫主义音乐反映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与其精神追求,为人类社会留下了无比珍贵的音乐文化财富。

猜你喜欢
古典主义舒曼舒伯特
音乐与爱情——舒曼与克拉拉的爱情马拉松
偏爱红黄蓝的古典主义画家
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伯特
舒伯特
向古典主义致敬
舒曼奢华系列AL1新品推介
浅析布索尼《C大调钢琴协奏曲》的和声特点
中西古典主义绘画构图艺术比较研究——以《鹊华秋色图》和《掠夺萨宾妇女》为例
BBC电台要连播9天舒伯特乐曲
舒伯特的小夜曲